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民日報到央視,周鴻祎葫蘆里賣的什么藥?自媒體
老周周鴻祎最近風頭有點大,剛在央視參加《開講了》沒幾期引發大討論,前幾天又在人民日報頭版發表了《別捆住“雙創”手腳》的署名文章,一周之內連續在人民日報和央視兩大門面級的媒體上面露面,作為企業家來說,算得上是人生小巔峰了。但是,結合這段時間老周的表現,一改以往頗具爭議性的行事風格,次次都非常正能量,亮相的節目和話題頻頻圍繞創業展開,這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就我看來,除了多平臺為360品牌背書之外,還有兩大原因。
鼓吹創業的同時也需要理性的創業指導
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么現在政府站臺背書的鼓吹創業,難道現在互聯網行業的水還不夠混嗎?有人說,現在搞創業的,99%的項目最后都會死,只有1%的人能夠成功,為什么要投入這么多的人力物力資源去制造99%的炮灰?排除國家對創業拉動就業,進行產業升級,提高經濟增長率等等宏大的期許,其實創業給年輕人、創業者們帶來最大的好處就存在于它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里。
左志堅老師之前寫了一篇《創業是中國社會最后的階層上升通道》。魏武揮老師為了呼應,隨后也寫了一篇《我們依然要鼓吹創業》,兩篇文章的主要觀點都認為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通道,即互聯網創業,是一個純粹市場化,起點也很公平的嶄新階級上升通道,我深以為然。因為80后,90后,剛好處于中國人口紅利釋放完全,艱難轉型的階段。在傳統經濟領域,利益格局很難撼動,階級流動通道收窄,而互聯網+讓增量改革擁有了巨大空間,未來各個領域的創業紅利將持續釋放。
所以李克強總理一直鼓勵大家創業,要把創新擺在國家戰略的核心位置,尤其要靠改革創新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政府帶頭鼓吹創業,一方面是加快經濟轉型發展,一方面,也為年輕精英向上流動制造機會。
在創業氛圍日益火熱的同時,需要有理性的聲音。周鴻祎本人就是創業紅利的受益者,作為互聯網創業的先鋒軍,他是第一批經由創業的途徑真刀真槍打拼出現在地位的大佬。他深知支持創業的好處,也深知創業的艱難和市場的殘酷。在鼓吹創業的同時,需要有一個像周鴻祎這樣身經百戰的創業先鋒來對創業者們做出理性的指導。
老周恰好在適當的時間,成為適當的人選代表。一方面,他自己就是創業出身,經驗足,可以現身說法,一方面,他又是一名投資人,從投資人的身份對創業者提供建議,更有說服力。從現在看來,老周這個理性導師還是做的比較到位的,不僅從資金、經驗上為創業者提供幫助,這次還在人民日報呼吁別捆住雙創手腳,為了千萬創業者的創業環境變好而奔走。
需要回歸創業初心的360團隊
不光是中國未來改革紅利的釋放寄托在想要改變自己人生的年輕創業者身上,可能360的未來也要依靠新的業務增長點。在移動互聯網的戰局中,360和BAT小伙伴們相比,腳步有些滯后,現有業務沒有突破,競爭者隊伍卻日益壯大。
首先是PC端全線產品接近飽和,增長遇到瓶頸,而寄予厚望的搜索份額一直無法更進一步。在搜索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財力之后,大本營安全領域被百度衛士、騰訊管家、獵豹移動搶奪去了不少機會。其次是移動端增長突破難。360進入手機行業,目前也是在起步階段,這塊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移動搜索方面,遭遇百度、搜狗和阿里UC的多方狙擊。這樣看來,360在之前的市場競爭中樹敵太多,現在要面對來自百度系、騰訊系、金山系的圍攻,壓力不小。
是以,360需要呼喚創業時的狼性精神,尋找到手機端的新的增長點來尋求突破。360現在也通過拓展新業務來實現“創新”,奇酷手機、行車記錄儀、兒童衛士、智能攝像頭這樣的硬件產品也都在市場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開講了》中,周鴻祎一直強調創業精神、創業狀態,有一段話我記得很清楚,大概是說:“不管你多么有創業的熱情和激情,它的成功率不會因為我們的激情高了,成功率會提升。創業永遠是一個九死一生的事情,你每看到一個成功的公司,在它榮耀的前面背后一定躺了100家不成功的公司,而且這不成功的公司呢,它那些創始人也一樣的和你勤奮,和你一樣的聰明,和你一樣的刻苦。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創業,如果你把創業理解成是一種心態,創業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態呢,就是你在不斷地學習創業,然后你內心有一個創業的夢想,你希望自己出來做事情,不是為了五斗米折腰,你是希望能夠做一些對其他人,對別人有價值的產品。”
也許,這就是周鴻祎在談創業想要表達的自我情懷,永遠做一個斗士,用全部的激情和力量去拼一個成功。
【每篇覆蓋100萬人的科技評論,微博@互聯網分析師于斌,微信個人號117821818,訂閱號『互聯網分析師于斌 ityubin』】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