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的懶惰員工?專欄
懶惰的員工,幾乎每一個企業都有,如何引導這些員工重回正途對于管理者來說的確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如果為了防止個別員工的懶惰行為而一味嚴格管理制度,不斷加重對此類行為的懲罰力度,很容易將所有員工都置于不信任的地位上去,從而使那些努力工作的員工產生心理上的壓力和委屈;如果對偷懶行為聽之任之,而不去處理,又會降低管理者的威信,而且容易使偷懶行為不斷蔓延,直至真的無法收拾。
既然加大懲罰力度,殺雞給猴看不行;聽之任之,不作處理也不行,那么到底如何應對員工的偷懶問題呢? 關鍵是要對“癥”下藥。
員工的懶惰問題主要表現為不干事或干事效率低下,但從來都沒有無緣無故的懶人,一般來說,員工的不干事或少干事可以概括為幾種情況,一是不會干;二是不敢干;三是不愿干;四是干不了;五是不能干。
不會干員工對所要干的事情缺乏最起碼的認知,根本無從下手。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來自于兩個方面,首先可能是員工基本素質較低,不能勝任所干工作;其次可能是安排工作的管理人員對員工的專業及特長把握不準確,從而使員工對所接手的工作無從下手。這就要求我們的管理人員以及相關部門在進行崗位設計和人員定位的時候,一定要從源頭開始把控,堅持“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的原則,同時要采取各種方式積極引導、幫助這些員工。
不敢干員工對所要干的事情存在某種顧慮,不敢放手去干。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一可能是員工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二可能是因為企業內部責、權配置相對模糊,員工害怕自己承擔責任或因所干工作而得罪其他人。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必須理順企業內部的權責關系,同時企業管理者也要采取各種方式增強員工的自信心、提高員工的基本素質與工作能力。
不愿干員工雖然對所要做的工作比較熟悉,但由于某方面的原因而不愿意去干。產生這種情況最主要的一點是員工在心理上對公司、領導或其它員工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滿情緒,從而出現行為上的消極怠工。針對此類問題,管理者一定要積極與員工的進行溝通與交流,了解員工不良情緒和消極思想的根源。
如果確定是員工自身之外的不合理因素造成了員工的不滿情緒,一定要想方設法排除這些因素,以免消極影響進一步擴大;如因員工誤解,也要向員工說明真相,消除員工的誤會,使其放下包袱,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中去。
干不了員工所面對的事情是違反道義、法律、法規或常理的,在意識到這一點后,員工拒絕執行。這種情況在許多企業中經常出現,如經理要求會計做假帳以偷稅漏稅;為了企業效益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原材料;為了節約成本要求員工違規操作等等。出現這類問題不僅不能責備和懲罰員工,而是要對員工的這種認真負責的態度進行表揚和獎勵,同時作為企業的領導人、管理者要從根本上檢討自己,否則企業向前發展的道路會被徹底堵死。
不能干其實,在管理過程中所出現的管理問題大都來自于管理者本身,發生問題后一味責怪員工是于事無補的。作為管理者應對管理問題的正確態度是:要在透過現象分析問題本質的同時,經常檢討自己,因為在企業內部,管理者的影響是遠遠超過普通員工的。
借智圖媒體微信號:jiezhisz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