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布局“超級手機”,“萬物互聯”思維或改變大眾生活自媒體
據媒體報道,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和華為聯合舉辦的首屆亞洲創新活動日于11月12日在新加坡開幕。在活動期間,華為終端戰略Marketing部部長邵洋表示,在2020年“超級手機”將問世。這種“超級手機”能夠通過物聯網將大數據、云計算以及數字智能的優勢進行結合,最終達到“萬物互聯,人機合一”的境界。這種“超級手機”給人以有無限的想象空間,也會對各方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超級手機”將蘊藏更多功能,“魔幻手機”或成現實
記得幾年前,有一部電視劇叫《魔幻手機》,講述了一部來自2060年的多功能人工智能手機穿梭時空,與不同時代的人之間發生的故事。在劇中,2060年的手機已經能夠變為人形,并擁有光能充電,時空穿梭、遙控、自衛、重組基因等等先進功能。而華為此次提出的“超級手機”,也在向先進功能的方向發展。
“與生物進化相似,現在的手機將作為‘超級手機’進入生活”。邵洋認為,手機發展有一個12年周期的定律:1995年,摩托羅拉推出了首款功能手機;2007年,蘋果推出了首款智能手機。那么同理可以推算出,智能手機轉變為“超級手機”的革命將于12年之后,也就是2060年出現。在華為的設想中,“超級手機”將會密切關聯物聯網,將各種先進的成果結合起來,而且“超級手機”的智力也會進化,使自己發展成數字智能,讓人與世界互動。這能夠強化甚至轉變人類的認知,使人類進步的更加迅速。
按照這一設想,我們可以大膽預測一下未來“超級手機”的發展趨勢以及它可能會擁有哪些“逆天”的功能。
結合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手機的發展趨勢是智能化、人性化和虛擬化。在智能手機發展突飛猛進的今天,消費者的口味也被培養的愈發挑剔。目前的智能手機已經實現功能的多樣化,那么如果想要滿足市場不斷擴大的需求,下一步就應該將更先進的技術應用于其中。為了實現這一設想,華為已計劃投資6千萬美元用于5G技術的研發,預計將在2020年完成對5G網絡布局。另外,華為還與奔馳、奧迪等汽車廠商共同開發“聯網汽車”。這些設想成熟之后,“超級手機”將通過5G和物聯網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智能化,最后可能達到一種“人機合一”的境界。
然而這還遠遠不夠,因為用戶已經不僅希望手機智能化,還希望它能夠更加人性化。現代人在心理上普遍處于“亞健康”狀態,孤獨和焦慮成為最大問題。而人們對于手機的依賴也比較嚴重,生活中隨處可見低頭擺弄手機的人。目前許多智能手機有類似Siri這樣的語音助手,但人們希望手機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發展。比如可以陪自己說話,執行自己的命令,了解自己的習慣等。像《魔幻手機》中“傻妞”這一角色就是一部可以幻化成人形的手機,它不僅能夠很好地執行機主的命令,更擁有人的情感,這也是用戶所希望的未來手機的發展方向。
另外,手機的虛擬化也是符合用戶需求的。所謂虛擬化,就是指計算元件在虛擬的基礎上而不是真實的基礎上運行,是一個為了簡化管理,優化資源的解決方案。現在流行辦公桌面虛擬化、數據中心虛擬化等。那么智能手機作為熱門的移動端,虛擬化也是大勢所趨。手機虛擬化之于用戶,將為他們帶來更加好的沉浸式體驗,比如Facebook之前推出的360視頻功能。另外,現在虛擬現實技術相當火熱,但主要還是集中在游戲、電影領域,在手機方面,這部分的發展尚處于薄弱狀態。而“超級手機”可能使這一技術在手機領域得到充分的實現,虛擬現實、全息技術等可能會成為人機交互中的關鍵一環。
除了上述可能,“超級手機”還有無限可供想象的空間。也許在將來,它也可以像影視劇中所表現的那樣能夠穿越時空、進行基因重組等。而“超級手機”的設想也將對手機廠商、市場及用戶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智能手機市場飽和,“超級手機”或成行業瓶頸突破口
2015年,是各大手機廠商的“豐收年”,也是手機市場達到高度飽和的一年。在各種品牌的智能手機收獲了利潤與口碑的同時,如何延續就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對各大廠商來說,智能手機向“超級手機”的發展趨勢為其提供了延續的方向。邵洋說:“今年對于華為終端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度過了兩個重要階段:第一是內部焦慮和生存危機,第二是外部信任危機。接下來的工作時要在技術的創新上拿出一個顛覆性的解決方案”。
據互聯網數據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發布的2015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分析報告來看,盡管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銷售量高達9880萬部,但同比下跌了4%,相比上個季度,更是下跌了8%。這種情況使得許多業內人士擔憂。隨著智能手機的愈發普及、性價比提升以及樣式的趨同,會導致市場對于智能手機的需求增長速度放緩及未來手機的發展趨勢逐漸模糊。
在科技領域,創新尤為重要,但是靈感卻是最令人頭痛的話題。“超級手機”為他們提供了現成的方向。比如華為針對“超級手機”已經進行了傳感器、人物識別、人工智能技術、情景平臺、連接技術等一系列的布局。不只是華為,對于所有手機廠商來說,下一個努力的方向應該是將手機向“超級手機”的方向發展。這有利于解決飽和期所帶來的銷量下滑、市場疲軟等諸多問題。
對市場和用戶來說 “超級手機”可以激發市場活力,滿足用戶更高的需求。據互聯網長線分析公司KPCB提供的《2015年互聯網趨勢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手機用戶達到52億,占全球人口的73%;其中,智能手機用戶數占互聯網用戶總數的76%,已接近飽和狀態。這一背景導致了智能手機用戶數增速明顯減緩。其中,中國用戶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長數為21%。而據美國一調查公司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二季度,全球手機出貨量僅為3。395億部,同比增幅僅為15%,創6年來新低,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需求呈現出疲軟態勢。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場飽和,再加上新技術處于發展階段,尚未對智能手機市場起到助力作用,造成了市場的疲軟以及用戶需求得不到滿足。
“超級手機”概念的提出使得這些問題能夠逐步得到解決。它可以為市場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重新激發市場活力。對用戶來說,“超級手機”的諸多功能能夠給他們以更好的體驗,并有助于提高生活品質。
“萬物可感、萬物互聯、人腦和‘智腦’無縫合一、更為自然的人機交互界面”是“超級手機”的終極目標,這恰好與道家“萬物歸一”的思想相契合。“人機交互”、“人機合一”都是行業發展成熟的表現,“萬物互聯”的思維方式在未來也將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因此,“超級手機”對各方所產生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本文版權歸“最極客”所有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