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經濟”之下,新美大如何盤活美業O2O?專欄
近日,美團-大眾點評旗下麗人事業部公布了一組最新的運營數據。數據顯示,麗人頻道已經收錄的美業商戶超過130萬家,覆蓋全國528座城市,吸引15萬手藝人入駐; 2015年全年平臺訪問用戶達1.2億,產生3400萬條真實點評,月均活躍用戶突破4000萬人,平臺總GMV突破3.4億,預約訂單量達28萬,這是美團-大眾點評麗人事業部在成立一周年之際交出的成績單。
去年7月,大眾點評成立麗人事業部,在隨后10月份美團-大眾點評的合并浪潮下麗人事業部迅速完成了雙平臺的融合打通,更加壯大。
輿論質疑和資本撤離美業上門O2O,美團-大眾點評麗人事業部卻愈發壯大。顯然,麗人事業部解決了美業O2O必須面對的一些問題,才有了這份漂亮的成績單。
數據的增長背后是創新在驅動
業界存在一個普遍的觀點是,美業上門O2O行不通,但美業O2O需求卻真實存在。問題是如何將一個低頻次的服務轉化為高頻次,并能為用戶和商戶都能提供持續的高質量服務。
那么,麗人事業部是如何打造美業O2O的呢?
憑借對美業深刻的理解和深入消費者洞察,麗人事業部推出了“店鋪+手藝人”模式。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將平臺、店鋪和手藝人達成閉環的一種創新模式。首先,店鋪入駐美團-大眾點評平臺,在介紹頁面用戶不僅可以看到店鋪資料和特色,還可瀏覽手藝人的資料背景、以往作品、特長優勢以及其他愛美女性對該發型師的評價等。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是一個二次篩選的過程,店鋪和手藝人能力的量化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選擇依據。
美團-大眾點評麗人頻道也支持團購和閃惠等支付模式,在消費過程中享受到店優惠。
并且,最重要的是服務完成后消費者可以進行評價,這些評價會成為下一批顧客判斷是否進行消費的依據。
有行業分析人士認為,O2O模式的發展走向是內容>>優惠>>服務。意思就是在交易產生前影響用戶消費決策的根本在于內容,也就是服務質量。那么線上商家如何量化服務質量呢?很簡單,引入評價體系。
這就是為何麗人頻道MAU爆發式增長的原因。評價體系為消費者帶來的價值可以貫穿O2O整個鏈條,從內容到優惠再到服務,引入評價體系后就形成了一個可持續的閉環。
不過,這里面有幾個關鍵點我們要格外注意:
1.美團-大眾點評要處于一個絕對中立的位置,搭建平臺為用戶和商家服務;
2.平臺需要保證足夠的公平,杜絕刷單和虛假評論,這一點據筆者所知麗人事業部制定了比較嚴格的處罰規則,2015年7月至今共處罰546家門店;
3.美業的核心在于手藝人,優秀的手藝人是店鋪的招牌,手藝人的好壞決定著消費者的去留。
為商戶賦能激發手藝人
“店鋪+手藝人”的創新模式,其優勢在于通過對手藝人能力的量化,包括預約量、點贊評論量等,不僅能幫助用戶迅速做出消費抉擇,也能讓手藝人不斷積累自己的客戶群,同時商戶也可通過手藝人的特色展現,幫助其帶來更多的生意。
其實在筆者看來,美團-大眾點評是抓住了消費升級的機遇。過去很多美業O2O依靠燒錢換來的用戶都會隨補貼停止而逐漸退散,所以,麗人事業部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在傳統美業和O2O之間嫁接了一道信任體系橋梁,通過量化的能力數據幫助消費者做出抉擇,實現客戶引流和提升轉化。能力量化的關鍵就在于,消費升級的檔口消費者更愿意見到優質服務,這與服務無高低的燒錢補貼有天壤之別。
此前,美業O2O的手藝人大多需要自我營銷,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展示作品。這種做法的弊端在于手藝人無法做到專業的商業包裝,自我營銷帶來的效果多是口碑傳遞,范圍窄且效率低。
在美團-大眾點評麗人平臺,“店鋪+手藝人”模式給予手藝人營銷支持,包括身份認證、打造履歷、預約服務、價目透明、在線營銷等多種方式,并且為手藝人打造個人成長體系,有助提升其在平臺的影響力。
最重要的是,美團-大眾點評麗人平臺為店鋪也打造了人員管理和評價平臺,也就是手藝人價值報告。從門店角度出發,幫助門店定義手藝人價值,比如預約量、訂單量、客戶評價等。
在美團-大眾點評麗人平臺的賦能下,線下商家其實是一個穩賺不賠的生意。首先評價體系讓用戶擁有充分決策依據,在線預約開啟導流服務,手藝人能力量化展示不僅增加了合理線上攬客的資本,同時對于個人口碑積累也有補充。對于商戶來說,線下客流量增加的同時,人員管理效率也能再上一個臺階。
美團-大眾點評官方數據顯示,美團點評合并后,麗人事業部業務已經拓展到528城,即將完成全國業務整合。這對行業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意味著更多的地級市縣線下店鋪可以和美團-大眾點評進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開放平臺:美團-大眾點評的新戰場?
美團-大眾點評公布的城市覆蓋數據其實更像是宣戰,對于BAT都在跑馬圈地的美業O2O市場來說,新美大的加入又要加劇戰火蔓延的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剛剛過去的6月,美團-大眾點評麗人事業部對綜合美甲社區美甲幫的戰略投資。這令外界猜測,是否未來美團-大眾點評還會更加開放,與更多的外部伙伴合作,以開放的心態從外部獲得優質內容的供給。
科技說說,說說科技。由資深媒體人、前和訊網、21世紀網科技頻道主編劉勇創辦。專欄平臺閱讀量超過5000萬。文章轉載及商務合作,請添加作者微信:liuyong-hexun。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