港交所退讓 馬云亮出合伙人制底線:CEO必須來自合伙人金融

/ / 2014-12-05 11:42
初遇、拒絕、談判、破裂、示好。阿里巴巴采用合伙人制度在香港上市,似乎又出現了一絲希望。兩邊透過公開信和媒體的互相博弈有了實質性的結果

初遇、拒絕、談判、破裂、示好。阿里巴巴采用合伙人制度在香港上市,似乎又出現了一絲希望。兩邊透過公開信和媒體的互相博弈有了實質性的結果。

今天香港證券交易所的發言人回應:港交所確實在例行的政策會議上討論了“就不同股權結構咨詢市場的議題”。這是首次香港交易所確認有過類似討論,也意味著阿里巴巴香港上市,這場跨度達6個月的攻防戰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短兵相接結束,漫長對峙開始。

熟悉香港法律的律師指出,首先上市科會向香港獨立的上市委員會匯報研究結果,再由上市委員會決定是不是要展開咨詢。這個過程將會很漫長,最早也要在明年啟動。

阿里巴巴從來沒有完全放棄香港。10月25日和26日兩天,董事局主席馬云、首席執行官陸兆禧、首席風險官邵曉峰、首席戰略官曾鳴、首席市場官王帥等掌握戰略的阿里巴巴集團最高層們,在杭州舉行了連續兩天的媒體溝通會,就曠日持久的阿里巴巴香港IPO事宜,與香港媒體對話,連此前因馬云政治評論和阿里公開對抗《南華早報》也獲得了邀請。

在浙商圈投資的的太極禪院里,馬云亮出了合伙人制的底線:CEO(行政總裁)必須從阿里巴巴合伙人中挑選。“誰不接受CEO是合伙人,我們就不上市。”

馬云說,董事會控制五席是一種保障方法,可以商討,但CEO是合伙人這點不能變,“這和香港特首一定是香港人,美國總統一定要是美國人道理一樣。”

這一底線也得到了陸兆禧的確認,陸兆禧表示,“不要求董事局董事全部由自己人選出,只要求CEO一定要在公司工作五年,能夠延續阿里文化,就是這一點。”

阿里巴巴內部人士表示,集團正計劃擴張合伙人隊伍,設立候選的梯隊,從目前的28人可能最終擴張到曾鳴所說的“300人”。這將成為阿里巴巴CEO的候選人池。

阿里巴巴展示實力:年交易額1.6萬億 集團財務處于歷史最強

在和香港媒體談IPO問題之前,阿里巴巴高管列舉漂亮的各種數字,展示這家中國最大電子商務集團的實力,陸兆禧稱,2013年至今,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和淘寶的交易額已經超過1.1萬億,與去年全年持平,全年預計將達到1.5-1.6萬億。被看做阿里巴巴電商王國“閱兵式”的雙十一促銷,今年交易額將被控制在300億左右。集團最近力推的“來往”,日增長率達到了140%。

有坊間傳聞,阿里巴巴一筆巨額貸款將于明年第一季到期,所以急于上市籌資。但陸兆禧否認:“集團財務狀況處于歷史上最強。”;首席市場官王帥稱,2012年度而言,集團私人融資就已達170億美元,金額高過大多數全球發行的IPO;首席風險官邵曉峰說,我們從來沒有主動找過納斯達克,是納斯達克主動來找我們。阿里高層正向全球媒體釋放信號:阿里巴巴正處于鼎盛時期,IPO不過是錦上添花。

第二天,馬云則展現了他聞名遐邇的“話術”,他不承認阿里在玩“欲擒故縱”伎倆,“沒時間玩游戲”,然后針對最終上市地選擇的問題,他給出了否定的回答:“如果你問我們是不是還在看香港市場,我的回答是不。

但熱衷太極拳的這位中國富豪同時又開啟一扇時間窗口:阿里巴巴今年不會上市。他相信,香港市場消化合伙人制度只是時間問題,更正面評價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的最新表態。馬云認為,香港確實不該為阿里巴巴破例,而是應該重新審視上市制度。

馬云一面向香港繼續施壓——這是你們最后的機會了。他稱,自己其實屬意在 A股上市,但是現在不現實:“中國人喜歡榮歸故里,咱近一點也行,把親戚都拉到老遠去也不太好。”(中國證監會表示從未收到阿里巴巴上市申請)。馬云宣稱:如果阿里再回到大中華地區上市,一定不會在選擇香港。上市技術問題已經和積極主動的美國方面接觸過,取得了巨大的進展,而且不怕美國訴訟,"怕訴訟就別說上市“。

馬云又一面向香港示好,他告訴記者們,集團內部多數傾向赴美上市,香港不了解淘寶等業務,而他自己則喜歡香港,加入優才計劃,已經在香港買房,準備安度晚年。“自以為了解香港,以為上市不會太復雜”。

