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pk未來獨角獸,記賬理財市場誰將勝出?金融
從記賬到理財,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市場真的很熱。當一大波創業者在前頭探路充當“小白鼠”,互聯網巨頭們也肆意地躲在后方隨時準備出擊。這不,當越來越多的記賬理財類產品獲得資本和市場青睞,各大互聯網巨頭也相繼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頻繁出招。
據公開報道顯示,繼百度推出百度理財進軍互聯網金融領域之后,阿里推出聚寶,主打理財產品,騰訊的微眾銀行也隆重上線。伴隨著京東、網易等互聯網巨頭與BAT相繼推出互聯網理財產品,一時之間互聯網理財市場站上了拼刺刀前沿。
在整個市場已經經過了一輪冷靜的思考之后,值得觀察的是:在熱熱鬧鬧的互聯網金融市場上,連一向看上去比較“小眾”的記賬理財產品也不約而同迎來了巨頭的側目。7月底,作為傳統互聯網巨頭的網易發布了自己的記賬理財產品——網易有錢,而在支付寶方面,繼在首頁上線了記賬功能之后,一年之后又利用圖片識別功能推出“拍小票抽紅包”活動,引導用戶發力記賬市場。巨頭們頻頻出招,這是要挑戰現有的幾個主流記賬產品:挖財、隨手記等?在目前的主流記賬產品成績已經非常優秀的情況下,互聯網巨頭進軍記賬市場意欲何為,勝算幾何呢?
上半場戰局已定,巨頭緣何要來橫插一腳?
就個人記賬理財市場而言,作為一個更加細分的市場,記賬理財市場遠遠沒有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那么火熱。從前期發展來看,可以看見一大波創業者,卻鮮見互聯網巨頭的身影。
中國個人記賬理財軟件經歷了一個從PC端到WEB端再到移動端APP的發展過程:1999年財智推出了首款PC版家庭理財軟件,國內個人記賬理財軟件市場開始萌芽;而在2006至2007年,“記賬哪”“賬族”等WEB端在線記賬工具的推出受到市場歡迎;隨著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移動互聯網興起,“隨手記”“挖財”等更為便捷的APP出現,并由于隨身攜帶、操作方便等特點迅速崛起。
記賬理財市場發展到今天,隱隱也出現了幾家具備未來“獨角獸”雛形的企業,以10億美元市值標準來計的話,像“隨手記”、“挖財”兩家不久前都宣布了B+輪的融資,挖財整個B輪加起來號稱融資上億美元,估值保守計算也應該達到了數億美元。用業內人士的話說,這塊市場 “上半場戰局”已成定局,“隨手記”“挖財”們已然占據了主要的市場細分領域,但是其功能大多還停留在手工記賬和有限的賬單管理上。而且還面臨另外一個問題:活躍用戶數比例相對較低。
據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記賬理財APP移動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5年第1季度》顯示:今年第1季度,隨手記在移動安卓平臺上活躍用戶是254.3萬人,位于該領域之首;卡牛信用卡管家、51信用卡管家、挖財等緊隨其后。速途研究院的《2015年理財類APP市場分析報告》,也聲稱隨手記以66.53%的成績取得理財APP市場的霸主地位;挖財以24.12%的成績排在第二位;卡卡記賬、還剩多少錢、小福記賬、簡易記賬等分別依次排列。
那么下半場呢?巨頭的入局讓這個行業的競爭越來越充滿火藥味。巨頭橫插一腳之后,整個記賬理財市場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智能記賬,能掀起下半場嗎?
記賬理財市場的邏輯非常明顯,就是從記賬做為入口,切入互聯網理財的蛋糕,隨著巨頭布局互聯網金融的深入,之前被忽視的記賬入口也難以幸免,支付寶的生態體系不用贅述了,一向低調的網易這次也竟然高調推出了自己的自動記賬理財產品,會不會太晚?如果產品沒有足夠多的亮點,又能否挑戰挖財和隨手記在這個領域的權威?
