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全解讀:為何在當前時點紛紛上市金融
隨著近期順豐快遞宣布將借殼鼎泰新材上市,中國最受關注的快遞企業即將上市的傳聞得到證實。半年之內,包括申通、圓通在內的三家中國領先的快遞企業不約而同地采用了借殼的方式急速對接二級資本市場,加上正式公布了赴美上市計劃的中通快遞以及百世物流。
顯而易見,在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年均達40%的高速增長之后,中國的快遞行業正式邁入上市元年,在繼續高速增長的同時,大規模地從原來單純業務層面的競爭迅速變道至資本推動下的深層次競爭。鑒于資本力量對于產業深遠巨大的推動作用,毫無疑問,中國快遞行業的一個全新發展時代正式到來。
其實早在2011年從復星集團和聯想創投注資韻達快遞開始,資本已經開始果斷入局中國的快遞行業。各家投資機構紛紛進行盡調和排查,在已經初具集中景象的快遞行業物色各自心儀的標的。2013年6月,紅杉資本3000萬美元注資申通快遞,占股10%。僅僅時隔兩個月,在8月份立刻上演了當時業界最為矚目的順豐注資事件,招商局、元禾控股以及中信資本聯手以80億元的投資獲得25%的股權,連一向婉拒資本的順豐都開了口子,快遞行業迅速成為產經界和投資界的關注熱點。2015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以及其創始人馬云出資創立的云峰基金聯合收購圓通快遞20%的股份,更是以電商大鱷、快遞源頭的特殊身份極大地觸動了行業的神經。
為什么領先快遞企業在當下這個時點紛紛上市甚至忙不迭地采用借殼的方式來進行融資?資本注入到行業里后,會被如何使用?隨著資本逐步投放到位,快遞行業本身以及行業的上下游會發生哪些新的變化?本文將就這些問題進行初步的討論。
一、為什么領先的快遞行業在當前時點紛紛上市甚至以借殼方式上市?
1.急需外力的強勢介入來改變當前混沌膠著的競爭狀態,資本是最有效的市場化手段。
隨著電商的爆發,中國的快遞行業(目前約70%的快遞單量來自于電商購物投遞)在經歷了十余年的高速發展之后,造就了全球最大的快遞業務市場,成就了三通一達等電商快遞巨頭(確切地說是原來的四通一達,后匯通被百世物流所并購)。但隨著業務同質化的逐步加強,針對電商件的競爭不出意外地逐漸聚焦到價格上,以低價換取業務量和規模,最終導致了全行業的平均單價從2004年的28.8元急速下降至2015年的13.4元,整整跌去50%之多,加之期間工人工資平均水平的上升,房屋租金的逐漸上升,最終整個行業的利潤率已經由原來的近30%猛跌至目前的5%左右。
考慮到個別領先企業難得的差異化競爭和相對較高的單價及利潤水平,可以想象已經有不少企業被逼近到幾乎零利潤的邊緣,單純地在以低價格換取業務的幾乎是零利潤的維持。可以說粗暴單純的價格戰已經將整個行業拉入了低級競爭的泥潭,全行業在“漲價找死,不漲價等死”的惡劣狀態中混沌膠著,痛苦不已,急需犀利的外力來打破僵局,調整市場結構,改變競爭機制,開創出新的競爭維度和成長空間。
資本的介入則是各種方式中最有效率的一種,以其被市場廣泛證明的功效來做行業變革的鯰魚,通過資本注入,推動領先快遞企業開拓出能可持續發展的新的業務差異點,打破人海戰術和價格戰的惡性循環,創造出新的服務內容,將消費者的關注點從價格引導向整體價值,并進行適度的市場洗牌,最終引領全行業登上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2.當前的政策環境非常利好,時間窗口寶貴。
