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額寶淪為“小三”,阿里理財地位不保?金融
上線兩周年的余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在6月中旬首度跌破4%,正式進入“小三”時代。7月16日,天弘基金發布的半年報顯示,2015年第二季度余額寶規??s水近千億元人民幣,這是否意味著余額寶在理財產品市場風光地位不再?
從正室到小三,余額寶不再是理財首選
隨著余額寶的收益率優勢不再,資金向銀行儲蓄和其他理財產品回流也是很自然的結果。來自中國基金業協會的一組數據顯示,在余額寶大規??s水的同時,國內貨幣基金整體規模反而提升了。這說明,余額寶年化收益率的降低,直接為銀行和證券公司等競爭對手提供了反超機會。
余額寶在上線之初,身上“金融行業顛覆者”的色彩非常濃厚,馬云說“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余額寶與銀行等傳統金融業之間的對立程度,后者也因此制定了向支付寶轉賬設定限額等一系列應對手段。樹敵眾多對于余額寶來說顯然是不利的。
從高收益到趨向穩定,再到如今跌破4%,標志著余額寶已從“激進”走向“溫和”,這一轉變除了來自競爭對手等外部因素外,不排除也是螞蟻金服等同門產品刻意為之的結果。誠然,在互聯網理財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余額寶顯然已經不再是理財的首選,但余額寶在互聯網金融史上里程碑式的地位依然不可動搖。
對于阿里巴巴(以下簡稱“阿里”)和螞蟻金服來說,由于余額寶的大幅縮水引發業界廣泛關注,是預料之中的事。而人們關心的是,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下一步金融領域的布局如何展開。
多重沖擊,阿里如何做理財?
馬云將阿里未來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繼續推行平臺戰略,第二是做金融服務業,第三是做數據服務。螞蟻金服的發展戰略也十分清晰,即“平臺、農村、國際化”,二者的重疊部分在于“平臺”,而平臺戰略同時也對其金融業務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
短期來看,余額寶的收益率降低的確會對阿里的金融業務造成一定沖擊,但很顯然阿里并未對此過度擔憂,在業界一片唱衰聲中,阿里方面也并未做出任何回應,它的底氣在于,支付寶平臺用戶數量高達1.9億,即便部分用戶和資金因為收益率下滑而流失,其他用于小額支付的留存用戶和資金仍然能夠撐起余額寶這一巨大的貨幣基金運轉。
“支付寶錢包”在前不久進行了版本更新,引入社交機制和更多的本地生活服務,以生活平臺的新形象來提升用戶的忠誠度。事實上,缺乏黏性是阿里旗下包括余額寶在內的許多產品面臨的共同問題,將支付寶平臺化的策略在某種程度上也提升了余額寶的用戶和資金留存率,這是阿里的平臺戰略對金融服務起到的輔助作用。
另外在余額寶收益率走低之前,阿里推出了一款名為“天貓寶”的產品。但這并非是一款理財產品,而是讓用戶可以在余額寶收益基礎上額外享受1%的年化收益率,這使得天貓寶更像是一項增值服務,背后的邏輯依然是平臺化的運作模式。一方面余額寶收益率走低已是事實,另一方面平臺化戰略也勢在必行,如何在二者之間找到結合點或許將是阿里未來一段時間的重點。
馬云說:“假如有一天余額寶的利率和銀行的存款利率并軌了,即便余額寶的使命真的終止了,它已經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現在看來,余額寶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使命臨近終點時,又被阿里的平臺化戰略賦予新的使命,配合“天貓寶”等增值服務產品,余額寶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注:本文首發于《計算機應用文摘》,轉載請注明作者和出處。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