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市場卡位戰落幕:大平臺或成行業收割機原創
文/新媒體磚家(砍柴網)
從“一言不合就直播”的口頭禪,再到“網紅”一詞升騰為超級IP以及618電商大戰中各電商平臺紛紛請網紅主播站臺,無疑都在用實際行動表明:直播已經成為日常用戶生活的高頻場景。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用戶的注意力在哪里,風口便在哪里。一時間,直播平臺遍地開花,紛紛“占坑”,欲那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最后一張門票。雖說理想是美好的,可現實又當如何那?
浮躁的直播:繁華落盡小平臺終將成一地雞毛
對于互聯網時代而言,如果說2015年最火的關鍵詞是O2O,那么2016年應該是直播。據統計,2015年全國在線直播平臺數量已近200家,2016年截止到目前,這一數據仍持續增長。大型直播平臺每日高峰時段同時在線人數已近400萬,業內戲稱“直播平臺火得連網民都不夠用了”。
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當下的直播市場像極了幾年前的千團大戰。任何歷史都是當代史,顧彼及此,最終結局,我們就無需贅言了。
直播跟O2O、團購市場類似,在前期都是資本推動型,而且主要依靠流量取勝,在高流量的基礎上,形成規模效應,產生變現。因此,我們就從資金跟規模方面來探究下,新入局的直播平臺是炮灰還是“門口的野蠻人”。
首先,我們來論述下直播的成本。眾所周知,視頻網站的帶寬費用都是天文數字,這也是“拖累”視頻網站發展10年也難以盈利的重要原因。盡管最近幾年,隨著運營商的提速降費以及傳輸技術的不斷升級,已經使得帶寬成本下降了不少。但與此同時,終端的分辨率在不斷上升,用戶對視頻質量的要求在不斷提高,要看1080P甚至4K了,此消彼長間究竟最終結果如何并不容易判斷。
而直播對帶寬的要求比網絡視頻還要高,這意味著更高的帶寬成本。據了解,就行業平均水平而言,在線人數每達到百萬人,直播平臺每月僅帶寬費用就至少要花掉3000萬元左右(運營商的寬帶費價格約為2000萬元/T/月,每百萬人觀看720P清晰度的直播需要約1.5T左右帶寬)。
我們且不論市場推廣成本以及品牌推廣、獲客、明星主播的簽約費等等成本,單就技術上的成本要求都夠小的直播平臺喝一壺的,縱然蹭著風口,拿了幾百萬的天使投資,可這夠燒幾個月那?
其次,我們從商業模式上來看直播平臺的變現問題。直播平臺上線第一天起,從打賞道具到功能設置,都在引導用戶付費。觀眾送給主播的虛擬道具。虛擬道具的費用一部分會直接分給主播,其余則全部由直播平臺抽成,平臺不同,分成比例不同,這是一種直接將主播人氣轉化為收益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說直播平臺的“馬太效應”極為顯著,平臺越大,流量越大,能聚集起來的知名網紅IP也就越多,網紅IP越多,也將為平臺帶來更大的流量,而一些小的平臺根本就沒有機會與可能參與到這場正向循環之中。
打賞收益到底有多大?以一直播的公益活動“愛心一碗飯”活動為例,在“微博女王”姚晨率先響應后,有蕭敬騰、張鈞甯、杜淳、張杰、李沁、張馨予、蔣勁夫等百余位明星名人參與進來,僅打賞收入就已經超過123萬元,這還僅僅是一項公益活動所帶來的打賞收益。所以說,平臺越大,主播越優質,所帶來的流量和收益也就越驚人。
另一個盈利模式就是廣告變現。通過精準的流量分析,投放更精準的廣告來賺錢或者是依靠巨大的流量實現品牌的整合營銷。比如早先伏牛堂的張天一在一直播上做了一檔美食直播節目,竟然在一個小時內賣掉了3000份米粉;而唯品會在一直播上做了一場12小時的網紅生存挑戰,APP下載量就沖上了電商類下載排行榜榜首。這些都為直播行業的盈利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
