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事件:網媒姓黨還是姓馬?觀點
趙薇導演事件愈演愈烈,掀起了一波網絡風暴。
網友們各種深扒,不出所料,趙薇的那個經典的小燕子的傻白甜形象已經崩潰。換上了一種政治色彩的面目,即所謂資本代言人的形象。
當然與之關聯的還有一大批網絡資本大V。其中也與阿里巴巴相關聯,馬云也是大V。
與此相關聯,馬云的網絡形象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就與過去的那個李嘉誠一樣,我去年寫過《現在的馬云就是十年前的李嘉誠》,不出所料,今年他的形象就變了。成了一個掌控二十多家媒體,封殺網民言論,代表所謂美日利益的資本大鱷。娛樂的形象走向政治化,大概這是今年以來的一個顯著趨向。
現在的網絡媒體顯然屬于兩個陣營,一個就是掌握媒體資源的資本陣營,它的趨向于國外的默多克壟斷傳媒集團差不多,趨于將媒體整合兼并。當然資本大V由于是大股東,可以操控這些媒體。而另一個陣營則是黨媒陣營,目前這個陣營里資本力量仍舊不顯著。兩者的對立在趙薇事件里就體現在新浪微博刪除共青團中央的微博上,雖然已經恢復,但后果已經釀成。新浪微博的股權結構讓社會頗為忌憚馬云。他顯然掌握了很多資源。網絡姓黨還是姓馬?這成了對立焦點。
而就兩者而言,顯然普通網民的趨向是支持前者反對后者,幾乎是自動自發的。這有很多網絡代表人物,無一例外地是對私有資本控制媒體抱有高度警惕。經由趙薇事件,廣電總局參股網媒的要求就不足為奇了,人們會支持。
這當然有合理解釋,即能保護社會的,獨立于資本的。邏輯上只有國家。它們對社會利益有所承諾。資本媒體無此承諾,由此公知或資本與民眾的對立漸成。一方稱為民粹。
那么這種對立的僵局如何解決呢?目前看不可解決。不過對政府而言,正確的取舍無非是——BAT絕不能在一起,關鍵是阿里巴巴與騰訊,絕對不能合作壟斷網絡輿論。道理是顯而易見的。但愿我們看不到騰訊與阿里巴巴“精誠合作”。
馬云掌控的媒體太多,這會造成某些未知風險,由此也可以理解軟銀為什么會大規模套現阿里巴巴的股票,馬云離政治漩渦越近,關于他的經濟風險越大。
【來源:iDoNews專欄 作者: 姜洪智】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