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有了監管 并不等于欺詐風險沒了金融
在P2P網貸行業中,一些欺詐平臺混跡其中真假難辨,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始終困擾著投資人,在P2P理財大熱的今天,不少投資人一直處于觀望狀態難以抉擇正是基于此。不過隨著P2P網貸監管的到來,這一窘境有望得到極大程度改觀,一直處于觀望狀態的投資人信心也得以提振。然而依然令筆者擔憂的是,投資人在表達增強信心的同時對欺詐風險防范的意識似乎也在下降,甚至有投友認為未來無需在甄別欺詐平臺上多花心思,最大化收益才是P2P投資理財重點。筆者想說的是,這種想法真的很危險。
事實上,這是基于理想的愿景做出的判斷,投資人寄望監管的到來可以完全消除網貸行業中欺詐“毒瘤”,讓P2P投資無需再擔憂欺詐的風險。但實際情況是,在這一點上監管恐怕會令持此想法的投資人失望了。很淺顯的道理,犯罪不會因為法律的存在而消失,面對誘惑,欺詐平臺不會因為有了監管轉而從良。
監管到來前,P2P網貸行業欺詐風險高發原因無非兩點,第一是因為監管的缺失而造成P2P網貸行業進入門檻過低,各路牛鬼蛇神被利益誘惑蜂擁而至;第二則是P2P網貸作為新生投資理財模式,投資人教育幾乎是空白,投資人對P2P網貸理財的認知和學習基本上是從零開始,這點很重要,這讓不法分子覺得投資人很容易被忽悠。
而現如今,監管已經有了,而且相關規則也將會越來越詳盡,但投資人卻放松了對欺詐平臺的警惕,這無疑還是給欺詐平臺留下了可乘之機。
此外,就P2P網貸監管本身而言,其意義更多的在于防范信用風險,而非欺詐風險。對于那些欺詐平臺來說,斂財非法獲利才是主要目的,即使存在監管,鋌而走險的不法分子依然存在。而且需要提醒投資人的是,后監管時代,欺詐平臺在手法上可能將會更加隱蔽,反欺詐學習將始終是P2P網貸投資人的一項重要任務。
不過也無需悲觀,監管的積極意義是可以大幅度降低P2P網貸行業的欺詐風險,提高欺詐平臺的欺詐成本,從而減少欺詐行為的發生。能夠肯定的是,幾個人、幾臺電腦、一部電話隨即上線的欺詐平臺將不復存在。
同時隨著投資人風險意識的提高,欺詐平臺的生存空間已經大大壓縮,投資人只需稍加學習認知,比如多去一些投資人教育工作做得扎實的權威P2P平臺,如安心貸,多學習,多和投友探討,用知識力量武裝自己,被欺詐的風險也可大大減少。
網絡上關于如何甄別欺詐平臺的文章比比皆是,筆者在這里不需過多贅述,筆者想強調的是,欺詐風險普遍存在于任何一行業中,在謹慎的P2P網貸行業,監管來與不來,網貸投資人對欺詐風險的心理防線都不可松懈,需要時刻保持警醒,才能在通往P2P理財的路上走得順暢而理想。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