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O2O并購可能觸發社區O2O并購潮自媒體
社區O2O是否繞開物業決定不同的出路
社區O2O是否需要繞開物業公司?社區O2O的核心是么?肯定不僅僅是一套社區的互聯網工具或一套電商平臺賣點東西,因為社區內的互聯網的流量已經徹底的被大型的互聯網公司瓜分殆盡,所以想只是想以商業化平臺形式切入社區O2O實際上是在與互聯網巨頭們競爭。典型代表如:叮咚小區、小區無憂、小區管家們,社區001等為代表的項目,他們怎么去與京東、阿里、大眾點評、58到家等競爭呢?其實僅僅是電商的競爭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也不難想,物業是地頭蛇,確實很難啃下來,所以更多項目想繞開物業很正常,以為繞開物業可以快速規?;?、平臺化、跑的更快,但是他們還不知道物業在其中的重要性,也許會成功項目通過成功路上的巨大阻力。這樣的項目一旦成功復制能力是比較強,但是如果乏力,最后渣都沒有了,因為平臺很輕對行業產生不了任何價值。
社區O2O最大的市場意義在于提供了巨頭們難以滲入的市場機遇,線下的服務部分才是最關鍵地方,也是BAT、京東、58等巨頭無法觸及的地方,才蘊藏更大的機會。所以,要做社區O2O就一定要深入到線下,而深入到線下就難以繞開物業,無法繞開物業就需要第一步解決物業管理效率提升、降低成本的問題,實現物業面臨的互聯網轉型,否則難于從物業公司切入。第二步才是解決物業增加收入的問題。所以這種項目的門檻一般比較高,復制起來難度大,市場擴張速度慢,耗資金,所以一般的創業團隊不敢觸及,因為是從物業管理切入,歸屬于企業級入口切入社區O2O,典型代表例如:鄰里間。鄰里間這種跟物業深入合作的模式物業是不排斥的,但是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會受限于物業服務的影響。
所以,社區O2O的問題就出現在這里,繞不開物業,又無法深入物業,物業自身服務又做不好,結果社區O2O項目就進退兩難。
社區O2O并購潮加劇
幾個月前我寫了關于社區O2O的文章,說到要解決破除社區O2O的死局要通過帶流量家政平臺的衍伸服務,或者基于物業管理的衍生服務,而這兩種模式分別用58到家和鄰里間作了案例,當時接觸過該團隊,創始人是來自于騰訊的方智,有BAT的背景, 來自BAT核心團隊實力強而且很有激情。據說,多家大型的物業集團跟鄰里間談過收購事宜,幾天前,果然鄰里間被個物業集團并購的消息傳出。鄰里間平臺耕耘了1年多,服務家庭用戶數180多萬,目前估值3億人民幣。整個平臺、知識產權、技術、品牌、資產等全部賣給了鴻泰德物業集團,而他則帶著團隊啟動了新的互聯網學車項目,好像是準備打造學車版的Uber。
每個創始團隊賣掉項目的原因都差不多
1、找到了更好的商業機會;
2、接盤俠給的收購條件優厚;
3、發展瓶頸,融資有了難度。
對鄰里間來說,下一階段的資本市場未必穩定,而現在是比較合適的變現時機。而他們切入的學車是個相對藍海的市場,整合和運營難度姑且不論,至少項目的模式清晰簡單,復制性強擴張快,離錢也比較近,符合資本期望。所以這三點中,接盤俠是最有討論價值的部分。
鄰里間的接盤俠是鴻泰德物業,原本是鄰里間的重要客戶之一。這家是物業集團是一家總部Base在深圳的大型物業集團。近兩年收購了浙江建龍、北京天緯建民、無錫桑達物業、煙臺科信等10多家央企物業(信達、北汽等)的國有股權。我在名片全能王的公司信息查詢頁面對以上信息進行了確認,同時還發現鴻泰德在近期剛剛成立了名為鴻泰德物業投資控股公司。