最后,通過對直播平臺運營成本以及商業模式的探討,我們可以看出來,借著風口蜂擁而起的直播平臺不過是一群打醬油的過客。正如一下科技創始人兼CEO韓坤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的那樣:“直播大戰,年底見分曉,因為直播行業太燒錢,所以最后肯定剩下的是為數不多的收割者,微博和一下科技共同推出的一直播就是其中之一。”可以預料到,直播江湖的最終結局將會像團購、O2O一樣,最終勝出的只是一直播等有資金、流量實力的大平臺。
去偽存真:風口永遠不是靠臨死抱佛腳“擠”上位的
縱觀近幾年的商業生態,一個行業處于風口,立即會有一群公司盲目的蜂擁而至,最終退潮后,最尷尬的還是那些裸泳者。
目前市面上的知名直播平臺均是風口來臨之前便開始深度布局,微博與一下科技也不例外。今年5月13日,一下科技聯手新浪微博,發布一直播,正式進入直播領域。它們曾經成功聯合推出了“秒拍”、“小咖秀”等短視頻應用,為什么能夠再次合作推出“一直播”,端賴早在智能手機普及的前夜,一下科技便將眼光瞄準短視頻領域。
一下科技的第一個爆款“秒拍”,可謂是APP領域里的絕對黑馬,日視頻上傳量達150萬,日播放次數則達到17億;另一款爆品“小咖秀”也毫不示弱,上線兩個月即在App Store排行躍居第一。在“秒拍”和“小咖秀”之后韓坤就開始布局短視頻領域的另一款產品“一直播”。而此時,直播已經是近200個中小玩家都志在必得的一片紅海。新浪微博CEO王高飛曾在6月3號轉發了一篇文章《直播百團混戰:小弟領跑大佬收割?》,而這個大佬所指的正是一下科技與其股東新浪微博。
一直播上線之后,微博可謂是在傾全站之力幫助它加速狂奔。兩者強強聯合,其生態戰背后所釋放出來的能量更是無遠弗屆。先是與公司淵源頗深的小咖秀之王賈乃亮出任一直播首席創意官(CCO),挑撥千萬級粉絲的感官刺激;順勢借助于“國民老公”的吸星大法讓“上一直播看宋仲基”的口號深入人心;試圖復制冰桶挑戰成功在明星中普及秒拍的先例,以愛心一碗飯的名義向明星發起公益挑戰;在全網發起超級紅人節,集結超百位網紅同時微博開放直播,以求在微博上掀起人人爭當網紅的直播熱潮。就連王高飛也在微博上刷屏,為一直播上的網紅帶人氣。
可見,從秒拍到小咖秀,再到如今的一直播,各款產品既各有特色又相互支撐,形成產品組合矩陣,重拳出擊直播領域,構建起閉環生態圈。不管做短視頻還是做直播,都不是圖一時之風口,韓坤曾說:想做中國的YouTube,一下的短視頻戰略走得扎實而穩重。
從一下科技當前的市場地位,我們也可以發現,直播平臺從卡位戰逐步進入收割階段,“馬太效應”愈加成為行業的主流態勢,未來直播平臺又將走向何處那?
直播的歸宿:垂直大平臺及關聯產業的融合發展
關于直播的未來,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張春河一語道破天機:“未來直播平臺經整合洗牌后,或將僅有少數大型品牌平臺堅持單打獨斗,大多數會依附于關聯產業走融合發展之路。”
任何一個行業發展到最后都是跨界、融合對現有商業生態的一種改造和嫁接,最終形成一種共贏的聯動效應。一直播與新浪微博的深度合作就可見一斑。
7月8日收盤時,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微博股價大漲10.81%至31.57美元,市值首次超過69億美元,創下了上市以來的新高。股價的破紀錄與今年微博在網紅及直播兩個領域的持續發力密切相關,網紅直播效應帶動社群中概念股大漲!微博與一下科技聯合推出的一直播,上線兩個月來,憑借在明星直播領域的獨特優勢,已在競爭激烈的直播紅海中站穩腳跟,市場表現優異,各項指數一路飆升。
而這已經不是微博第一次因一下科技的高光表現而股價大漲了,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剛剛過去的6月3日一直播剛剛上線20天時,股價上漲2.3%至27.54美元。而在去年11月24日,一下科技宣布完成由新浪微博領投的2億美元D輪融資時,次日,微博股價上漲3.76%。
管窺蠡測,從一直播與新浪微博的共贏,我們可以發現,未來跨級融合將成為行業的主流趨勢。市場早已結束“占坑”的卡位戰,而至于蹭著風口而上的小直播平臺,一開始就失去了機會。巨頭迎風口而上是為了仰望星空,探究行業未來,而小平臺仰天而望,不過是為了“止住鼻血”——一群地道的風口論下的投機者。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