很長時間以來,記賬理財類APP的工具屬性多過入口屬性。但隨著外圍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記賬與理財的連接越來越自然、越來越頻繁,記賬類APP無疑正在成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入口之一。根據易觀數據,隨手記、挖財、51信用卡管家的季度啟動次數分別達7280.1萬次、2519.6萬次、2483.4萬次,這一啟動頻率已與新聞資訊類APP無異,而推動用戶頻繁啟動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在記賬功能上融入了理財、資訊等互動功能。
隨著支付寶發力自動記賬功能,網易這次推出的“有錢”,對外稱是擁有自動記賬和后續的資產管理功能,要掀起下半場的戰役,也許主要就靠升級1.0時代的記賬服務和2.0時代的理財服務需求的配置了。
和1.0時代隨手記、挖財等的簡單記賬和手工記賬為主相比,2.0時代的記賬則更為智能化,特別是在自動賬戶輸入與管理這個功能上實現了更為快捷和高效的操作管理。網易有錢這個產品,據說可以通過信用卡、銀行卡、個人收入、支出等基本的信息收集和分析開始做起,結合智能化、自動化的管理來管理用戶的日常投資消費和收支數據,給用戶一個更為視覺化和簡單化的視圖窗口。
全方位PK,巨頭多維攻擊或最具威脅
那么到底是巨頭吞了“小獨角獸”,還是“小獨角獸”拱翻巨頭?我們試圖從各個角度來進行一場PK。
1.用戶規模與使用習慣:
從屬性上來分析,記賬理財類app具有較大的使用粘性,一旦用戶規模與使用習慣形成了,是很難更改的,這方面現有“小獨角獸”們(例如挖財、隨手記),顯然占有較大優勢,隨手記官方公布的數據是2億,挖財也坐擁上億的用戶。
但阿里、網易這樣的巨頭們的入局方式顯然也是經過精心設計,不約而同從“智能記賬”入手,用2.0的方式來攻擊1.0方式。有錢通過信用卡、支付寶、股票理財等多種賬戶的自動輸入與管理,實現了更為快捷和高效的記賬管理;而支付寶8.2版本推出自動記賬、今年搞的“拍攝小票”方向也都是智能記賬,畢竟這與互聯網的“懶人”精神相契合。另外自動記賬最大的一個痛點,在于安全性,畢竟要用戶綁定銀行賬戶,此時,巨頭們豐富的數據管理經驗與強大的背書能力成了一大優勢。
隨手記與挖財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有時候優勢會變成一種包袱,徹底升級換代對原有的用戶必定會造成一定損傷,小獨角獸們的選擇是另起爐灶,紛紛推出了自己單獨的信用卡或者自動記賬APP,隨手記有卡牛,挖財今年5月也推出了“錢管家”,早早開始構筑防御陣地。因為對巨頭們而言,流量和用戶往往不是什么問題,網易有門戶和郵箱的海量用戶,在移動端的布局也已經初具規模,多個億級規模APP很容易形成產品矩陣與協同效應,支付寶更不用說了。
從筆者的角度來觀察,在用戶規模上,目前或者說幾年內,小獨角獸們在pk中暫時不會處于下風。
2.生態系統與協同作戰:
如前所述,記賬理財市場的邏輯是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入口之一,從目前的角度來看,各家的收入來源還都來自于后端的互聯網理財產品,小獨角獸們的路徑是“記賬——代理——第三方理財產品”,而巨頭們由于之前都在互聯網金融產品上進行了廣泛布局,路徑縮短為“記賬——理財產品”,這樣減少一個中間代理環節的降維攻擊,或許會對小獨角獸們造成較大的威脅。
之前記賬APP提供的理財產品曾遭受詬病,比如說理財功能實質上還是幫基金公司代售,處于很初級的合作方式,沒有現金流的情況下,在與銀行或是第三方基金公司的談判中沒有足夠的議價能力,而巨頭們不存在這樣的致命弱點,支付寶背靠螞蟻金服,網易有錢方面,根據筆者從業內人士方面的了解,網易金融的網易寶、網易理財、網易小貸等多樣化的金融服務也將陸續接入,理財產品最終PK的還是收益率,減少中間環節、具備較強的議價能力的相信會笑到最后。
在這個方面,筆者為小獨角獸們捏了一把汗。
3.市場的競爭周期與宏觀環境:
從目前的環境來看,主要的記賬APP都進入了B輪后融資,上億美元的融資為小獨角獸們儲備了不少彈藥,但巨頭的入局會明顯拉長市場的競爭周期,小獨角獸們的盈利前景筆者并不看好。
目前記賬理財APP行業幾乎每家都是虧損的,其中最好的一家,隨手記的創始人谷風曾表示,隨著平臺交易額的迅速增長,公司有望在今年年底走過盈虧臨界點,2016年營收將達到3億元,計劃在2019年登陸納斯達克。目前現金儲備達數百億元以上的巨頭們紛紛入局,不知道會不會打亂谷風的計劃,而廣為人知的是,隨著全球股市低迷與經濟信心不足,目前無論國內與國外的融資也不容樂觀。
筆者認為,隨手記、挖財們接下來會面對最強大的壓力,另外第二梯隊產品很可能馬上就要面臨殘酷的洗牌,不排除有相當程度的并購整合。
記賬理財背后的大算盤 勝負手最有可能是它!
從目前來看,記賬理財類APP正在努力開拓新的創收路徑,擺脫過度依賴售賣理財產品的制約,而巨頭的入局,將加快這個進程。對記賬數據以及背后信用的挖掘創新,將可能決定這場pk中,獨角獸們能否生存下來。
以隨手記為例,隨手記目前有兩個盈利路徑,一是理財產品營銷,通過平臺為基金、P2P產品導流賺取廣告費用,或者代銷理財產品;另外一個路徑是基于信用卡信息的信貸平臺,目前隨手記基于信用卡數據征信開通個人貸款業務,2016年將著力發展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
而就在最近,8月26日,挖財宣布,完成對老牌信用卡社區——信用卡之窗的全資收購,并發布了新產品“信用保鏢”。挖財的算盤是,通過基礎的記賬、理財功能獲取用戶,積累數據,構建對用戶的信用評估體系,然后為用戶授信,并幫助用戶建立信用體系,對接銀行與金融、消費機構,爭取邁入個人征信市場。
從小獨角獸們的動作來看,背后進行的還是大數據積累,以及基于大數據之上,互聯網金融的各種商業模式。這些數據的價值將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山雨欲來風滿樓。信用數據的快速積累與模式創新將就成為決定成敗的勝負手,無論是巨頭還是普通的創業者,真正能夠在模式創新和用戶積累上都取得競爭優勢的平臺,在未來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就更有存活下去的能力。究竟是百度、騰訊、阿里、網易這樣的巨頭們攜海量用戶取勝還是小獨角獸們利用模式創新迅速構建起護城河呢?這個便只能拭目以待了
。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