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臺,繁華背后的落寞金融
P2P金融又名P2P信貸,意為個人對個人的通過互聯網平臺完成的小額借貸交易,借款信息包括金額、利息、還款時間和還款方式,利用自助式借款來完成自助式借貸的一種互聯網金融模式。目前主要的P2P國內平臺有小牛在線、陸金所、e路同心、易通貸等。
一、詳解:P2P平臺面臨的三大危機
P2P平臺之所以應運而生是因為在國內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小型企業無法從銀行等傳統渠道融到資金,而融資又是其發展的必經之路。借著這股需求的東風,我國P2P平臺表現出雨后春筍的發展勁頭,創業者層出不窮,模式紛繁復雜。然而,百家爭鳴的局面仍然潛藏著危機,P2P平臺主要面臨三大重要危機。
首先,誠信危機。
誠信危機在借貸行業可謂老生常談了,然而P2P平臺作為準入門檻低、收益高的特殊行業,難免引來不法分子的覬覦。2105年5月底,我國P2P網貸行業成交量突破6000億元,其中,一些劣質P2P平臺偽裝成銀行招攬客戶,從中謀取非法利益,讓整個行業陷入誠信“寒冬”。網貸行業的誠信意識不僅僅要靠政策來維護,更需要企業自律。盡管目前已經有很多監管條例出臺,但是仍然有很多企業打法律擦邊球,導致用戶對企業的不信任。因此,在這樣的格局下,企業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誠信意識,才能贏得顧客的信任。
其次,兌付危機
對于借貸行業而言,另一個重要的熱點問題就是安全性了。借貸行業的安全性主要表現在兌現和付款上,如果這一環節出問題,那么企業必死無疑。2015年1月北京網貸平臺里外貸發生資金鏈危機,導致企業沒辦法正常運營,9.34億元的巨額債務成為P2P平臺最大的一次兌付危機。危機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借款人沒有按時還款也聯系不到,而平臺沒有保證外加無力償還這筆巨額資金。像這種高額吸儲的P2P平臺在國內比比皆是,而很多平臺的注冊資金都只有幾千萬左右,一旦出現高額信貸危機就只有資金鏈斷裂一個后果。由此可見,P2P平臺要注意完善借貸人的信息,還要購買保險來以防萬一。
最后,倒閉危機。
目前P2P經營者對政策和市場潮流的感知性和預知性不強,導致企業的發展并不能適應大環境潮流。例如2015年出來的行業監管細則草案,此草案一出臺導致全國70%的P2P平臺都相繼倒閉。《條例》的發布奠定了P2P網貸行業細分的法律基礎,導致今后P2P都具有牌照監管含義,今后的P2P網貸細則都是非常嚴格的。而大部分P2P企業的死亡可見大部分企業都沒有風險意識,不懂得早做打算來迎合市場潮流。只要大環境一變,這些企業就沒有任何招架之力。
二、P2P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1983年創立的格萊珉銀行,主要業務是通過小額信貸業務來幫助窮人擺脫貧困,這是P2P最初的線下雛形。P2P平臺的現在是眾多小型互聯網企業在不斷創新迎接挑戰。P2P的未來主要有四種模式:擔保機構交易模式,債權合同轉讓模式O2O綜合交易模式以及依托大型金融集團推出的互聯網服務平臺。擔保機構交易模式是只提供信息服務而沒有任何參與資金實際運作的行為,一筆借款需要多個投資人投資。債券合同轉讓模式,是平臺自身作為債權人進行放債交易。O2O交易模式是通過互聯網糅合線下商務機會,讓互聯網借貸為線下商家服務。大型金融集團推出的互聯網服務平臺,是由傳統金融向互聯網進行布局,采用債券清晰的“1對1”模式。盡管P2P平臺在未來有四種模式,但是仍然會存在很多問題,例如虛假平臺、趨同競爭等等。由此可見,企業只有不斷增強自己的競爭能力,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競爭模式,才能夠在復雜的競爭環境之中勝出。
總結:互聯網P2P可以說是金融行業的新生軍,一直在不斷遭受質疑和迎接挑戰,但是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歷程都是如此。只有不斷修正,不斷進步,才能走上更加成功的道路。P2P的成長需要企業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市場需要P2P,但是不符合市場發展規則的P2P平臺也只會被淘汰。只有雙方共同努力,P2P行業才能夠真正騰飛
。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