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車新政山雨欲來:靠高品質服務收復市場?觀點
日前據媒體報道,互聯網約租車(俗稱專車)監管意見最快將于本月公布,可能會對參與網約車運營的平臺公司、車輛、司機做出新的要求,包括車費必須超過出租車50%以上、車輛需變更為營運車輛屬性,報廢年限為8年等等。
如果傳言屬實,專車市場游戲規則勢必將面臨一定程度改寫,私家車充當專車恐將面臨重大改變,整個行業也將面臨大洗牌考驗,鹿死誰手成了新問號。
雖然交通部門尚未公布出臺管理辦法,但一場聲勢浩大的“共享經濟,智慧出行”新變革運動仍在持續進行,溫和改變市場的變革力量,在新政多方利益博弈下曲折發展壯大。
對專車企業來說,如何面對新政的潛在沖擊,猶如達摩克利斯之劍懸掛在心頭,告別錢多人傻的補貼瘋狂歲月后,如何追求服務品質,以及特色化服務下功夫,才是未來可持續的健康發展之道,直接考驗專車企業的真實競爭水平。
眾所周知,除了神州租車,對于滴滴打車,易到,Uber來說,私家車作為專車運營已是業界公開的秘密,甚至有80%的網約車由私家車組成,包括各種豪車,外地牌照車,甚至面包車。
筆者日前搭乘專車時明顯感到,此前的泛濫的私家車,現在越來越少,補貼也越來越少,看似有點反常,但遠離補貼的專車市場,更接近于健康的市場秩序,此外也可看出各專車企業主對新政早已有所防范。
新政山雨欲來,各家公司也在尋求斷尾求生之術,融資無疑成為最直接有效的戰略大招。如神州租車參與了神州專車B輪融資,向其投資5000萬美元,整輪融資規模達到5.5億美元。滴滴快的完成30億美元融資,為此前公布20億美元之上追加,Uber中國也宣布12億美元融資已經到賬。
盡管如此,此前采用輕資產模式的滴滴快的和Uber中國,在新政面前,可能不得不變得越來越重,車輛、人力和稅費等成本也將隨之增加,專車市場將是更加資金密集型產業,燒錢大戰越來越難以為繼。
有人認為,一直不缺車的神州,其專車模式與新政要求最為貼近,進而研判神州將成為新政變革的大贏家之一。但筆者不盡以為然,新政不太可能對私家車趕盡殺絕,如果以自有車輛為最大競爭優勢,也算不得健康有序的經營之道。
此時,長期執著于服務的易到模式值得參考,其長期把主要客戶定位為中高端人群的易到,主打所謂高品質和差異化服務,如長期提供企業服務(企業賬戶),個人偏好設置(用車喜好),用戶主動選擇權等特色化服務等,以及機場免費CIP快捷通道服務等,試圖溫和改變市場。
此外,為了迎合部分用戶對高品質生活追求,易到還會聯合發起特色主題專車,如早餐專車、愛牙專車、美妝專車等。筆者認為,即便未來新政存在較大變數,但高品質服務始終不會過時,可謂以不變應萬變。
在后補貼時代,各家專車企業都在積極尋求斷尾求生之術,雖然玩法不一,但專車踐行“共享經濟,智慧出行”概念早已深入人心,高品質,特色化服務將成為“專車后補貼時代”競爭主旋律,專車企業若提早布局特色和高品質服務,很可能會在新政后市場占據更多主動權。
作為新生力量,專車一直在溫和改變出行市場,即將出臺的新政,筆者更愿意認為是對蓬勃發展的專車市場一次大閱兵,可能會有曲折反復,但告別野蠻發展的專車市場,那種簡單粗暴,有違市場健康秩序的無原則補貼,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剩下的充滿溫情高品質服務,將成為未來乃至永恒的市場制勝圭臬。(完)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