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QQ家校群不得不說的東西自媒體
文/楊君君(微信:yangjunjun420)
移動社群的來臨,讓包括小學生在內群體也無法“逃脫”。對,這個世界開始被移動互聯網聯系的更加緊密,任誰都無法在自己的世界里獨享“世外桃源”。
8月6日,騰訊召開規模盛大的移動社群大會,宣布手機QQ開始圍繞群、興趣部落和公眾號打造自己專屬的移動社群時代,騰訊社交事業群的掌門人湯道生親自站臺,場面不可謂不盛大,決心不可謂不堅定。
然而,比鑼鼓喧天的大會更為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幾乎在同一個時間,手機QQ更新了5.8版本,這一版除了正式上線公眾號之外,一個更加重要的功能點在于“家校群”的推出。這讓一直以來都存在但也一直以來都游離于人們視野之外的群體——在校學生群正式進入了規范場景化的時代。
畢竟前者再規模浩大,也僅屬于概念上的卡位,而后者則是現實使用場景最真實的呈現。
根據介紹,此功能為手機QQ面向中小學校家長與學校溝通而特制的群模式,創建時可在群流程中選擇“家校.師生”分類。聊天界面分為老師及學生兩個端口,并結合家校場景提供老師通過手機QQ便捷發布作業,學生或家長方便查看,并支持在線提交作業。
也就是說,家校群一方面對QQ群的場景化使用進行了落地,老師布置作業、學生提交作業、家長監督,QQ群不再是一個“沒有正事”的松散群體,另一方面則意味著對社交本身已經覆蓋,但一直未能利用的東西進行了充分的利用,提供了整個社交體系管理的邊界。
實際上,一直以來,學生課程管理系統都是互聯網公司眼中最大的肥肉。
成立于2009年的Top Hat是一家挺有趣的教育科技公司,它做的事情是:專注于課堂用的響應系統,將北美大學課堂里常見的投票表決器與移動設備結合,成為一套高校課堂教學用的交互系統,希望加快學生和老師在完成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在 Top Hat Monocle 系統中,老師可以用 Top Hat 在課堂上進行投票調查,隨堂小測試,或交互式的演示等一系列動作,而學生則用自己手上的智能機、pad參與這些基于 web 的互動。在每一次互動的背后,學生的表現都會被有效記錄和統計,讓學生能看到自己是否有進步、老師能看到自己的課上得如何。
目前Top Hat已經為超過400所學校和三十萬學生提供服務,并且已經拿到了超過2000萬美元的融資。
要知道,Top Hat Monocle僅僅是在課程管理體系上,抓住了智能手機普及的契機就可以獲得如此大的成功——并沒有融入社交的因素,更沒有形成更加長線的管理。可以想象,對于有著中國最大的社交網絡的QQ而言,如果同樣進行類似的課程管理,又會意味著什么?
試想一下,一旦QQ家校群獲得更大的使用場景,那么老師就可以很順利的和學生進行資料、課件的信息互動——要知道,現在的學生不太需要紙質的東西;與此同時,老師可以在群里開設固定的答疑時間,回答學生的問題,省去各種輔導班;還有,如果是課外討論小組,從群里立馬劃分出幾個討論組,老師實時“監控”,相信沒有學生會偷懶。
當然,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現在學生使用互聯網的能力,他們大部分人可都是伴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生長的一代,就像是大部分80后在小時候從來都沒有發愁過如何使用電視“遙控器”那樣,這是屬于一種“人工智能”的遺傳。眼睛盯著小小的屏幕、耳朵里塞著耳機、手指在鍵盤上飛快地移動……這似乎是愛用電腦或手機上網、聊天的青少年統一的“表情”。
“既然無論如何都無法阻止孩子們玩手機,那么何不干脆一點,看用手機怎么能去管理和規范這些孩子們的學業”,這恐怕是大多數家長和老師的想法。
從這個角度來看,家校群讓老師和作業成為了學生們最無法辜負的東西。
不過,對于整個手機QQ的群發展而言,家校群的受歡迎并不能真正意味著群在場景化時的成功,畢竟手機QQ是一個平臺化的東西,舉QQ之力推一個學生和老師的群場景化,其成功的含金量不會太大,未來的群應該是有著更多的場景,總不見得QQ對這些場景都像家校群那樣進行定制化,并且都進行大資源推廣吧。
“提供一些QQ群API開放的接口,讓不同需求的群體對這些API接口進行個性化排列組合,才能以平臺化的理念去將群真正的開放并且利用出來。”
有一個前提是,這些開放的API接口,必須足夠的傻瓜和智能,因為群的管理員可大部分不是開發者。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楊君君雜潭”或者添加微信yangjunjun420與作者交流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