快遞行業因為對就業的巨大推動,以及對中國社會物流發展水平整體的提升,逐步受到國家政策層面的關注和支持。2009年,出臺《快遞企業等級評定管理辦法(試行)》,鼓勵行業有單一的價格競爭向服務競爭轉變,快遞企業加速整合,并縮小了民營快遞的營業范圍。2011年,政策層面明顯注意到行業結構和競爭機制的風險,當年出臺的《郵政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關于快遞企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就明確地給予政策支持,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但事實證明單純的政策力量并沒有顯著改變當時的快遞業的格局,基于當時快遞業勞動密集型的特征,競爭門檻相對較低,越來越多的企業注冊成立加入快遞行業的廝殺,行業集中度不僅沒有升高反而在逐步降低。于是2014年政策繼續加碼,在《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中正式提出了中國快遞行業的普惠化、市場化和國際化。更實在2015年出臺了《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鮮明地提出了“鼓勵各類資本依法進入快遞領域,支持快遞企業兼并重組,加快形成若干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政策層面的利好可謂達到頂峰,終于,政治神經和市場神經都異常敏銳的資本力量在完成了前期的蟄伏之后,借著政策的東風應時而動,開始大張旗鼓地推動標的企業的上市日程。
3.目前行業領先企業的差距不是非常巨大,為防止在競爭升級的過程中動作緩慢而被甩出賽道,你追我趕的群體行為不可避免。
同時我們看到,中國幾家領先的快遞企業(順豐,EMS,三通一達等為代表)盡管在企業性質、業務側重上仍有一定的差異,但是業務規模的差異并不能稱之為顯著和巨大,這種格局下資本的介入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對競爭排序產生顛覆式的變化,并迅速固化新的排序并持續拉大差距(行業所期待的資本對格局的撼動也正體現于此)從而徹底重塑產業結構。
在新的賽道上,需要考慮的問題不再是是否引入資本,而是以多快的速度與資本深入結合。速度和效率成為最大的競爭要素,時間成本成為最為昂貴的要素,一旦動作遲緩,錯失了資本助推進行自我裂變的的最佳時間窗口,則有可能面對被甩出賽道,最終在馬太效應下長期難以翻身甚至不得不選擇出局的結果。這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為什么動作最快的三家企業都沒有選擇時間周期要更長的IPO方式,而是通過借殼避開了很多必要的內部調整和準備周期,以加速快跑的方式熱烈地擁抱了資本市場。
二、募集的資本將被中國的快遞行業如何使用?
從行業本身的業務特點進行推導,以及結合各家公司所初步公布的資金用途,所募集的資金的去處可以歸納為四個方向,即原有快遞業務軟硬件設施的升級,地域規模的擴大以及覆蓋密度的提升,重點市場內的加盟商的收編整合,以及業務領域的全面拓展。
1.原有快遞業務軟硬件設施的升級。
現代快遞行業毫無疑問也是資本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運力設施以及快件分揀場地和設施,以及端到端的IT信息系統,這些都是真金白銀的沉淀。獲得資金后,為了在全程時效和運營質量上獲得顯著的改善,以在價格之外形成最為關鍵的差異化競爭要素,各上市企業的資金投放會集中在四個主要缺口上。
1.快遞車輛,包括城市內集輸攬投車輛,以及城市間干線上的主力運輸車輛的更新和增添。2.航空運力的進一步增強(包括飛機維修能力的加強,新的運力的采購等,主要是順豐)。3.轉運/分揀處理中心的增加、擴建和設施升級上,包括對大規模自動化分揀設備的投放。這將是此輪資本募集以后的一個關鍵變化,為了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力,國內各大快遞企業一定會在轉運分揀環節加大自動化設備的投放,來獲得產能和效率的顯著增強,而不再會深度依賴此前的人海戰術以人工方式來應對。電商行業帶來的包裹量的繼續高速增長已經徹底終結了人海戰術的適用性。高速自動分揀設備將逐漸成為行業內的標配。4.端到端的信息系統的升級。包括攬投人員的手持設備,以及從攬投點到城市集散中心、樞紐轉運節點全鏈條的數據采集以及后臺運算設備和系統。信息化能力的提升不僅是改善末端用戶體驗的必須投入,也為快遞企業基于大數據的運營優化以及增值服務的開發奠定基礎。未來快遞行業的競爭也必將走向信息化、智能化。這方面的投入意義重大。
