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總經理、微信紅包設計師吳毅離職,轉奔分期樂做“打工皇帝”?創投
5月4日下午消息,騰訊宣布,微信支付總經理吳毅因個人原因將離職,原微信產品部副總經理張穎已被任命為微信支付新任總經理。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微信支付原總經理吳毅離職后,吳毅將轉赴分期樂,任職分期樂集團總裁,負責公司全面管理。分期樂創始人肖文杰仍任董事長。肖文杰此前曾是騰訊財付通的產品總監,初創團隊基本也都來自于騰訊。
晚間,分期樂方面向虎嗅確認了吳毅加盟的消息,給到的資料顯示,當前分期樂注冊用戶突破800萬,業務覆蓋了全國31個省市和地區;2015年,分期樂全年銷售額突破100億人民幣。
微信紅包的總設計師吳毅離職
微信支付總經理吳毅(圖片來自網絡)
公開資料顯示,吳毅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于2007年加入騰訊,曾任騰訊財付通產品總監,后帶團隊做微信支付,隨后微信支付宣布獨立,吳毅也帶著一部分財付通團隊成員加入到微信,在微信支付期間曾任微信紅包開發負責人。微信紅包在用戶中有很高的使用率,吳毅將它稱為“鯉魚塘效應”:就像在魚塘里面扔下魚食,鯉魚們一窩蜂扎過來搶。
2014年5月騰訊組建微信事業群,吳毅任微信事業群副總經理。進入2015年后吳毅更多以微信支付總經理的身份出席各種公開場合。對于微信生態的策略,吳毅強調微信支付的連接能力。他在2015年某O2O產業峰會上曾表示,微信提供了很多基礎的連接能力,包括微信消息和微信支付,包括卡券。微信提供這些連接能力,由第三方的開發商、服務商來打造各行各業的服務,而微信做低門檻、自主化、普及化,讓微信支付申請的門檻越來越低,開放的門檻越來越低。最終所有的東西都在微信的開發平臺上支持,并且微信把這些指出普及化。
與極致開放策略相對應的是人畜無害的定位。吳毅稱,微信支付不會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微信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僅是聊天工具,已經變成了一個移動ID,因為大家在任何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微信,微信已經代表了你在互聯網上的身份證,通過移動ID,通過微信支付公眾號,微信可以把用戶和商鋪連接在一起。
騰訊曾表示微信支付的龐大交易量也給騰訊帶來了較大的成本負擔。在吳毅離職前的今年2月,微信支付團隊宣布自3月1日起,每人累計享有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超出額度后按提現金額的0.1%收取手續費,單筆手續費小于0.1元,按照0.1元收取。對于微信提現收費,騰訊公司CEO馬化騰表示,基于微信支付的每一筆交易,只要從銀行卡扣款,不論金額大小,銀行都要向微信支付收取交易手續費。隨著微信支付用戶量和交易量逐步升高,成本壓力也越來越大,一個月付給銀行成本超3億。
繼任者張穎曾負責微信整體商業化發展
原微信產品部副總經理張穎(圖片來自網絡)
張穎于2002年加入騰訊,曾負責過QQ音樂部,騰訊視頻部及QQ會員產品部等公司重要業務。自2014年5月起,擔任微信事業群高級執行副總裁助理,并負責微信整體商業化發展;2016年4月起,擔任微信支付總經理,全面負責微信支付業務整體管理工作。
對于微信支付,張穎在2013年11月18日“微信·公眾”合作伙伴溝通會上曾表示,微信支付最大的價值在于,移動互聯網中用戶喜歡更深度的服務,商家跟用戶進行更深度的連接,當用戶喜歡你的商品,我們會啟動點對點的分享能力和朋友圈的分享能力,讓用戶把他喜歡的商品在里面進行傳播。支付不止是支付,是支付行為帶來消息觸達,社交網絡扭轉和用戶的深度關懷,這是我們所理解的微信支付。
巧合的是有媒體近日稱微信支付在移動支付競爭中后撤
微信支付是支付寶在移動支付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巧合的是,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騰訊在移動支付大戰中后撤”,暗示微信支付不敵支付寶。對此,微信支付團隊回應稱,該文章所述內容與事實不符。
目前微信支付綁卡用戶數已超過3億,線下門店接入微信支付總數超過30萬家。去年年底微信支付向境外商家開放跨境支付能力。數據顯示,微信跨境支付今年“五一”期間的日均交易筆數是春節的2倍。
作者:網事風云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