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的跨境電商會死,誰先消失?自媒體
諸多投資人包括跨境電商創業者,以及N多的二道販子都在觀察跨境電商,到底未來是什么樣子的。本文將直接分析幾家火熱的跨境電商模式,從會告訴大家一個真相,那就是可能97%的跨境電商會死!
文/B12特約作者 陸飛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有了跨境電商這條詞語。讓整個神州熱鬧了好一陣子,很多人,很多公司開始爭先恐后的往豬圈跑去,他們要做豬,因為他們想要飛。
諸多投資人包括跨境電商創業者,以及N多的二道販子都在觀察跨境電商,到底未來是什么樣子的。本文將直接分析幾家火熱的跨境電商模式,從會告訴大家一個真相,那就是可能97%的跨境電商會死!死!死!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從巨頭開始吧:
瑯琊跨境電商榜排名
目前我個人認為的跨境電商瑯琊榜排名(天貓和京東不算,只算純跨境電商,包括唯品會和貝貝網主要GMV都是國內業務為主,姑且排除在外)
蜜芽,母嬰垂直第一聚美,美妝垂直第一考拉, 百貨類第一小紅書,社交跨境電商第一什么值得買,導購類門戶第一洋碼頭,C2C買手制第一
跨境電商商業模式有很多,還有一些類似么么嗖,達令,波羅蜜等,這些由于體量和估值以及市場份額暫時沒有辦法和以上的相比所以暫時未上榜。
考拉
網易重點項目,傾盡集團資源以及金錢,sku豐富度以及拿倉能力是同類型的無法相比的。哪怕京東國際也無法與網易的自營規模媲美。當之無愧自營業務百貨類第一。
考拉的優勢很明顯,弱點其實是所有自營電商都有的問題。
供應鏈過重,反應慢
自營過于依賴于現金,導致SKU要多,必然錢也要砸得多。
業務過于依賴國內保稅倉儲,一旦爆倉會導致所有業務停滯,未來可能需要考慮海外倉+直郵
從網站和app來看基本是傳統電商1.0貨架模式,不過近期看到考拉app開始改版,商品也開始說故事了,開始注重內容運營了。
點評:商品和倉儲這種全自營的模式,在品控和物流發貨上做到很強大的用戶體驗,但是這種任性的玩法可能只合適于擁有強大資金和流量的網易了,小創業者不要模仿,蜜淘這種就是先烈,當初做自營的時候我就判斷它根本活不下去。
聚美
水、行混做起家的公司,在業內名聲大家都知道,操作手法夠無底線,我個人很看好的一家公司,就因為很多方式那些bat公司不敢做,所以第一梯隊聚美絕對有其位置,千萬不要認為我在貶低聚美,絕對不是。要在中國這種市場與bat對抗,手段是必要的。而且上市后,美國股民也變成了其金爸爸,所以自營模式依然玩得起。第一梯隊絕對沒問題。只不過寶寶樹這個布局是否妥當,目前還不知,社交電商是轉化率很高,但是怎么融合就涉及團隊以及資本怎么考慮。
蜜芽
之前飽受負面新聞,最近終于抱了百度這顆金剛鉆,從此流量和負面消息基本上無憂了。原本個人認為這家公司要持續燒錢有點危險,不過現在看來第一梯隊有其位置,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母嬰是最大分類,電商+社區模式是最合適母嬰這個群體,并且奶粉和紙尿布是最大的2個爆款。從母嬰切入到親子,更是一個很不錯的品牌調整,加上媽咪這個分銷app的布局,我個人表示長期看好。加上其未上市就能做到這個規模,其潛力在聚美之上。
小紅書