如申通快遞此次募集到的48億資金中,除了20億元用于完成借殼所需要的現金對價,將把其余28億元投入到中轉倉配一體化項目(擬在上海、杭州、武漢、天津、廣州、北京、成都等業務核心區域新建29個轉運中心或物流中轉平臺,并配套建設倉儲設施,耗資14.6億),運輸車輛購置項目(推進申通全運輸網絡的車輛購置和更新,能夠為提升貨物中轉運輸效率和安全保障,耗資5.2億)。
圓通則是公布了共計46億元的新的投資計劃,其中動用23億募集資金,分別將11億投入轉運中心建設和智能設備的升級,6億投入網絡運能提升,6億投入智慧物流信息一體化平臺建設。
順豐則會動用26.8億的募集資金用于航材購置以及飛行支持項目,11.1億用于信息服務平臺建設以及下一代物流信息化技術研發(即使目前順豐在中國快遞行業的信息化水平已經非常領先),34.8億用于中轉場建設。
2.地域規模的擴大以及覆蓋密度的提升
盡管在公告文件中沒有專門的字樣提及,但我們合理推測一定會有相當的資金用于現有快遞網點的擴張以及對既有重點區域覆蓋密度的進一步加強,這是快遞行業短兵相接貼身廝殺的直接結果。電商行業中所反映出來三四線城市甚至農村地區購買力的加速釋放都會引導著快遞公司逐步向這些地區加大資源投放,來搶占新增市場。而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傳統快遞業的主力市場,獲得資本后,快遞企業一定會加大資源投入,通過原有點部覆蓋面積的縮小,點部數量的增加等方式來進一步減少對核心業務區域的響應時間,提升客戶的體驗。
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拓展方向是連接中國的國際快遞業務,這歷來是被國際三大巨頭(FedEx,UPS和DHL)所牢牢把持的高利潤領域,總體容量巨大。以順豐為代表,已經有多家中國民營快遞企業開始通過重點市場自營拓展、其它市場聯合拓展的方式積極布局,而國家也希望在新一輪的快速增長中能成長出中國自己的國際快遞巨頭,獲得資本注入后,中國快遞企業的國際業務增長,以及中國企業在國際快遞市場的整體占比,都將迎來一個關鍵的發展時期。
3.重點地區加盟商收編整合
通過加盟方式獲得快速增長是通達系的一個顯著特征,這也是成就了它們現今地位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加盟模式所帶來的唯成本為重、唯利益為重的短視行為,以及對全網服務質量承諾的沖擊,甚至大的加盟商所形成的與總部管理的對抗,都越來越成為威脅企業整體競爭實力的隱患因素。有些地區甚至出現加盟商自有的配送網絡強大后,開始違背加盟協議開始同時承擔其它同業品牌的業務的現象,顯示出現實的管理難度之大。早在兩年前一些通達系的企業已經開始逐步收回在重點城市的直營權,以加強其在這些對整體收入至關重要的區域的管理力度和品牌形象,而這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預計在上市后,處于業務透明性、合規性以及自身業務管理實力和發展潛力的考慮,我們會看到一輪更為集中的加盟回購過程,越是重點區域越會明顯。快遞企業的集中上市無疑也將成為早年的加盟商進行變現的絕佳時機。
4.業務領域的全面拓展
新募集資金的一個重要的戰略投放方向將會是全新的業務領域的拓展。快遞行業的同質化競正是行業吸引資本來進行破局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且領先的快遞企業其實在數年前已經開始進行布局,從單純的快遞行業延伸至倉儲服務,倉配一體化解決方案,也有的進入快運行業,甚至是合同物流行業,順豐更是在數年前進入冷鏈物流業務。此次所募集的資金,順豐也將拿出7億元進行冷運車輛和溫控設備的采購,繼續加碼其在冷鏈業務上的平臺搭建。
新業務的發展將是整體扭轉快遞企業膠著競爭,利潤低下的重要突圍。由單一的快遞業務向相關臨近業務進行延伸,轉變成為綜合性的物流服務提供商,這將是注入快遞行業的資本為中國現代物流產業深化發展的一大必然積極貢獻。
三、快遞行業本身以及行業的上下游會發生哪些新的變化?