對資本運作稍微熟悉的人應該可以看明白,成了這家新的資產管理公司的目的是縷清業務結構,剝離原本的投資業務注入新的公司,后續必有資本動作。如果不收購鄰里間,鴻泰德只是一家普通的比較有規模的物業管理公司。但收購鄰里間則可以達到兩個目的,一是打通非投資控股公司的合作通道,二是可以將資產公司包裝成互聯網+物業的概念。所以結合這次收購可以推論,現在的資產結構可能是鴻泰德打算以彩生活為模板謀求上市所作出的變動。
傳統行業的轉型與O2O并購也是一種趨勢
鄰里間的這次并購案應該說可以給不少傳統企業和O2O企業一個啟示。傳統企業那邊面臨的問題是自己雖然規模巨大,但卻跟不上互聯網的大轉型,業務形態很原始,大多為勞動密集行業。而O2O的互聯網公司則被資本催生為無根之苗,現在資本層面轉向,立刻面對著斷奶的危機。大型傳統企業具備的各項條件,可以幫助互聯網企業落地;而互聯網企業的平臺化積累,可以幫助傳統企業從產業到產業鏈的轉型,拓寬更好的發展方向。
像這樣的故事,之后不久就會發生在各個O2O領域。尤其是餐飲、零食、美容美發等領域,不少企業都具備上市潛質。通過收購講自己的故事,成為轉型中的一種剛需。隨著O2O格局的不斷形成,由傳統巨頭向互聯網企業發起的投資兼并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階段的主流。這也可能是ABC輪O2O項目最后的脫身機會。為什么是ABC輪呢?天使輪太小,收了沒太大意義,等于是收個團隊;D輪后太大,如果不是像拉手這樣走下坡路的企業,傳統企業收不動。對O2O項目來說,維持好行業的平衡則成了一個課題,因為他們可能很快會成傳統行業中的一個環節。
社區O2O是否繞開物業決定不同的出路
社區O2O是否需要繞開物業公司?社區O2O的核心是么?肯定不僅僅是一套社區的互聯網工具或一套電商平臺賣點東西,因為社區內的互聯網的流量已經徹底的被大型的互聯網公司瓜分殆盡,所以想只是想以商業化平臺形式切入社區O2O實際上是在與互聯網巨頭們競爭。典型代表如:叮咚小區、小區無憂、小區管家們,社區001等為代表的項目,他們怎么去與京東、阿里、大眾點評、58到家等競爭呢?其實僅僅是電商的競爭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也不難想,物業是地頭蛇,確實很難啃下來,所以更多項目想繞開物業很正常,以為繞開物業可以快速規模化、平臺化、跑的更快,但是他們還不知道物業在其中的重要性,也許會成功項目通過成功路上的巨大阻力。這樣的項目一旦成功復制能力是比較強,但是如果乏力,最后渣都沒有了,因為平臺很輕對行業產生不了任何價值。
社區O2O最大的市場意義在于提供了巨頭們難以滲入的市場機遇,線下的服務部分才是最關鍵地方,也是BAT、京東、58等巨頭無法觸及的地方,才蘊藏更大的機會。所以,要做社區O2O就一定要深入到線下,而深入到線下就難以繞開物業,無法繞開物業就需要第一步解決物業管理效率提升、降低成本的問題,實現物業面臨的互聯網轉型,否則難于從物業公司切入。第二步才是解決物業增加收入的問題。所以這種項目的門檻一般比較高,復制起來難度大,市場擴張速度慢,耗資金,所以一般的創業團隊不敢觸及,因為是從物業管理切入,歸屬于企業級入口切入社區O2O,典型代表例如:鄰里間。鄰里間這種跟物業深入合作的模式物業是不排斥的,但是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會受限于物業服務的影響。
所以,社區O2O的問題就出現在這里,繞不開物業,又無法深入物業,物業自身服務又做不好,結果社區O2O項目就進退兩難。
