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廣告網上線,坐擁6億用戶的微信變現之路正在加速自媒體
朋友圈里刷出了寶馬的廣告或者可口可樂的廣告,你是屌絲還是高富帥?除了時代廣場的大屏幕,大概沒有什么廣告能像朋友圈廣告這樣受到萬眾矚目。坐擁7億用戶的微信,無論是朋友圈廣告還是突然的「抖動」,無一不備受矚目。
昨天,微信朋友圈廣告網正式上線
,微信官方在網站上公布了合作流程,廣告主只需通過官網自主申請,審核通過即可接入微信朋友圈廣告,五步操作即可獲得億級社交流量。
這個擁有6億用戶的App,其變現方式正在沖進快車道。
朋友圈廣告「懂你」?
在朋友圈廣告網的頁面頂部,赫然寫著“廣告,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早在今年1月份,「微信團隊」發布第一條朋友圈廣告時,其文案就寫道:“它是什么,它無孔不入,你無處可藏,不是它可惡,而是它不懂你,我們試圖,做些改變。”當時,這份文案還在社交網絡上引發了一大波模仿營銷的熱潮。
朋友圈第一條「廣告」
「微信之父」張小龍不止一次地說過,對于微信來說,「用戶價值」永遠第一位的。在這個原則的指導下,微信對朋友圈廣告的態度相當謹慎,「不是它可惡,而是它不懂你」的廣告詞背后,則是微信希望朋友圈廣告可以依靠大數據實現精準推送。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用戶在朋友圈刷出英菲尼迪、寶馬、可口可樂、Vivo廣告的時候,都會掀起一場「高富帥or屌絲」的炫耀或自嘲。“年收入100萬以上的用戶消費能力強,收到的是寶馬廣告;買不起iPhone6但買得起小米的,收到的是Vivo的廣告;連小米甚至紅米都買不起的,收到的是可口可樂的廣告。”這條信息在各種社交平臺上得到廣泛轉載,似乎被視為微信朋友圈廣告根據“大數據”精準投放的一種標準。然而,筆者作為屌絲,寶馬、vivo、可口可樂的廣告都刷到過,可見在目前的條件下,說朋友圈廣告「十分精準」并不準確。
微信變現在加速
2015年微信用戶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微信每月活躍用戶已達到5.49億,微信用戶平均年齡只有26歲,97.7%的用戶在50歲以下,86.2%的用戶在18-36歲之間。25%的微信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30次,55.2%的微信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10次。
作為一個平臺,微信已經成長為覆蓋了通訊社交、公眾平臺、手機支付、社交游戲等領域的巨無霸。對于微信來說,用戶數的增長和粘性的提升都趨于放緩,如何變現成為這個巨型App面臨的新問題。
朋友圈廣告合作流程
朋友圈廣告網顯示,廣告商投放廣告的流程依次是郵件溝通、前期準備、方案審核、方案執行、效果跟蹤。在網站上,并沒有廣告報價的數據。但在朋友圈廣告內測初期,據稱首批僅有 50 個廣告主能夠獲得曝光機會,且要求對廣告內容進行審核,價格從 1000 萬起。
這樣看來,朋友圈廣告無疑將成為微信變現的一大「神器」。騰訊公司副總裁張穎曾做出過這樣的預估,初期朋友圈廣告能為騰訊貢獻 50億元左右的收入,后續可能達到百億級別。
如果說此前微信對朋友圈廣告的態度還是「私下溝通」的話,廣告網的正式上線,則意味著微信在變現的路上要加速了。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