1.一波較為密集的、可切實感受到的服務水平的升級,將引導全行業從價格競爭走向服務內容和質量的競爭
獲得資金后,在原有基礎設施架構的基礎上,快遞公司就有可能通過一些快速的投資在短期內對重點線路的運營進行顯著的改善。而通過更多的設施、車輛的投放以及信息系統的逐步升級,未來更是可以預期有一波較為明顯的服務質量的升級,將主要表現在快遞全程時效的進一步縮短,重點市場的攬投頻次進一步加密,損壞丟失等比例的下降,全程信息的可塑性進一步加強。整體而言,這對快遞的用戶都將形成更好的體驗,一定程度上降低終端用戶對快遞價格的苛求,而開始更為關注服務內容和質量。
2.快遞行業網絡的主動延伸將對逐步放緩的電商起到一定程度的反哺
在資本的支持下,對于有潛力的新興區域(主要在三四線城市以及鄉鎮地區),快遞公司將有可能承擔一些成本主動進行主動布局。物流通道的打通將有效釋放出這些區域的購買潛力,從而進一步貢獻于電商,成為電商新的增量市場。電商與快遞的互生關系將在資本的支持下,由十年前的電商業務拉動快遞發展,演進到獲得資本支持的快遞行業進一步反哺電商,推動其進一步的增長。對于體量已經非常巨大而增速開始逐步放緩的電商行業,渠道環節資金的充實也將最終演變為電商行業的一大利好。
3.以實質化地拉開企業差距后價格逐步企穩甚至溫和上升
資本入局后核心的目的還是盡快地拉開快遞企業間的差距,真正催生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短期內,價格戰將仍有一定的用武之力,非常有可能被獲得資金的公司作為新一輪行業肅殺的手段,從而從規模臨近的企業手中爭奪份額,以及對規模較小的地方企業形成排擠。在其它手段(如后面要提到的并購整合)的綜合作用下,最終行業將完成一輪實質性的結構變革,隨后將逐步擺脫單純的價格戰的低級階段,而轉向以更豐富的內容、更穩定的質量贏得客戶的信賴;同時,快遞行業的平均價格水平將同步企穩,甚至在行業集中度更高的情況下溫和上升,真正走上量、價、利齊生的局面。
4.航空運輸方式在中國快遞業中的占比將快速上升
中國地域遼闊,且三大主力經濟區彼此之間的距離都在一千公里以上,快遞的提速必然會對航空運輸方式的需求逐步加強,由此帶動中國快遞行業有陸運為主,轉變為航空+陸運并重,甚至最終走向航空為主陸運為輔的模式。以EMS為先,順豐和圓通后來跟進,越來越多的快遞公司陸續通過民航腹倉運力以及全貨機(自購或租賃)的方式組織自己的空運力量,帶動了中國快遞行業平均時效的整體提升。隨著資本的進一步介入,以及EMS、順豐、圓通等企業的進一步的帶動,中國航空快遞的運量占比將繼續上升,除了推動國內快遞的平均時效的進一步提升,也將為與中國相關的國際快遞業務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5.行業間將出現幾次對整體格局有顯著改變的并購整合事件
并購整合幾乎是資本入局后中國快遞行業必定繼續上演的景象。目前群雄紛爭的市場局面有賴于幾次并購來進一步對市場進行分化。更為可能的并購整合情境有幾種,一是處于領先位置的快遞企業在特定地理區域對本地快遞公司的整合,加速向更領先地位的沖擊;二是中等位置的快遞企業對一些規模更小的地方性快遞企業的并購,從而加速其網絡的覆蓋和整體規模的成長,從而進一步爭取新的資本入局;三是在資本推動之下的中等規模的快遞企業之間的整合,從而向領先梯隊進行沖擊。預測未來整個行業將在幾起重大的并購事件的推動下,進一步向更為穩定和清晰的梯隊格局進化。
6.行業的透明性、規范性在上市機制的約束下顯著加強
