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大戰前夜 京東借“拍拍之死”暗諷淘寶假貨危機自媒體
就是雙11大戰前夕,京東意味宣布徹底關閉拍拍網,有人說這是京東的話題炒作,但筆者還是覺得意料之內,情理之中,拍拍已死,在騰訊將其并入京東體系那天就死掉了,只不過這次是京東以C2C無法杜絕假貨為由,借拍拍之死不忘黑淘寶而已。
騰訊做不好的拍拍網 緣于有錢沒能力
拍拍的崛起緣于騰訊對于電商的布局,可以說拍拍就是仿著淘寶做的,但仿的四不像,遠沒有騰訊在其他業務上的成功。對于前陣子百度又砸重金重做電商,騰訊的電商之路可謂一路坎坷,幾經波折,騰訊做不好電商的論調也成為業內公認。而對于公眾而言,提到電商想到的首先是淘寶,京東這種專一的平臺,騰訊讓人更多的是企鵝形象的社交產品。再者騰訊的產品線非常長,從游戲,社交,音樂,搜索,地圖。
電商在其中只是一個板塊,而非京東阿里這種戰略的位置。騰訊自身是一家科技公司,在商業尤其是市場營銷能力欠缺,拍拍是阿里的照抄,沒有足夠的創新屬性,就如同騰訊微博與新浪微博的關系,營銷能力不足,曝光量不夠,對于電商平臺是致命的,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用戶已經習慣了一些電商的存在,大件上京東,小件上淘寶成為用戶習慣,拍拍做的沒有什么特點,自然會被淘汰。
京東不愿做好拍拍 緣于不愿當冤大頭
而在拍拍并入京東體系后,京東做不好,或者說根本沒想著做好。先不談二者的競爭關系,品類的重疊,資源的浪費,京東恐怕一直都認為為什么要做拍拍?再看京東本身的財務狀況,在倉儲自建物流的拖動下,毛利潤只有9.9%,而淘寶同期的利潤則高達70%,本就是泥菩薩過江的京東,有什么理由收下拍拍這個累贅。一句話總結就是不賺錢,和月初蘇寧剝離pptv一樣。雖然蘇寧稱,是由于視頻行業競爭不斷加劇,PPTV一直在不斷加大版權內容、智能硬件等方面的投入。轉讓有利于PPTV的長期持續發展。
但歸根結底還是賠錢的買賣,無論是內部還是投資人都已怨聲載道。甚至在公布消息當晚,蘇寧云商的股民在各種貼吧與QQ群中奔走相告,而拍拍的現狀本質上和PPTV是一樣的,自己不爭氣,被騰訊甩給京東,京東也不愿當冤大頭。
京東開荒圈地忙 關閉拍拍實乃最好選擇
騰訊不疼,京東不愛,拍拍最終只是淪為電商大潮中的犧牲品,和早前退出中國的新蛋一樣,自身產品無特點,另外一點就是京東的重點根本就不在這塊。京東以自營電商起家,未來第一要務就是繼續拓展市場,建更多倉庫,開放更多平臺給合作伙伴。按照劉強東的計劃,京東希望未來能擁有60萬名員工,這樣的擴張節奏,蘊藏的風險十分巨大。如何管理一個擁有60萬名員工的企業,保持零售和物流兩個方面的效率第一,才是京東未來的主要任務。
在副業上,京東的注意了也不在拍拍上,京東白條主攻金融,京東農村主打農業生產資料電商,與阿里農村競爭,還有投了大力氣的京東到家,本地生活服務。京東做的更多是借助由3C售賣發展起來的京東品牌,四處開花,利用這部分的利潤彌補自建物流產生的龐大人員支出,而與京東商城業務重疊的拍拍在上述任何一方面對京東都是有弊無利,擴且騰訊和京東的合作也不僅僅是兩個購物網站的合作,而是將京東納入騰訊生態圈,成為對抗阿里系擴張的干將,雙11開放微信入口就是例證,拍拍做的就是二者接觸的敲門磚角色而已。
最后來看下,京東這份聲明本身:鑒于C2C(個人對消費者)模式的電子商務在中國目前的商業環境中監管難度較大,無法有效杜絕假冒偽劣商品,京東集團決定,停止提供C2C模式(PAIPAI.COM)的電子商務平臺服務。這還真是打淘寶臉,直面淘寶假貨危機,畢竟中國最大的C2C平臺不就是馬云家么。
By:杜大能耐(品途、創業邦、聯商,砍柴、今日頭條等平臺專欄作者,微信號:dudanengnai,歡迎學習交流)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