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不清零:又一把即將被打爛的好牌!?觀點
近日消息稱中國電信將于今年10月1日啟動流量不清零工作,最大的亮點在于無需用戶申請即可實現。此消息一出,獲得了罕見的正面評價,甚至有媒體官方微博稱其為企業良心之舉。但是,很快中國電信澄清,該項流量不清零計劃是針對特定流量套餐的,實際上離廣大用戶理解和希望的不清零還有較大差距,于是再次招來了更多的罵聲。暫且不去評價用戶的反應,單就流量不清零這項政府既定的要求來看,運營商出于種種考慮,大有一把好牌又將被打爛的跡象!
一、為什么說流量不清零是一把好牌?
流量清零,從開始用戶的不滿起訴到最終演化為政府的一個強制性要求,運營商很難理解與認同,實際執行上耍心眼是可以預見的,這如同今年5·17降資費一樣。這有現實的業績考核問題,但更多的是運營商的轉型思路跟不上形勢發展的問題。在個人看來,流量不清零實際上是一副好牌,理由如下:
1、流量清零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最大痛點之一,做出不清零決策是一項民心工程,政府力推。在這種情況下,誰的執行比較到位誰就更能贏得口碑。特別是既然不清零是一項既定的政策要求下,打好這副牌應當是首選,而不是變相打折扣。
2、流量不清零是運營商基礎電信服務創新的抓手。三大運營商在兩三年前都開始了企業付費的流量后向經營模式的創新,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電信綜合平臺率先推出了流量寶產品,并結合用戶上網的痛點,提出了流量可轉贈、交易以及間接的不清零的概念,得到了市場積極的響應。中國移動的愛流量和中國聯通的流量銀行也都進行了類似的創新。但這些創新產品始終缺乏一個有效的引爆點,流量不清零便是一個可用的引爆點。
3、流量不清零是將傳統電信用戶轉化為移動互聯網用戶、打造高粘性強勢移動互聯網產品的重要契機。以中國電信流量寶APP產品為例,目前的用戶規模已經相當可觀,但用戶活躍率還有待提升,而活躍率的提升缺乏剛需功能,通過APP產品化的方式而不是復雜的IT技術系統方式實現流量不清零,提供了解決活躍率問題的一個有效手段,同時還能夠進一步擴大用戶規模。
此外,結合營銷手段,流量不清零在運營商的地方公司實際業務發展中也有廣泛的需求,這也是一個間接的證明理由。
二、為什么流量不清零與用戶的期望有較大差距?
1、運營商處于不同利益關注點的政府部門的多重監管下,要放開手腳執行流量不清零,讓用戶感覺到爽,是很難的。
2、用戶的期望過大,有些期望是非理性的。退一步說,即便是免費,用戶也同樣會有其他諸多的不滿意。但是,這種期望差距的負面影響,還是值得運營商關注,在引導上有所作為。
3、流量不清零,需求很簡單,但執行落地操作細節復雜。這主要是由于多年來運營商形成的復雜的套餐資費體系決定的。簡單來說,除了常規的套餐包外,還有各種額外的流量資費包的疊加。不是一個純粹簡單的流量概念,因此要實現流量不清零,必然有個有所選擇的過程。
4、一些媒體為了吸引眼球的不恰當的輿論引導。
5、運營商的創新思維還沒有充分打開,喊了很多年的基礎電信業務互聯網化,去電信化。但在落地的關鍵時候便又難以更邁開步子。
總之,流量不清零,這么好的一副牌,到現在還打成現在這個樣子,甚至又大有被輿論再次討伐的趨勢。這充分說明了電信運營商業務的復雜,同時也表明運營商的所謂轉型和創新落地的艱難。
三、流量不清零只是個過渡,今后將不再有流量不清零問題
在個人看來,流量不清零只是個過渡問題。流量不清零的源頭在于套餐資費模式,但是隨著電信服務業的發展,在資費模式上就已經有了新的思考和探索。比如中國移動今年已經在多個地方試行了流量資費階梯模式,這和水電煤氣的計費模式一樣,按照結算階梯價和實際使用量進行收費,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存在流量不清零的問題。目前運營商也大有進行計費模式大調整的跡象。
另外,從剛剛發布的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的內容來看,如果電信基礎服務被界定為公益類,則很可能給流量不清零從考核源頭上進行了松綁,流量不清零也不是問題。
因此,個人認為流量不清零這個問題是暫時的,期限不會太長。站在用戶的角度,理性一點的,都沒有必要為這個問題太糾結。
最后,總結一下:流量不清零對于運營商而言是一把雙刃劍,在用的過程中對營收造成不利影響是必然的,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好刃的一面,為促進基礎電信服務創新披荊斬棘,這是關鍵。而流量不清零又只是個過渡,如果在實施過程中不能很好抓住機會加以利用,那最終的結果就只能是弊大于利。在流量不清零還沒有大張旗鼓的開展下,建議運營商充分利用好這次機會,為業務創新轉型所用。
(轉載請聯系作者,微博:@笨手蛇,微信公眾號:benshoushe)。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