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神奇百貨事件,這里有幾點疑問觀點
[ 導讀 ] 最近,神奇百貨事件刷爆朋友圈,各種報道鋪天蓋地而來,神奇百貨也作出回應。對于“神奇百貨事件”的來龍去脈,筆者不贅述了。筆者在這,就神奇百貨事件后,對神奇百貨前后始末、產生的困惑、通過現象觀察行業背后的因果發表個人觀點。
來源:億歐網 作者:郭之富
最近,神奇百貨事件刷爆朋友圈,各種報道鋪天蓋地而來,神奇百貨也作出回應。對于“神奇百貨事件”的來龍去脈,筆者不贅述了。筆者在這,就神奇百貨事件后,對神奇百貨前后始末,產生的困惑,通過現象觀察行業背后的因果發表個人觀點。
▍神奇百貨從“神氣”走向“生氣”
神奇百貨的“神氣”
據了解,神奇百貨,由95后女孩王凱歆創立于2015年6月,初期獲得深圳創新谷數百萬天使投資,并在2016年1月27日,完成由經緯中國領投,真格基金、創新谷跟投的2000萬A輪融資。神奇百貨定位于95后青少年,根據興趣標簽為年輕用戶提供有趣又好玩的商品,商品文化融入二次元,是一家青少年消費電商平臺。
據財經網金融頻道2015年12月報道了解到,“自2015年9月上線以來,神奇百貨就獲得了超過8萬的安卓用戶,目前移動端用戶總數已超過10萬,每日單量已經接近1000單,日活躍用戶超過20%。神奇百貨獲得了天使投資后,吸引了諸多知名投資機構如紅杉資本、今日資本、IDG資本和知名投資人薛蠻子的關注,未來神奇百貨的發展潛力巨大。”
除此之外,王凱歆曾在年初接受某媒體采訪時說到,公司才成立半年,有60多名員工,全部營業額超 過1000萬,用戶達到五六十萬,而她個人資產也超過千萬元,并計劃在北京開分公司。
神奇百貨的“生氣”
以上數據的真假除了公司內部知曉,我們也做不了過多的考究。神奇百貨曾經伴著風風雨雨一路走過,顯露過屬于自己的“神氣”。如今,卻顯露幾分“生氣”。
“生氣”源自被莫名裁掉的前員工在知乎上發帖引來的負面新聞,知乎上主要的說法如下:
1、王凱歆給自己開工資十萬,日常花銷是公司運營費用,花錢揮霍無節制;
2、王凱歆與員工溝通出口成臟,以自我為中心,責任感不強,不顧及他人感受,不履行答應員工的承諾;
3、早期老員工對公司運營模式質疑,模式運營無法得到保證,但CEO并不重視客戶體驗,客服靠兼職,甚至在公司內部群提出將客服換成機器回復的建議;
4、王凱歆已不再是當初的天才少女,并開始虛浮,自以為是,在公司內部群當眾罵人,裁員無理由,辭退員工的賠償沒商量。
不排除以上說法有被辭退,并且沒得到相應報酬后報復心理的可能,但是,也不排除有真實性可能,姑且作為參考。
▍關于事件真實性的判斷
困惑一:我們追溯到5月份的那篇將神奇百貨推向輿論風口的《17歲CEO王凱歆:風口少女的神通與孤獨》,雖然神奇百貨的聯合創始人黃秋云,在此后發表《我眼中的王凱歆——不要把我們的開心妖魔化》來回應GQ中國,但依然擋不住前員工發帖質疑黃秋云,并紛紛證實GQ中國發表的文章真實性可信。
困惑二:筆者7月4日晚看到神奇百貨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當天發表了一則《關于神奇百貨前公關總監造謠一事的聲明及處分通知》。若神奇百貨真能拿出有力證據證實GQ中國的文章具有夸大或造謠嫌疑,那為什么沒有將GQ中國告上法庭來維護公司品牌形象呢?反而,對公司前公關總監進行法律追究?是因為個人與GQ比起來更好應付,還是另有隱情?
