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萬強牽頭的小米影業 會成為樂視影業的勁敵嗎?自媒體
在離開小米1年多之后,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黎萬強昨日發微博稱,結束閉關,正式回歸,并主要將負責未來小米在市場和小米影業的事務。黎萬強稱小米影業是小米新成立的子公司,目前正在籌備階段。
黎萬強回歸固然是個大新聞,但小米影業恐怕更受人關注,在樂視、BAT等巨頭紛紛投身電影市場之后,小米這個準巨頭也宣布入場,憑借對互聯網思維的深厚理解,勢必會成為影視行業新的變數。
那么,小米影業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小米在入場之前有何布局?
要揭開小米影業的面紗,不得不提一下小米的另一塊業務——小米互娛。資料顯示,小米互娛來自于米聊和北京瓦力網絡科技公司合并而成(后者是雷軍天使投資),該部門主營游戲、影視兩大主干業務。也就是說,在互娛成立的幾年前,小米就有進軍影視行業的計劃,只是小米互娛目前的主要成就在游戲,所以被大家忽略。
小米為什么要進軍影視行業?
答案很明顯,首先是補齊內容短板。去年下半年,小米將新浪總編輯陳彤招致麾下,開始了對小米電視、小米盒子內容的大力擴充,投資了包括愛奇藝、優酷土豆、華策影視等內容公司,在內容數量上擴充至44萬小時,號稱超過了樂視。
另一方面,電影正在被互聯網改造,產業正在迅猛發展,電影票房一路高歌,動輒破十億,2015年票房突破400億,影視行業并購資本達2000億,其衍生產品造就了一個千億市場。樂視、BAT已經紛紛入場,加上新美大,這是一個人人都想撈一把的金礦。
小米影業會怎么操作?
我們先來看看此前小米在影視市場有哪些動作:
·2015年10月,小米的一次發布會上插播了電影《前任 2:備胎反擊戰》的發布會,其目的是為了宣布小米和《前任 2》的一家制作方華誼兄弟一起共同投資了另一家制作方新圣堂影業。
新圣堂影業的前身是圣堂工作室,由《前任攻略》的導演田羽生在 2005 年的時候成立。圣堂工作室是一個編劇團隊,曾經創作過的作品包括 2014 年的《前任攻略》以及 2010 年的《人在囧途》。
·2015年11月,在北京電影學院學院劇本金字獎的頒獎典禮上,小米公司副總裁尚進與文學系主任、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院長黃丹教授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全面支持學院劇本研發、短片攝制。其意圖是試圖發掘原始IP而不是購買成熟IP。
·與此同時,在此次發布會的新聞稿里面也首次提及,由尚雯婕運作的年輕偶像藝人經紀公司BG Fashion黑金時尚被列入是小米互娛旗下,黑金時尚的業務主要是挖掘年輕有實力的偶像,采用做產品的思路包裝藝人,加入市場調研、營銷策略和產品規劃等互聯網公司的手段。
·陳彤負責的內容團隊十億美金投資愛奇藝、優酷土豆、華策影視等公司...
總結下來,小米影業的業務將非常廣泛,涉及上游的藝人培養、影視制作、內容投資等等。這和小米互娛在游戲方面的策略類似,在過去一年里,小米互娛總計投資了16家互聯網相關的企業,大部分是游戲相關的產業。
而在發行方面,同樣會借鑒小米互娛在游戲方面的經驗,采用MIUI的渠道,在小米生活、應用商店、視頻應用里面都會置入,終端則包括小米手機、平板、電視和盒子。
可以說,小米影業將會是一盤非常大的棋。而這一做法并不陌生,目前這一做法運作最嫻熟的莫過于樂視影業。
小米影業對標樂視影業
樂視影業成立于2011年,在2013年和2014年先后融資2億、3.4億元,并且并購了業績卓著的花兒影視(人們熟知的《甄嬛傳》、《羋月傳》等都是由花兒影視制作)。樂視影業還吸引了光線影業前總裁張昭擔任CEO,拉來張藝謀做藝術總監,簽下了陸川、徐克等著名導演。
在內容上大膽的投入讓樂視影業獲得了豐厚的回報,除了《甄嬛傳》,還包括《小時代》系列、《老男孩》、《熊出沒》、《太平輪》等高票房電影,在2014年其投資發行的影片票房收入占全國總票房11%,排在光線和博納之后位列第三,超過了華誼和萬達。如今的樂視影業估值已經高達數百億元,并準備并入樂視網。
從目前來看,小米影業在內容上的投資主要在陳彤手里的十億美金,大多花在為了充實小米電視的內容上,和樂視影業在人氣IP的發掘上差了不少。不過隨著黎萬強高調開啟小米影業的業務以及前期的一些動作來看,小米打算深度參與影視內容早期制作以及后期發行上,再加上小米電視和樂視電視的目標都是進軍客廳娛樂,樂視甚至試圖在樂視電視上進行點映(雖然沒有成功),小米影業會不會成為樂視影業未來強勁的對手,令人拭目以待。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