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集中出臺,只有這類P2P平臺能存活金融
文/王金曉(微信公眾號:tmtguancha)
7月18日,《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對外發布;7月31日,央行對外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8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在過去一段時間,規范互聯網金融的政策法規密集出臺。這意味著,從2013年爆發至今的互聯網金融即將告別草莽時代,迎來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在互聯網金融的多種形式中,發展態勢最好、入局廠商最多的無疑是P2P。
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7月底,正常運營平臺2136家,環比上漲5.32%。而隨著規則的出臺,兩千多家廠商勢必將展開一系列的廝殺,行業洗牌、良幣驅逐劣幣的過程即將到來。分析來看,只有具備足夠的實力、完善的風控體系以及優質的服務,才能真正存活下來。
第一,資金實力+銀行背書,P2P平臺突圍的基礎。監管征求意見稿要求,P2P平臺的資金募集、資金發放等將全部在銀行體系內完成,以此降低P2P平臺觸碰資金的可能性。意見稿的出臺意味著,銀行背書變得愈發重要,實際上,早在監管政策推出之前,就有平臺達成了與銀行的合作。宜人貸作為行業首家實踐銀行資金托管的P2P平臺,樹立了P2P銀行資金托管標桿,保證交易的真實、安全和透明。另外,平臺還建立風險準備金為出借人提供進一步的安全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面臨的是兩千家的P2P企業,指導意見實際上給了銀行十分大的主動性,在選擇合作的P2P平臺時,銀行必然會充分考慮平臺的資金實力和安全性。但是,目前業內超過80%的網貸平臺屬于中小型網貸平臺,資金量不大,資金托管這項業務對于銀行的吸引力不大。所以,真正能夠獲得銀行背書的將是這20%左右的P2P平臺。此外,雄厚的資金實力,對于用戶來說也是很可靠的信號,所以,正如業界的普遍觀點所說,大批中小企業很有可能會被淘汰掉。
第二,嚴格的風控+透明的平臺,P2P得到信賴的根本。數據顯示,2015年7月,P2P投資人數達到179.31萬人,借款人數達到44.13萬人。目前來看,這個級別還有極大的上升空間,P2P平臺的年化收益率基本可以在8-16%之間,這個收益率要高于銀行理財,并且高于“寶寶類”產品,是一個不錯的投資選擇。之所以用戶量還沒有真正達到更高量級,就在于跑路現象和問題平臺導致用戶投資風險較大。而隨著監管政策的出臺,P2P平臺的安全性將得到提升,用戶量也會有提升。
但P2P平臺整體安全性的提升,意味著安全性更高的平臺將會留存下來,考驗的也就是風控和平臺的透明度。比如業內風控體系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宜人貸,在銀行開設風險備用金賬戶,并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在定位上,宜人貸將目標人群鎖定在信用良好收入穩定的白領人群,進一步保證了資金的安全性。在行業洗牌階段,風控一定是P2P的核心。
第三,優質服務,P2P平臺的亮點所在。無論是資金實力還是風控體系,都相當于一道屏障,用來區分開優質的P2P平臺與較差的P2P平臺,不過,大量淘沙,讓P2P平臺做到與眾不同的手段還是要歸結于用戶體驗。比如宜人貸,通過舉辦用戶調研、線下沙龍,了解用戶需求,提高服務水平,同時幫助出借人樹立風險意識,提高對信用積累的關注度。在借款人方面,宜人貸推出了極速借款模式,可做到10分鐘快速批核,大大提高了用戶體驗。
法規的密集出臺,對于P2P平臺來說從長遠來看是有益的,不過勢必要經歷一短時間的洗牌過程,最有實力、最安全、服務最好的平臺將成為最后的贏家,當然,這并不代表中小平臺一定會被淘汰,對于這些平臺來說,做好最基本的工作,一樣可以享受政策帶來的福利。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