困惑三:前員工竟然不知道自己被裁,公司搬了新地址也不知道,如今回應不免讓人起“馬后炮”之嫌!7月6日神奇百貨官微發布的《王凱歆:神奇百貨成立的一年里,我幾乎經歷了創業所有該遇到的坑》中,王凱歆表明了公司錢的流向,裁員是為了收支平衡甚至盈利,公司現金流夠支撐公司2年以上,還有已經和大部分轉正員工和平分手等等。但是,公司之前裁員為什么不和員工進行正面的溝通,反而是背后進行?
▍透過神奇百貨事件本身,所能看到的創業因果
神奇百貨官方事發后,做出的回應不免有些牽強與無力。假如公司被投資方不經CEO等人的商量就撤資了,CEO會不會在不知所措之下做出一些困惑之舉?再言之,言論如風,無縫便不入。公司與前員工之間,從種種跡象露出,公司內部文化不算和諧,高層與基層缺乏橋梁搭建平等地位的平臺。
業內人士對于此事件的探討
筆者將神奇百貨話題拋到一些零售+創業交流群當中進行過探討。收到以下觀點反饋:
1、那個女孩準備撤臺不干,想把現在的資本拿到其他地方運營;
2、浮躁!年輕創業者投后的輔導至關重要,不僅僅為資本惋惜,更為王凱歆惋惜;
3、資本熱潮下,投資切忌揠苗助長,17歲創業獨角獸受到過度包裝,創業目的不是為了得到投資,而是能獨立運作商業模式;
4、資本是雙刃劍,快速發展也要穩重,依靠投資人而存活的公司,有過人之處的同時還有很大隱患;
5、年輕固然是資本,但在敬畏生命之輕的同時,更要回歸商業本質,不空談,要務實;
6、年輕有時看到商業的遠景,但不知道到本質的做法,這叫“結”;而自己又不想苦心解結,這叫“困”,困境之下不生破結心,走不出來這個局的。
筆者更希望這一切是真的
神奇百貨已經鬧出此事,即使以后用很強大的公關解決此事,渡過這個輿論風口,作為靠口碑生存的電商,未來的路也并不好走。并不是因為網傳王凱歆曾經高中時期,利用小聰明倒賣別家平臺二手產品的行為,也不是因為網傳神奇百貨盜用別家商品圖片等不道德問題,而是因為,畢竟是95后,空有想法,但經驗匱乏,團隊管理能力還有待提升。
王凱歆輟學創立神奇百貨,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只是筆者對于類似王凱歆這類創業者還是有話說。
1、這類人的頻頻出現,只會加速“讀書無用論”的蔓延。從現代年輕人追求的快餐文化可以看出,社會正處于浮躁的階段。做事總想捷徑,看待事情只看到結果,自我認知尚待加強,追求享受多于對內容的品琢。雖然賺大錢,過上高品質的生活是大多數人奮斗的目標,但是不可急于求成。
2、大學這門檻存在的理由。作為學渣,曾一度認為讀大學沒用,可畢業后發現,大學其實就像是,我買不起IPhone,我先買個小米一個道理,只是一個過渡階段。大學除了專業知識的學習之外,更多的是培養思考方式、拓寬視野和獨立能力。
所以,對于超年輕人創業,在某種程度上,筆者認為是在打沒有準備的仗。打仗又分天時地利人和,不排除有幸運者贏過,但那畢竟是個例。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如果這次真的是神奇百貨犯的錯,筆者認為不躲避,正面應對并痛定思痛,神奇百貨的未來應該會比現在好的多。深知作為媒體應該持有比較客觀的態度來評判發生的一切事,但是,筆者還是更傾向于鬧出丑劇是真實的。因為,神奇百貨還年輕,經得起浪口的折騰,畢竟花這么多錢上一堂成長課,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本文作者郭之富,億歐網專欄作者;微信:guo_05(添加時請注明“姓名-公司-職務”方便備注);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億歐網”;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網對觀點贊同或支持。
注:文章中所涉投融資額度來源于企業或相關機構或公開資料,億歐網已經盡量核實,不對融資額度做品牌背書;歡迎各方監督核實,如融資額度不實,歡迎向億歐網舉報。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