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私有化道路上走著的互聯網公司們自媒體
什么是私有化?講的簡單一點,就是說這家公司的大股東把股份從小股東手里全部買回來了。目的就一個——退市。
聚美優品私有化引爭議
在紐交所上市不到兩年,聚美優品就宣告結束了這段不算那么順心的旅程。如果用創始人陳歐的話來講,其價值被嚴重低估。北京時間2月18日凌晨,聚美優品收到來自公司CEO陳歐、紅杉資本等遞交的私有化申請,準備以每ADS7美元的價格進行私有化。7美元是什么概念?2014年聚美優品在美國上市是的發行價是22美元,這不到三分之一的私有化價格,小股東們的怒氣值已經爆表,公司大樓前靜坐表抗議,正摩拳擦掌準備討回公道。
2014年5月,聚美優品在美上市,以每股22美元的價格發行了1110萬股,截至當日收盤,最高價達28.28美元。此后更是一路看漲,在2014年8月出現最高價位,接近40美元。因2014下半年的假貨風波,聚美優品在震蕩中一路下行,狂跌近4個月。2015年1月15日卻跌至12.15美元,短短四個月市值縮水至17.6億美元,蒸發了三分之二。
私有化就真的可以拯救現在的聚美嗎?那些留存的“歷史問題”得到解決了嗎?在假貨風波之后,聚美雖也對平臺業務進行了整理,采取直營方式進行銷售,也開通了保稅區直購平臺,但所表現出來的利潤率卻都在明確的告訴著我們:聚美不再擁有往日的風光。
奇虎360私有化還在進行中
在2015年底確定私有化資金后,360的私有化迎來最關鍵時刻——今年3月份,360的私有化資金將全部到位,然后 360將進入到走退市流程階段,最快會在3個月內完成退市。
360私有化回歸中國,和很多中概股公司的私有化是很不相同的,不管從股價上,還是利潤上,360都好的多,其實融資愿望并不強烈。而真正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國家安全原因,本屆政府把國家安全上升到了很高的高度,成立了國家安全委員會,其中網絡安全就是最重要一環。
據悉,目前投資人已收到360發出的要求打款的文件。在360的規劃中,未來是先拆VIE,然后在2016年末調整結構借殼上市,并在2017年3月通過A股審批,完成股權交割。
優酷土豆私有化協議獲批
3月14日,優酷土豆股東投票批準了去年11月達成的私有化協議。該協議在股東大會上獲批通過后,阿里巴巴終于接近將優酷土豆正式收入囊中的時間點。對諸多優酷員工來說,此次收購獲批通過,因早已沒有懸念而缺乏新關注點。一位業內人士此前曾向記者評述,阿里巴巴及其支持者已擁有超過60%股權,批準合并毫無難度。
3月14日,優酷土豆在SEC發布公告稱,公司已于當天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股東投票通過了此前公布的并購協議。上述公告稱總計99.8%的A類股和B類股持股股東,投票同意授權和批準并購協議。此次并購,阿里巴巴需為優酷土豆支付超過45億美金,此前阿里巴巴已斥資12億美元入股優酷土豆。
從并購案敲定到阿里巴巴首次入股優酷土豆恰好兩年時間。從阿里巴巴給出的收購報價看,優酷土豆更便宜了:從每股30.5美元收購價降為27.60美元。彼時多位知情人士向媒體爆料:多家巨頭向優酷土豆拋橄欖枝,而阿里巴巴也的確試圖全資收購優酷土豆,奈何后者當時希望能夠保持獨立性。
陌陌私有化 投入阿里系
早在2015年底,網上就公布過陌陌私有化路線圖,陌陌需要在2016年完成退市,并在2017年完成借殼上市或IPO,也可能是登陸戰略新興板。
3月網絡上突然爆出一則消息,阿里巴巴將要收購陌陌。稱阿里巴巴收購在美國上市的陌陌已經進入收尾階段,信息將在4月初公布。消息一出,陌陌公司的人員就開始了各種被輪番轟炸,得到的答案卻統一稱:內部并不知情。其實陌陌早于2014年12月就已經在納斯達克交易上市了,股票代碼$MOMO,而上市之前的B輪、C輪投資,阿里巴巴都是投資方,并且以20%的總持股比例成為其最大的機構股東。
所謂風吹必有草動,阿里和陌陌的“交情”淵源頗深,今年2月,陌陌公司宣布任命阿里巴巴集團副董事長蔡崇信為公司董事,聯想到2015年6月唐巖提交的陌陌私有化收購要約,不由得讓人感嘆這個消息的放出,有可能代表著陌陌私有化進程已經在加速了,并且有可能得到了阿里的支持。
阿里巴巴在社交方面一直是短板,在互聯網社交大戰爭,早期的阿里旺旺,后來的來往、釘釘都已失敗告終,這也理所當然成為阿里集團馬云先生的一塊心病,最近陌陌在微信打壓下步履維艱,網傳二者將牽手合作與微信對抗。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于是乎“阿里和陌陌牽手走到了一起,這也順理成章,愿阿里和陌陌有情人終成眷屬!”
結束語
通常來說,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前提條件有兩個:
一是因股票價格過低,市場估值偏低,而公司的大股東和管理層卻對公司的長期發展看好,從而使得控股股東認為把上市公司變為私有公司更有利于其長期發展。
二是大股東與上市公司存在關聯或同業競爭,并且股權關系相對簡單,大股東有絕對控股的地位,實施私有化可為資本運作提供足夠的空間。
雖說國內股市最近不怎么景氣,不過從同業表現來看,的確還是比在美國股市的中概股們要發展更好的。所以這些中概股們在私有化之后,很有可能就走上“回歸A股”之路。在中概股們紛紛海歸回國之時,我們也許會疑惑,為什么當初要去美國上市?其實上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融資和更好的發展,也包括擴大海外業務,提升自身形象。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