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搶在iPhone前面,國產機的壓力觸控會怎么玩?自媒體
作者:新媒體磚家/砍柴網
今年9月,隨著iPhone6s的發布,iPhone6s上搭載的3D Touch觸控技術又成為了業內關注的焦點。所謂的3D Touch實際上就是手機上的壓力觸控技術,屏幕可感應不同的感壓力度進行各種更新鮮的交互。
雖說iPhone6s發布之后壓力觸控技術才進入人們的視野,但壓力觸控技術早在國產手機上就已經得到了應用。第一款安卓壓力觸控手機來自于中興,今年7月,中興發布的AXON天機mini上就已經支持壓力觸控技術,而且隨后在Mate S上,壓力觸控技術也得到了應用。直到9月iPhone6s發布,蘋果的壓力觸控技術才得到了應用。
這一現象其實非常值得注意,因為這是國產手機首次搶先推出在iPhone上得到運用的核心創新功能,背后的意義值得深挖。
同樣是壓力觸控:國產手機有啥不同
蘋果和中興、華為的壓力觸控技術其實大同小異,從原理來講,都是手指透過感應壓力的產生和改變,從而實現電學資料的變化,再透過電學資料而產生指令,最后達到壓力而間接實現指令的過程。
但從具體功能的實現來看,國產手機與蘋果的iPhone6s還是有所不同。
蘋果的3D Touch更多充當“右鍵功能”,輕按“應用”出現快速導航,輕按“郵件”“信息”就能預覽內容,而且新浪微博、Facebook、Instagram等知名應用也將在iPhone6S正式發售之后適配3D Touch。
Mate S更像是細小應用的優化,依靠輕壓屏幕可以實現圖片局部放大,按壓屏幕邊緣快速啟動指定應用,以及充當電子秤等功能。
而中興的AXON天機mini提供給數字和壓力相結合的二維密碼,增加了輕重壓力的密碼設置,四位數的簡單密碼的安全性瞬間提升至16倍,即使旁人在旁邊看到了密碼數字,也無法知曉具體的壓力層級。在交互方面,AXON天機mini重按快捷菜單是從桌面直達app內部,重按通知欄則是能從任意界面直接回到桌面第一屏。
雖然原理大致相同,但相比而言,AXON天機mini的壓力觸控技術更加具有功能創新的意義,在UI交互上做出了更多不同的探索。
功能性只是起步:生態才是關鍵重點
中興搶先在蘋果面前使用了壓力觸控技術,而新技術的運用還是要靠生態整合才能全面推進。
以指紋識別技術為例,安卓陣營的摩托羅拉其實早在2011年就已經在自己的旗艦機上使用了指紋解鎖,但2015年年初,安卓陣營的老大哥三星S5才搭載上劃擦式的指紋識別技術,而且相比于iPhone5S按壓式,在體驗上相差甚遠。直至今年,安卓陣營才在指紋識別技術上逐漸與iPhone追平了差距。但是,在支付寶支付和應用解鎖等關鍵功能上,安卓陣營依舊缺乏相關的成熟解決方案。
所以說,技術固然重要,生態更要跟上。按照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面對IT時報采訪時的說法,“雖然都采用了壓力觸控技術,但因生態的不同,終端體驗的差異會很明顯。”
中興方面其實認識到了這一點,并且已經流露出構建生態鏈的意愿,按照中興的產品規劃,未來或將壓力觸控核心技術廠商納入到中興序列,并將與第三方軟件廠商建立戰略級合作。
2015年中興分析師大會上,曾學忠提出智能手機將連接一切,與互聯網汽車、智能家居等建立緊密的功能連接,而壓力觸控技術或將借助中興的力量拓展到智能家居等產業中。這種宏大的布局相比蘋果目前只在產品層面運用來,顯得更加前瞻而且具有生態意義??梢哉f,中興一步搶占先機,步步搶占先機。
中興、蘋果、華為等先后進入壓力觸控,證明該技術市場前景被看好,或許將因此改寫智能產品觸控產業的格局。
搶占先機的背后:技術革命才是王道
其實中興在蘋果之前推出壓力觸控技術,這是國產手機首次搶先推出在iPhone上得到運用的核心創新功能。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技術點,卻非常值得我們研究。
中興已經搶先一步。因為在2013年蘋果推出指紋識別之時,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廠商可以做到蘋果指紋識別的體驗。但今天在蘋果推出壓力觸控之時,國產手機已經做到局部領先。這正是說明了一個問題:國產手機在核心技術上越來越呈現出強勢的特點。
中興搶占壓力觸控技術的先機,這說明中興在創新科技方面具有前瞻性,借助其強大的產業鏈資源整合能力、全球化布局、以及精于技術研發的雄厚實力,可以最快將“黑科技”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科技成果并迅速應用到其產品序列中。
這種強大的技術研發和運用能力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非常重要。國產手機的競爭其實看的還是后勁???a href="http://news.www.gequge.com/marketing/" target="_blank">營銷炒作在短時間內可以吸引眼球,但從長期來看,唯有技術革命才能真正在產品層面上征服消費者。
手機市場的競爭還在變得日益激烈,在這個市場中我們看多了各領風騷兩三年的案例,但正是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蘋果、三星這樣的國際廠商卻長期立于不敗之地。國產手機缺乏正是這樣的氣魄。
今天中興在壓力觸控技術上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國產手機在核心技術領域上同樣具有自己獨特的思考。不跟風,不炒作,這種專心做好手機的精神值得其他國產手機學習。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