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別P2P平臺中的“真心英雄”金融
近日,隨著互聯網金融三大監管文件的相繼出臺,促使很多P2P平臺“敢于”秀出自己的平臺數據以證自清,以示配合,其最終目的無非是為了博得大眾的信賴。對此,有投友問到:這些數據都是真的嗎?那要如何進行判斷呢?
下面就筆者多年投資經驗積累做下分享,希望能為大家在判斷平臺數據真偽上帶來些許幫助。
首先,分析平臺借款人與投資人真實性。在選擇P2P平臺時,投資者可以通過分析平臺近期借款人和投資人的一些情況來判斷平臺優劣。
一種情況是,如果目標平臺借款人不多,而單個借款金額又過于龐大,這說明平臺實力不足,業務環節薄弱,很可能會存在發虛假標自融的情況,這樣的平臺投資風險會相對較大。
再有一種情況,就是平臺投資人真實性存疑。比如有的平臺利用馬甲號投標,造成平臺人氣旺盛假象。像這類情況,我們可以通過持續觀察平臺投資人狀況予以鑒別。如果該平臺人氣旺盛屬于長期性,則說明投資人真實可信;如果屬于階段性人氣暴漲,而又沒有相應的活動之類帶動,則說明極有可能存在馬甲號投資人情況,此時若盲目跟風投資,很可能會落入虛假標陷阱。
以中國十佳互聯網金融網絡平臺安心貸為例,安心貸平臺以人氣活躍著稱,擁有業內更活躍的“安心社區”,它的人氣火爆就帶有持續性,一是源于安心貸本身的知名度,二是安心貸平臺獎勵投資人活動比較多。據悉,七夕來襲,安心貸平臺微信端活動“重金尋找‘萬人迷’為你心中的TA點贊”,已早早發出。心潮澎湃的你,還不趕快去參與,正好能借機目測下自己的“顏值”是否可以迷倒眾生一片呢。
其次,看平臺的待收變化。一般情況,平臺待收趨于平穩,過高過低都需要謹慎,但也因平臺實力而異。如果一個平臺擁有強大的“干爹”,待收高一些還是可以考慮的。而作為一般平臺,如果平臺待收數據突然上升或下降,對于正在運營的平臺來說肯定是有問題的,這時候作為投資人就要觀察一下平臺的具體情況,排查下引起劇烈波動的原因,如果沒有合理的情況,必要時就要考慮是否該撤資了。
再次,看平臺標的滿標速度。如果平臺滿標的速度過慢,那可能就是運營推廣不給力,平臺人氣不行,或者平臺的風控不夠。比如收益和風險把控不成正比,沒有給投資人完全信任的安全感,就會導致滿標速度過慢的情況。遇到這類情況,投資者就需要考察平臺本身運營實力問題,很可能是平臺自身出問題了。
最后,平臺人員變動問題。一個蒸蒸日上的P2P平臺,運營團隊應是持續發展壯大的。盡管,作為一個企業單位工作人員另攀高枝的現象很正常,但如果平臺的人員變動較為頻繁,或者運營隊伍人數銳減,則構成了平臺不穩定的部分因素。這時候,作為投資者就需要考慮這家平臺的生存能力,以及潛在的運營風險。
總而言之,網貸行業發展到現在,監管靴子也算落地了,可以說做P2P網貸的圈內人應該越來越專業,平臺可信度應該越來越高,大環境也越來越好,但是無論業內人士怎樣專業,作為投資人風險卻是永遠存在的,也是無法徹底避免的。因此,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就需要靠自己靈敏的嗅覺,以及理財經驗去多加以鑒別,盡可能的控制風險,將風險降到最低。
人有旦夕禍福,天有不測風云,天下沒有絕對和一成不變的事情。無論拿出最美數據呈現的P2P平臺玩的是假大空還是真善美,作為投資者一定要時刻帶著一雙“火眼金睛”,不能迷信原始的基本層面分析,要實時關注行業動態,包括監管動態的實時跟進,以及平臺細微之處的變化。
時代在前進,P2P網貸行業在發展,P2P平臺的商業模式更是日新月異,網貸大浪淘沙,如何在P2P理財上判別出平臺中屬于自己的“真心英雄”,最終還得靠投資者用自身睿智的目光去判別。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