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穩過冬遇挑戰 P2P年底跑路潮已至?金融
雖然11月份還剩4天,但據網貸315統計,本月已有74家P2P平臺出現跑路、失聯、提現困難、網站無法打開等問題,相較10月份51家問題平臺,上漲45.1%。P2P平臺年底跑路潮初現。
新老平臺問題同時爆發
周三,正式上線不到3個月的山東平臺鑫利源發布奇葩“跑路公告”,公告內容為兩張空蕩蕩的辦公室照片。10月1日,鑫利源曾發布清盤公告,稱“由于本人運營思路出現問題,導致股東撤資,且線下業務產生壞賬,加之前一段時間遭人惡意舉報”,因此決定清盤,所有的提現于10.31日之前處理。
諷刺的是,自8月3日正式上線以來,鑫利源只發布了兩篇公告,一篇清盤,一篇跑路,這與它曾經宣稱的“會用良心去做平臺,只跑步,不跑路”口號明顯背離。
而新京報記者在日照市金融辦采訪中得到的回復是:“P2P網貸平臺從國家到地方主要由銀監部門來負責,地方金融辦對P2P機構并沒有監管能力。”
不僅是新平臺出現問題,本周二,成立于2012年的武漢財富基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由于無法實現正常銷售導致資金短缺,造成財富基石推介的基金等產品可能無法按期兌付。據了解,該公司成立于2012年,被業內譽為華中地區最大的民營財富管理公司,主要提供P2P、眾籌、類固定收益、保險、定存寶等金融產品的推介和資產配置服務。截止7月底,該平臺累計交易金額超過10億元,投資人數達6萬多位。
周三傍晚,運營近3年的平臺友友貸在官方網站發布通告稱,由于借款人未能及時回款,導致公司資金鏈緊張。公告顯示,平臺將通過大股東自籌資金、待還標提前回款、增資方洽談、投資人余額轉股、轉讓的方式來解決暫時遇到的困難,平穩過冬。
此外,寧波在10月爆出眾銀財富老板卷走上億資金失聯后,本月又爆出另一家互聯網金融平臺融信財富董事長失聯,同時消失的還有1000多萬債券和5000多萬現金。
同質化競爭導致問題平臺不分新老
2015年,剛褪去“野蠻生長”標簽的P2P行業,又風風火火進入了“洗牌期”,并購、轉型事件層出不窮,跑路、運營困難等負面消息也增多。網貸315數據顯示,第3季度P2P行業問題平臺達248家,問題平臺下降速度緩慢。
目前,網貸行業監管政策雖未落地,但監管趨緊的趨勢不變,在政策監管壓力下,部分運營違規平臺加速跑路步伐。同時P2P平臺總數高,新增平臺其“業務運作不成熟及其可能存在的不正當的創建目的,甚至部分平臺自身涉及自融、缺乏真實的業務、安全性差、風控能力較弱”,因此出現問題的概率更大。
除去運營者惡意、新平臺不成熟,一些成立早、資歷深的老平臺也在歲末爆出運營問題。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網貸315首席學術顧問鄧建鵬認為:“中國的P2P平臺數量高達三千多家,彼此間競爭激烈異常,其中許多網貸平臺的業務模式近似,呈同質化競爭,真正有競爭優勢的網貸平臺并不多,因此,就算有的網貸平臺運營時間較長,但由于在資產端方面沒有什么優勢,成本或壞賬長期居高不下,在接下來的兩三年,將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網貸平臺倒下。”
除此之外,近年實體經濟一直承下行狀況,借款企業經營環境較差,對還款有很大的影響。而年底往往不少借款到了集中還款的時間,平臺承兌壓力增大。
建議
如何讓自己的投資資金安全過冬?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網貸315首席學術顧問鄧建鵬給出如下建議:
一、盡量選擇背景、實力雄厚的網貸平臺(如國企、銀行或上市公司),這種平臺雖然提供的年化收益率不高,但是其資產端一般比較優質、風險可控,并且其所依據的大機構有較大公信力,通常不會較易跑路。
二、盡量選擇借款人信息高度透明的網貸平臺,那些借款人信息詳細且透明的(平臺能出具借款人的姓名、住址、聯系方式、照片、具體資金使用用途等),表明比較規范。當前一些網貸平臺存在自融現象,使得風險高度集中于平臺,與網貸風險分散的本質背離,并且已然觸犯了《刑法》與相關司法解釋,行走于法律風險的邊緣。
三、盡量避免借款人信息高度雷同或高度類似或模糊不清的網貸平臺(比如幾乎所有借款項目信息僅提供“某企業周轉借款”之類),這種平臺可能存在自融甚至集資詐騙,風險巨大。
四、年關將至,易發風險,投資人盡可能將資金投至三到四個可靠的網貸平臺。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