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與創業者云集,為何都在搶道汽車金融?金融
下一個風口就藏在PR稿里,這話聽著反諷,細品卻有道理,去年以來一大批與車相關的互聯網公司紛紛宣布要向汽車金融進軍。
從小額網貸Zopa牽手Uber,平安接手汽車之家,易車與騰訊、京東戰略合作,再到阿里車秒貸2.0上線,人人車啟動汽車金融戰略,以及一直玩租車和專車的神州優車悄然上線閃貸業務,長時間停留在PR層面的汽車金融新風口終于要刮起十二級臺風了。
但這一次,發起挑戰的既不是馬云誓言要改變的傳統銀行,也不是財大氣足的BAT,而是手中握有海量用戶,在線下擁有強大支點的新興O2O企業。
O2O的人氣越高,離賺錢越遠
很多人看不懂O2O的商業邏輯,只是基于兩點:一是補貼拉用戶的虧損模式怎么維持,二是賠錢砸出來的用戶如何變現,二者其實是一回事。
滴滴、uber如是,新美大如是,正在興起的新車和二手車電商亦如是,后者在理論上擁有比共享出行更成熟的提成模式,比如二手車電商的3%傭金,但這部分收入既不足Cover運營成本,還要用活動形式返還給用戶,換可話說,除非維修、保險等后服務迅速成熟,否則二手車公司的商業閉環就得另謀蹊徑。
這個殘酷現實催生出兩種流派:
一派以滴滴和新美大為代表,特點是不怕事大,在燒錢的歧路上再也走不回來了,滴滴向著出行全平臺發展,新美大朝著生活服務全平臺邁進,某個產品虧損,就開發出另一種更燒錢的產品,反正有需求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用戶,有用戶就有投資;
另一派拼的是現有用戶的深挖和變現,支點就是金融,但風口已經從車險轉移到車貸。
阿里的車秒貸是螞蟻金服用戶場景+信用評級+大數據風控成型之后水到渠成的產品,易車和汽車之家的車貸平臺則是著眼于原有精準客戶的集中變現。
二手車貸原是大平臺不屑為,小企業不能為的盲區,如今卻是二手車電商競爭的焦點,在二手車交易平臺的基礎上,再順勢創造出汽車金融平臺和售后服務體系,這不僅可以搭建垂直領域的大數據平臺,還可以影響上下游的產業鏈。
一些同行和上下游公司如平安好車、第1車網、第1車貸、瓜子二手車、優信拍、車易拍等公司都在籌劃或已經推出車貸、融資租賃等產品,透露出影響并操控行業的野心。
為什么二手車金融會先于新車成熟?
2015年,中國的乘用新車銷量是2114.63萬輛,同比上漲7.3%,而二手車實際銷量是941.71萬輛,同比微升2.32%,相比美國二手車銷量是新車三倍恰成反比。
據德勤出具的《2015中國汽車金融白皮書》,中國汽車金融消費的滲透率只有20%,但這是僅指新車而言,二手車金融連1%都談不到,而美國則高達85%以上,差距就是機會,所以車易拍的融資租賃,優信拍的付一半購車,平安好車的好車貸等產品才會應運而生。
中國的新車金融控制在汽車廠商和傳統銀行手中,強如阿里、易車、汽車之家也只能在某些品牌和車型上先作突破,雖說玩得熱火朝天,但對傳統渠道的撼動畢竟有限,而二手車交易本就分散在孤立的黃牛手中,所以就是要建立越過這個群體的交易平臺,但這個計劃依賴售后體系的完善。
這是傳統銀行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因為銀行沒有渠道也沒有手段了解二手車黃牛們的流水及交易情況,但類似人人車之類的平臺掌握著所有交易數據,就能對每個終端做有效風控,這是垂直電商平臺的特有優勢。
浪費高穿透力場景是暴殄天物
兩年之內,中國二手車交易量破千萬是指顧間事,別說汽車金融的滲透率達到美國的85%,就是突破20%金額就極為可觀,而且可能開掘更多的消費場景。
美國最大二手車公司Carmax自2000年以來一直保持著年均14%的高增長,單車利潤遠高于分散的小經銷商,它的年度總利潤就有24%來自金融和保險,而拉動這一收入的正是Carmax推出的延保服務,有延保的客戶成單時間也遠小于沒有延保的客戶。
消滅黃牛就是因為中國的二手車市場太復雜、太混亂,用戶買到事故車、翻新車的概率很高,所以二手車平臺在支付之后拼交付環節才是核心競爭力,要確保交到用戶的手里的是一輛完美的二手車,這對于提升交易體驗有重大意義,而推動這種場景延伸和衍生服務,金融的串連作用不可替代。
今天不努力,明天就為BAT打工
BAT圖謀汽車行業已非一日,百度步谷歌后塵在研發無人車,北京五環的路試已經做到時速100公里,而人車互聯的EMO解決方案Carlife也基本成型,如果像蘋果的Carplay一樣得到整車廠商的支持,就有可能縱向切入汽車行業。
騰訊投資了一大批出行和生活服務類的創新公司,觸角遍布各個領域,一旦某個領域的風口成熟,騰訊就能依仗社交傳播及快速復制的優勢,迅速顛覆。
阿里拆分出的螞蟻金服估值高達600億美元,依托淘系業務覆蓋了大部分線上場景,正拼命向高頻線下場景滲透,車秒貸就是攻略汽車金融的工具之一。
由于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控制了PC和APP的支付場景,向車貸等金融業務過渡可謂順理成章,新車或二手車公司如果背靠這些大平臺,變身他們的線下入口,可能會有暫時的收獲,但從長遠看不過是為后者打工。
那些想打通上下游產業鏈的新車及二手車公司就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縱向整合。當然,二手車金融的成功還要解決三個問題:
1、如何用大數據控制壞賬
汽車金融之所以無法滲透傳統的二手車銷售體系,金融機構也不愿意放款,主要是大經銷商太少,車輛估值標準不健全,對夫妻店式的黃牛難以做信用的量化評估,而二手車平臺的大數據正好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人人車這樣的平臺雖然提升了交易的真實性,但在中國的商業環境下仍可能有壞賬,這就要分別解決。
首先,二手車平臺所掌握的垂直數據有時并不能直接反映交易雙方的資信情況,因此如何運用銀行的大數據以及芝麻信用這樣的業外數據,很考驗二手車公司的整合力。此外,利用信貸資產證券化的ABS公司是另一個有效辦法,如果能把車貸未來的應收款打包賣給這類證券公司,就等于稀釋了風險。
2、如何撬動小城市的需求
中國的一線城市仍然以新車為主,加之限牌限行政策日益常態化,大多數互聯網二手車公司都把主打市場轉移到三四五線城市,這些鄉鎮市場孤立而分散,原有的汽車金融無法觸及,銷售和服務體系不規范,消費者的獲知渠道匱乏且單一,但也只有這種信息不對稱的市場才能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的公信力。
可以想象,二手車將是阿里和京東掀起電商下鄉浪潮之后又一個即將暴發的場景。
3、誰會成為主導者
如今的二手車市場已經擠入了太多的玩家,大家不約而同發現了金融服務的重要意義,誰能熟練收集和運用大數據,誰能先擴大規模,誰能先獲得金融機構的支持,誰的信用體系先行搭建完成,誰就會是勝利者。華爾街有句名言:失敗源于資本不足和智慧不足,這話對所有商業模式都成立,二手車金融當然亦不例外。
作者:蟲二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