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逐級引爆 “雙十一”不應只有貓狗大戰自媒體
今年雙十一期間,各大電商企業仍然打得火熱,這兩天朋友圈熱傳天貓數據新聞跑到了時間前頭,以及前期阿里和京東掀起一波又一波“貓狗大戰”,賺足了用戶眼球,戰場也從在線購物延燒到互聯網金融等新領域。而不少線下實體店也紛紛借助O2O平臺希望搭上“雙11”順風車,O2O全渠道已經悄悄將“雙11”購物狂歡從線上延伸到了線下。
雙十一不能僅僅是線上電商的狂歡
對廣大傳統零售業而言,實體店想要搭上“雙11”順風車完成逆襲,O2O轉型是關鍵一役。因此,雙十一也成為各方大閱兵的主戰場。今年的“雙11”,阿里與蘇寧就形成了線上線下聯動,通過蘇寧1600家門店,拉動新一波消費熱潮。
事實上,無論是線下賣家還是用戶都希望出現一個綜合性O2O大平臺,實現一站式體驗,購物,支付,結算等。阿里斥資400多億入股蘇寧,京東43億入股永輝超市,都在試圖打通線上線下兩大環節,比如聯合采購,流量共享,價格同步等。
遺憾的是,當下的“雙十一”仍然是線上電商企業狂歡,線下賣場的熱度相對卻遠遠不足,對處于頹勢的線下企業,很需要借O2O平臺,拉動用戶消費,進而產生黏性。而對平臺來說,從交易閉環中獲取海量用戶信息,以此拉動平臺的效果,同時幫助商戶用大數據做消費者維系,雙方借勢,達到雙贏。
線下商家探索與O2O結合
今年“雙11”,無論電商巨頭還是零售巨頭都打出O2O的旗號,試圖掀起從線上過渡到線下的全民消費狂歡,而線下的實體店也期待借勢發起一場新的突圍戰。
筆者發現,雙11期間,不少商鋪都通過O2O渠道將用戶引至門店,進行線下消費。而線上的平臺也試圖通過更多的促銷活動,吸引線下的消費者線上支付,線下消費。閉合有效的線上線下聯動機制不僅打通了線上線下的消費渠道,解決了門店銷售遇冷的尷尬,也實現了品牌建立消費者精準化數據庫的目的。
當下的電商狂歡,對不少商家來說,盡管銷售數據漂亮,利潤率卻實難恭維。商家屯貨,前期抑制消費,當日集中釋放,后續物流爆倉,賠錢賺吆喝,如果不加入又擔心被競對趁機搶占市場,此外京東阿里兩大電商平臺的大戰,讓不少商戶左右為難。 “雙十一”機制存在大量的改進空間,也讓O2O平臺嗅到了切入的商機。
蘇寧董事長張近東日前表示,互聯網 零售仍是實體企業的主場。當下的“雙十一”,早已不是當年阿里的獨創節日,而是全民購物嘉年華盛會,讓商家和消費者狂歡的節日,而不僅限于單純線上電商狂歡,線下渠道長期缺席,已經逐漸暴露出“雙十一”的局限性。
服務類O2O平臺與線下shopping mall的結合
服務類O2O平臺因其很少涉及物流、商品囤積、透支前期消費等電商網站遇到的“老大難”問題,可以更好地做到線上線下化,線下線上化。百度糯米日前開啟的與各大shopping mall的合作,打通聯通線上和線下的新思路,借助mall的規模優勢可以快速集中批量上線商家,對消費者來說,豐富了線上選擇,對商家來說,增加了新的流量入口。
筆者了解,百度糯米和大悅城一方面實現產品服務對接、會員系統打通和線上線下資源協同,另一方面組建O2O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為朝陽大悅城內商家提供全面的定位、全網引流、便捷支付及會員數據分析服務,提升商場運營效率。
O2O平臺聯動shopping mall,可以在節日期間借勢營銷。在節日消費的高峰期,平臺根據用戶畫像,基于地理位置向用戶精準推送優惠信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也大幅提升商家的運營效率,將會三方共贏。
筆者認為,在大數據時代,對線上線下渠道不同人群進行精準畫像,通過數據洞察用戶喜好,可以走出獨特的O2O模式。隨著O2O全渠道概念日漸深入人心,明年的“雙十一”也許不會只有“貓狗大戰”,shopping mall的入局,mall中商家的線上化率增加,借助O2O平臺,打通支付、會員環節,逐步實現線上線下有效聯動,屆時將正如馬云所說的“雙十一”不屬于阿里,“雙十一”也將不僅僅局限在電商。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