小紅書應該是一個80%內容,20%社交,10%電商的一個app,說其完全社交化的人基本是不懂互聯網產品的。我個人認可小紅書的模式,以及認可社交對于電商的轉化率的作用。但是我依然認為,小紅書是一個小而美的公司,要規模化必然是要犧牲其他屬性的。另外就是產品傷的競爭壁壘不強,也就是只要有一家用戶體驗比小紅書做得好,內容運營的更好的公司,或者是換一個社交玩法的公司出現,其很快就會被替代。
你肯定會問為什么?很簡單,為什么有了QQ,微博還會出現呢,有了微博,微信還會出現呢。有了微信,陌陌這種會出現呢?什么是社交?社交就是圈子,在這個產品出現的第一天開始,就已經圈定某個特定團體的用戶了,社交第一步就是用戶的圈地。
肯定很多小白要問,有沒有一種可以通吃全部人的呢?答案是沒有。微信強大么?你以為所有人都用?錯了,你隔壁95后小弟弟小妹妹不用微信,他們用QQ空間,不可想像吧?還有你家國外親戚也不用,他們用snapchat。
廢話不多,小紅書可以很好的活下去,只要不被資本挾持去做一些激進的擴張,慢慢發展幾年,等用戶做到一定量后,自然產生質變。
洋碼頭
嗯嗯,第一個做跨境電商的平臺,原本想發展商家模式,被天貓國際抄走了。當然天貓要做也不需要抄,因為這個模式本身就是屬于天貓和京東才能做的。洋碼頭做好C2C第一把交椅就可以了。
洋碼頭最大優勢2個:1.做得早;2.有自建物流
被其他幾個超越后,開始把焦點從商家挪到了C端社交了。未來怎么樣其實完全看幾個創始人想干嘛了。社交類的產品只能用于提高粘性,要擴張以及復制必然是需要純電商去解決。我出于個人原因就不在這里多做分析,不過洋碼頭的創始人曾碧波是我看到現在對跨境電商理解最深刻的人,無出其右。
什么值得買
導購轉電商,是大眾需要的信息整合型的商業模式,通過信息導購產生交易行為。商業模式成立,但是如何產生收益這就是他們需要考慮的。信息交換和內容營銷可能是未來電商平臺追逐的焦點。
明年那些可能會消失的跨境電商
以上是目前所有一線的跨境電商,以下我就稍微勁爆點,點名一些電商明年要死的電商:
跨境O2O
這本身在我眼里就是很莫名其妙的商業模式,除了背后有國企或者萬達這種級別的干爹以外,其余O2O基本是死路一條,我個人勸別人不要去做展示類的跨境O2O體驗店,真不知道你們懂不懂用戶體驗,開車幾公里跑到自貿區,油費都要超過快遞費了,而且還不能買了多,超過了5000元搞不好還要被收稅,關鍵是付了錢還不能拿走,一個禮拜以后你快遞給我。請問消費者是不是與你有仇,你非要想出一個這么一個反人類的商業模式?
跨境B2C
基本只可能存在3家,除了蜜芽,聚美,考拉,明年開始其余純自營百貨類跨境電商,基本死路一條。砸錢越多,死得越多。并非B2C不能做而是自營B2C,如果依然是百貨的貨架類的基本不可能有前途。所以創業者慎重。
不需要跨境而為了跨境的電商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很多時候不要為了跨境而跨境。比如食品分類原本價格就低,稅率起征點也低,你一般貿易做的很舒服,跨毛境???一般貿易按照批發價征稅,跨境電商按照零售價征稅,而且那么重的倉儲和物流成本,跨境有什么意義呢??所以,根據商品不同,價格不同有不同的商業模式的玩法,不要以為著為了跨境這個噱頭去硬套商業模式,根本毫無意義。
看到這里你肯定不舒服,就你說的對,難道電商只有他們幾種商業模式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業內還有很多小而美的創業公司,利用跨境的特殊性,以及用戶群體的不同分布,外加技術手段的實現。打造了很多不同性質,且很好玩的app。下一次,本人將針對小而美的這些app深入的進行一次分析,從商業模式到商品供應鏈以及用戶體驗。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