在出現上市公司之前,中國的快遞行業的很多確鑿的細節數據并不多見,業界對之一直有種霧里看花的感覺,使得很多深入的分析難以有效進行。上市無疑將使得很多企業內部的圍觀景象得以更為全面的展現,而眾多上市公司的出現意味著全行業的透明性極大地加強,也有利于更多量化分析和實質性建議的有效展開。同時,上市規則也將推動中國快遞業之前存在的很多不規范行為快速地進行修正和完善,如對于員工基本福利的保障等,從而推動這個就業規模巨大的行業走上更為良性的發展軌道。
7.中國快遞公司將大規模展開國際業務的擴張,外資快遞的傳統優勢領域將遭遇蠶食
以順豐為代表的民營快遞的國際化雄心已經非常公開,并已經通過各種方式在積極布局。資本的介入,將對其航空運力的建設,海外自營網點的建設,海外聯盟合作伙伴的開發商給予極大的支持。中國的FedEx已經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依托其在國內所積累起來的客戶資源和信譽口碑,中國企業開拓國際業務有相當穩定的基礎。而傳統上國際快遞由于被三大巨頭壟斷,在一定的價格默契之下,整體利潤比國內快遞好得多。一旦國內快遞企業的國際網絡初成體系,非常有可能對三個國際巨頭的國際定價體系發起進攻來快速沖量(且依然有良好的盈利水平),這對國際巨頭來說并不是好消息。預期更為長期和慘烈的對抗將很快大范圍展開。
8.外資快遞公司的中國國內業務將更為困難甚至遭到全面放棄
國內快遞企業在資本支持下實力的加強,將進一步碾壓外資公司在純國內業務本就不多的份額,外資公司的純國內業務將面對更為困難的發展態勢。并不排除現在仍在開展業務的外資快遞在國際線以及國內線同步受擠壓的情境下徹底關停純中國國內業務的可能性。這是非常可能發生的情境。而對于它們的推出所釋放出來的高端商務客群,將最有可能被EMS和順豐瓜分,也不排除其它通達系成員逐步向高端業務進軍從而分得一部分份額的可能。
9.發展中的菜鳥網絡將可能遭遇更多對手
菜鳥網絡在成立之初也吸引了幾家領先快遞公司的入股,但份額基本都是1%左右,讓人想到“貌合神離”。經過本文的分析,當時的這種象征性的入股行為其實不難理解。因為快遞企業本身在獲得資金后,就可以向倉儲服務、倉配一體化、倉配網絡業務進軍,這本質上就是菜鳥網絡在集結社會資源所做的事,由此快遞企業實際上是和阿里集團的物流體系建設形成了某種程度的競爭。為了不給自己日后的發展造成左右手互搏的局面,當時非常審慎的對菜鳥的入股行為顯得順理成章。而毫無疑問,在資本介入了快遞企業之后,菜鳥的潛在競爭對手就更多了。
10、中國現代物流行業在傳統快遞企業的轉型推動下獲得一輪快速發展
快遞相對于廣義物流行業下的其它業務而言(如公路快運,單純的倉儲)因為其運營網絡的細密以及對時效的極高要求,其運營復雜度相對較高,一旦能在這個行業站住腳,再向緊鄰的物流子行業延伸,相比于其它子行業的企業向快遞行業延伸更為容易。快遞企業的這種跨界將更有可能將精悍的戰斗力移植進去,從而迅速提升這些行業的基準水平,甚至定義出新的標準。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將是對中國現代物流業的一個極大的貢獻,即通過產業邊界的擴大推動整個行業的運營水準的提升。
總結而言,在經歷了十年的快速發展之后,中國的快遞行業最終不出意外地迎來了資本的大幅介入。從產業發展的規律看,這是一個更有想象力和發展空間的時代,從對終端消費者、整個產業以及中國在全球行業中地位的提升都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
作者:經濟觀察報_文/于占福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