在馬云各種信號的表態之外,阿里巴巴集團更加強調的是和香港媒體的溝通不暢通,陸兆禧表示,我們低估了上市溝通的復雜程度。高級管理層們將上市受阻歸結為沒有能夠很好地解釋合伙人制度,造成了誤解。

香港沒有誤解:“合伙人制度比AB股更糟”

香港媒體誤解了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顯然沒有。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初期,一直被傳聞將使用“AB股制度”,由于香港長期奉行的“同股同權”原則,港交所多次暗示,不會接受雙重股權。此后,阿里巴巴強調從沒想過用雙重股權,而是一直堅持合伙人制度。

然而在華文媒體中第一個披露阿里巴巴希望用合伙人制度上市的,恰恰是《香港經濟日報》。8月22日這家報紙報道,阿里巴巴將不會采用雙重股權結構,而是使用“合伙人制度”上市,詳細解釋了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由28名高級管理人員組成的合伙人會,將擁有董事會多數成員的提名權,被提名者要通過股東大會表決。

這項制度旋即引起香港投資界嘩然:在香港股市上,只有港交所(0388)本身在特殊法律的保護下,限制股東大會選舉董事的權力,以此保證香港政府控制港交所。一位香港律師表示,港交所根本沒有權力為阿里巴巴開這個先例,需要提交上市委員會和證監會。

如果允許,是管治的倒退——許多香港財經人士對阿里巴巴合伙人的態度,可以由香港證監會非執行董事黃天佑的立場管窺一二。9月初,正值市場熱傳,香港證監會開董事會討論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黃天佑公開表態,“合伙人建議比AB股更差,使股東無法透過提名或罷免合伙人行使本身權利,形式比家族企業更差。”

公共專業聯盟財經政策發言人甄文星認為,經過當年雷曼事件后,證監會已不敢輕易作出任何特批,“馬云合伙人制度等同提名選特首委員會,如果日后阿里巴巴管理層管理不善,其他股東根本無能力換管理層。”

香港著名的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一直是反對給予阿里巴巴任何特權的急先鋒,他告訴《福布斯》,多位和他交流過的香港高層人士都反對阿里巴巴的特殊條款。“阿里想同時要兩個世界里最好的東西,他們既想要美國式雙重股權結構帶來的最大控制,又想在香港上市,避免美國的集體訴訟。”

港交所退讓:漫長的博弈

盡管一片反對給予特權之聲,但本身是一家上市企業的香港交易所,多次流露過歡迎阿里巴巴來港上市,從而力爭成為2013年IPO金額最大交易所的意愿。接近港交所的人士透露,在9月份李小加“夢談”的文章前后,港交所的上市科曾經和阿里巴巴多次接觸,提出一個妥協方案:允許合伙人制度上市,但為了維持同股同權,限制阿里巴巴合伙人提名董事的次數。

這個妥協方案在李小加最新的長信中被公開:“(創始人)的提名權在股東大會否決一至兩次后即永久消失,同時,當其他股東與創始人在根本利益上有重大沖突時,其他股東可以通過一兩次否決就收回這一特權。”

但方案最終沒有產生任何結果,9月25日,阿里巴巴和港交所談判破裂,將轉而尋求美國上市的消息,通過中文和英文媒體傳向全世界。

李小加的提議,實際上是香港交易所能夠給予的最大退讓——“在合伙人權限上加一個糾錯能力和有效期限。”一方面保證了股東的同股同權的框架,然后在董事會章程上加上一個特殊條款實現阿里的要求。阿里合伙人如果有更大權限,就違反了香港公司法和證券法的強制性規定,需要牽涉法律修訂,也不是李小加能夠決定的。

這個方案和李小加第二次發言盡管退讓,顯然還是動搖了馬云所堅持的底線:保證CEO是阿里巴巴合伙人。

港交所如果要繼續推進此事,改變上市制度,必須要走一個耗時極長的公眾咨詢流程。今天港交所例會的討論只是第一步:法律人士指出,香港的公眾咨詢以“速度慢”著稱,如果涉及修訂現行上市條例,那會耗時更多。港交所能不能在阿里巴巴2015年上市期限之前完成這項修訂很成問題。

在這里需要取得支持的對象,包括代表港府的香港財庫局,在立法會負責金融交易的議員,以及香港證監會。David Webb說,他知道現在有很多壓力希望香港退讓,很可能在香港內部也有力量施壓,但他認為香港不會退讓。而這件事情的最終決定權,掌握在香港證監會手中。

\

合伙人之辯:什么樣的制度最佳,不妨讓投資者決定

馬云表示愿意前往香港,就上市制度創新問題討論,并表示“不在乎阿里是不是在香港上市,但香港要因為阿里巴巴這件事情而反思”,李小加也督促香港思考,對于創新型、新經濟公司應該適用那種制度?

