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阿里賣萌又坑隊友京東 細數雙11騰訊糊涂賬自媒體
隨著買買買大軍變為樓下集體取快遞大軍,在一片爭議中雙11總算落下帷幕,總體來看阿里刷單業績不錯,蘇寧自嗨的不行,京東吃了啞巴虧,至于騰訊,絕對逃不過賣萌坑隊友的口誅筆伐,在這場阿里系對抗騰訊系的雙11戰場,騰訊的做法值得商榷!
蘇寧+天貓戰斗力爆棚 深度融合力量不容小覷
先看下蘇寧和阿里,自從阿里283億投資蘇寧后,二者的關系從撕逼變為好基友,雙11這么重要的節點,自然也是一致對外,力抗京東。雖然蘇寧還未公布最終成交額,但全網銷售增長358%,天貓旗艦店銷量第三的戰績足已說明天貓+蘇寧組合的戰斗力。此外在被京東一直圍剿的物流問題,蘇寧也是將自己的物流系統與天貓的菜鳥進行對接,聯合作戰。
根據蘇寧的數據,目前全國452萬平物流倉儲,1w個快遞點以及600個城市配送中心,這些也是蘇寧與阿里深度合作的開端。此前雙11錢蘇寧物流已經承接天貓部分小包裝產品的倉儲配送,除了物流對接,在流量上蘇寧也獲益良多,和天貓合作后,蘇寧的天貓旗艦店吸引了客觀的流量,同時憑借天貓+蘇寧的背景,蘇寧在商品采購中的議價能力也將更強,這也是蘇寧發起“平京戰役”打價格戰的底氣。可以看出,阿里對蘇寧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沒有阿里,蘇寧這場“平京戰役”還真心不好打,真心就是親兒子的待遇。
京東+騰訊是盟友非戰友 干兒子不敵親兒子
說完親兒子,再看干兒子,也就是騰訊+京東的組合,自從阿里投資蘇寧后,京東也率先抱上騰訊大腿。外界普遍的呼聲是雙11京東將獲得騰訊大量支持,足以與阿里蘇寧組合一戰。然而事實呢?有支持,但卻遠遠不夠。在京騰計劃中二者的合作是這樣表述的,基于騰訊的社交大數據助力京東商家實現精準營銷,通過在社交傳播中沉淀粉絲,促進更多購買行為,一句話概括就是京東提供平臺,騰訊提供流量,走社交+電商的路子。而在實際資金合作方面,早在去年二者就宣布戰略聯盟,京東獲得騰訊旗下QQ網購和拍拍網的100%權益、物流人員和資產,同時以及易訊的少數股權等。
問題來了,QQ網購和拍拍已經是半死不活的平臺,現在直接甩給京東,這是投資還是包袱,而在雙11前夜,京東卻意外宣布關閉拍拍網,京東也很明白,所謂的實體轉讓給的還是騰訊玩不轉的東西,這和阿里283億入股蘇寧的大力支持天差地別。換而言之,京東能從騰訊處得到的支持也就是流量和入口了。那么來看騰訊的支持有那些:
首先聯合騰訊打造全網最大關注,從11月1開始,京東平臺的38家品牌登錄微信朋友圈廣告,同時騰訊購物的相關的入口直接跳轉京東頁面,并開放微信支付(京東需付費使用),最后最重要的就是開放手機QQ和微信的一級入口,以小紅點進行提示。
乍一看騰訊的支持很全,自家的拳頭產品流量都給了京東,實際呢?騰訊還承接了天貓的廣告……蘇寧的廣告……包括網站大拉頁和APP啟動頁這么重要的位置,但這也無可厚非,畢竟阿里與蘇寧是本家關系,騰訊與京東是同盟關系,至少蘇寧天貓的廣告騰訊是掙到錢了。由此可以看出,京騰計劃所謂的流量支持,騰訊做了,但還是坑了京東,實在配得上賣萌坑隊友的定位。
社交+電商前景受質疑 京東騰訊各自留一手
不論是從京東與天貓的對抗,還是二者陣營的對抗,今年雙11京東輸了,而背后騰訊所謂的“鼎立”支持是立了大功的。表面看是能力問題,背后卻是模式的爭議。蘇寧與天貓的結合是純電商平臺的結合,二者合作可以在流量、物流、線下實體店上有很多延展性。而京東騰訊的延展性則太弱,社交+電商是一種嘗試,這種嘗試放在雙11節點上與天貓蘇寧成熟的電商模式相拼是有風險的,騰訊很強大不缺錢不缺流量,但阿里同樣!在這種勢均力敵的前提下,騰訊能給京東提供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加上拍拍的累贅,反而是拖延了京東的步伐。
再看聯盟本身,京騰的合作更響是強強聯合,各自拿出一部分資源進行新領域的探索。而阿里與蘇寧則是深度綁定,水乳交融,各個方面互相支持。騰訊歷來的電商嘗試往往灰頭土臉,但騰訊仍在做,基于微信平臺的微商是騰訊未來的主力,加上微信支付還是和淘寶+支付寶有得一拼的,這也就是騰訊留的一手,誰能保證未來京東不會成為騰訊微商平臺的競爭對手呢?畢竟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看得到的利益。
雙11一個購物節已經暴露了這種合作的本質,莫要對騰訊+京東組合期待過高,雙方都在背后留一手,只走腎不走心的爆發力輸給天貓就不難理解了。
By:杜大能耐(品途、創業邦、聯商,砍柴、百度百家、今日頭條等平臺專欄作者,微信號:dudanengnai,歡迎學習交流)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