社區O2O并購潮加劇
幾個月前我寫了關于社區O2O的文章,說到要解決破除社區O2O的死局要通過帶流量家政平臺的衍伸服務,或者基于物業管理的衍生服務,而這兩種模式分別用58到家和鄰里間作了案例,當時接觸過該團隊,創始人是來自于騰訊的方智,有BAT的背景, 來自BAT核心團隊實力強而且很有激情。據說,多家大型的物業集團跟鄰里間談過收購事宜,幾天前,果然鄰里間被個物業集團并購的消息傳出。鄰里間平臺耕耘了1年多,服務家庭用戶數180多萬,目前估值3億人民幣。整個平臺、知識產權、技術、品牌、資產等全部賣給了鴻泰德物業集團,而他則帶著團隊啟動了新的互聯網學車項目,好像是準備打造學車版的Uber。
每個創始團隊賣掉項目的原因都差不多
1、找到了更好的商業機會;
2、接盤俠給的收購條件優厚;
3、發展瓶頸,融資有了難度。
對鄰里間來說,下一階段的資本市場未必穩定,而現在是比較合適的變現時機。而他們切入的學車是個相對藍海的市場,整合和運營難度姑且不論,至少項目的模式清晰簡單,復制性強擴張快,離錢也比較近,符合資本期望。所以這三點中,接盤俠是最有討論價值的部分。
鄰里間的接盤俠是鴻泰德物業,原本是鄰里間的重要客戶之一。這家是物業集團是一家總部Base在深圳的大型物業集團。近兩年收購了浙江建龍、北京天緯建民、無錫桑達物業、煙臺科信等10多家央企物業(信達、北汽等)的國有股權。我在名片全能王的公司信息查詢頁面對以上信息進行了確認,同時還發現鴻泰德在近期剛剛成立了名為鴻泰德物業投資控股公司。
對資本運作稍微熟悉的人應該可以看明白,成了這家新的資產管理公司的目的是縷清業務結構,剝離原本的投資業務注入新的公司,后續必有資本動作。如果不收購鄰里間,鴻泰德只是一家普通的比較有規模的物業管理公司。但收購鄰里間則可以達到兩個目的,一是打通非投資控股公司的合作通道,二是可以將資產公司包裝成互聯網+物業的概念。所以結合這次收購可以推論,現在的資產結構可能是鴻泰德打算以彩生活為模板謀求上市所作出的變動。
傳統行業的轉型與O2O并購也是一種趨勢
鄰里間的這次并購案應該說可以給不少傳統企業和O2O企業一個啟示。傳統企業那邊面臨的問題是自己雖然規模巨大,但卻跟不上互聯網的大轉型,業務形態很原始,大多為勞動密集行業。而O2O的互聯網公司則被資本催生為無根之苗,現在資本層面轉向,立刻面對著斷奶的危機。大型傳統企業具備的各項條件,可以幫助互聯網企業落地;而互聯網企業的平臺化積累,可以幫助傳統企業從產業到產業鏈的轉型,拓寬更好的發展方向。
像這樣的故事,之后不久就會發生在各個O2O領域。尤其是餐飲、零食、美容美發等領域,不少企業都具備上市潛質。通過收購講自己的故事,成為轉型中的一種剛需。隨著O2O格局的不斷形成,由傳統巨頭向互聯網企業發起的投資兼并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階段的主流。這也可能是ABC輪O2O項目最后的脫身機會。為什么是ABC輪呢?天使輪太小,收了沒太大意義,等于是收個團隊;D輪后太大,如果不是像拉手這樣走下坡路的企業,傳統企業收不動。對O2O項目來說,維持好行業的平衡則成了一個課題,因為他們可能很快會成傳統行業中的一個環節。
本文作者是略懂O2O和線上營銷的十字少爺,覺得本文不錯請想打賞的話,請至少從1元起賞。普通關注請去微信公號:黑焰十字(darkflame10),帶你裝逼帶你飛。有事商量加微信:redyzhu,但伸手黨我一概不鳥。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