關于股權、代理人和職業經理人的爭論,從資本主義和公司制誕生最初就沒有停止過,1776年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寫道,“讓經理人管理股東財產,會產生疏忽、懶惰,為自己利益而不是為股東利益考慮的弊端。很難期望他們帶著同樣焦慮的警惕心來關心他人的資金。”

阿里巴巴的問題是和亞當斯密難題相反——互聯網公司往往經歷多次融資,創始人和管理層成為小股東,這種時候,阿里巴巴集團主張,作為一家零售額占中國大陸零售額5%,影響1000萬人的“社會企業”,應該保證公司文化的傳承和延續,也就是讓“懂得阿里巴巴文化的人”掌握管理權。

阿里巴巴時常提出的例子,是雅虎17年8次換CEO和蘋果公司在創始人離去之后的衰落,阿里巴巴不愿意重蹈他們的覆轍。阿里巴巴把合伙人制度看做保證公司昌盛102年,去除“大公司病”的命脈,一位阿里巴巴合伙人告訴《福布斯》:“世界上能夠延綿長久的機構,是教會:延續千年而不倒。是麥肯錫這樣的咨詢公司:在全球采取合伙人制度;是現代美國軍隊:去中心化,在戰斗中由各個前線作戰單位發出決策,總部提供支援。這些機構雖然有首領,但是都采取一種不同于常見公司的治理方式。”

但David Webb則反唇相譏,稱阿里巴巴倒因為果。雅虎頻繁換CEO恰恰是因為表現不好,而不是因為CEO更迭而導致糟糕表現,他認為有外部股東質疑的公司更加健康,從長期看,美國那些不采用雙重股權的公司,表現也會更好。

David的有力論據,是同為中國互聯網公司,卻作香港股市模范生的騰訊。騰訊上市近十年,股價上漲百倍,創始人馬化騰及團隊和馬云類似,只占據10%左右的股份,大股東是南非傳媒集團Naspers,但將近十年以來,不僅沒有發生過如同阿里這樣的爭斗,Naspers更表示永遠不會賣股份,安靜的以非執行董事身份落座。在David看來,只要馬云持續維股東創造價值,就不用擔憂,阿里巴巴憑什么要被給予特權?他稱之為“共產黨思維”。

香港股市在經歷1988年的危機和聯交所主席被捕的丑聞后,空前加強了保護公眾利益,中小股東的監管文化,是現代商業契約的忠誠捍衛者。而阿里巴巴崇尚的”江湖文化“和”社會企業“,兩者沖撞在所難免。

出人意料,張開雙臂歡迎阿里巴巴的是美國市場。納斯達克交易所和紐交所認可合伙人制,歡迎阿里巴巴上市背后,是更原教旨的自由主義精神:“買者自負,讓市場去決定”。

哥倫比亞大學納斯達克講席教授Merritt B. Fox告訴記者,納斯達克市場的設置足夠靈活,可以容納任何實驗。他指出,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確實值得擔憂,對公眾股東是風險,可能毀滅公司價值,“但沒有證據表明雙重股權的公司股價表現會差,2004年谷歌首創雙重股權后,大量科技公司跟隨。”

對于淘寶假貨問題,Fox教授則說需要搞清楚阿里巴巴內部人員在假貨問題上是否參與,才能判斷對美國投資者的影響。

“投資者知道自己走進了什么情況,他們會做出明智的決定。”另一位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Jeffrey N. Gordon表示,“再說,投資者還受到公司法的保護。”

“合伙人制度不見得是壞的,投資者完全可以因為合伙人制度,對股價打折,付更少的錢,創始人要保證公司連續性,謀求掌控公司是有道理的,但是要保證他們使用權力被完整的記錄。我們應該讓市場來處理投資者和創始人之間的事。”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最新快報

1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野战 | 天堂久久久久va久久久久|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黄色网页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a| jizzjizz国产精品久久| 无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影院 | 美女极度色诱视频国产|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а√天堂地址在线| 桃花视频性视频|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窝窝影院午夜看片| 吃女邻居丰满的奶水在线观| 污片在线观看网站| 在公车上被一个接一个| 一二三四区产品乱码芒果免费版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紧扣的星星完整版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javaparser日本高清|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视频| 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 免费又黄又硬又大爽日本| 老司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剧情麻豆剧果冻传媒视频免费| 免费成人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91成人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heisiav1|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麻豆|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精品| 日本SM极度另类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最新在线黄色网址| 亚洲jjzzjjzz在线观看|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亚洲成在线观看| 欧美猛男做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