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線作戰加速失血,滴滴開啟滴血模式?自媒體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普及,用車行業也迎來風生水起般的瘋狂發展。與此同時,打車軟件的用戶數和使用率也隨之快速增長。而在所有打車軟件中,占據80%以上市場份額的壟斷者---滴滴無疑成為涉及用車領域最多,最受用戶和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然而,就在滴滴瘋狂增長的同時,卻也引發業內人士對于滴滴模式的冷靜思考。那么,滴滴目前采取的發展策略與方向是否正常?用車行業如果向著滴滴模式發展,利還是弊?
出行方便歷來是人們的生活剛需之一,而一鍵叫車也成為很多人每天出行習慣。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給了打車軟件們更多優先發展的便利條件,這也使得這塊幾年前幾乎沒有的市場,轉眼間便進入到紅海競爭中。而就在所有打車軟件中,滴滴則成為眾矢之的。近日有消息顯示,滴滴已經不只滿足于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的市場了,又進入了巴士、拼車和代駕這些相對較新的市場中攪局。
然而,滴滴在每個垂直用車領域都面臨著強大對手的競爭,只要稍微簡單一算便可窺探出滴滴模式的問題所在。
第一,燒錢大戰,難分勝負。以滴滴推出的代駕為例,如果以10萬司機,每天平均3單,每單補貼20元來看,按照一個月的時間維度來計算,補貼要將近2億元。當然,除了補貼額度巨大外,業內競爭對手E代駕也并未閑著。據悉,在E代駕最近啟動的8月份“舉杯星期三”活動中,宣稱一天全國的訂單就高達40萬,僅此一項活動投入就在1個億。而號稱攜百萬司機入場的滴滴,宣稱任何價位都比E代駕低3元,同時開啟首單免費的活動。這樣一來,可以預見的是滴滴僅在代駕這一個領域,每月燒錢的級別就要達到10億元的等級。
第二,“平臺”好夢能在公益出行領域實現嗎?通過觀察不難發現,滴滴現在正在試圖構建一個涵蓋廣而全的用車平臺。除了上文提到的那些用車領域外,滴滴連拼車和公交這兩個公益出行領域也并未放過。要知道,拼車領域中,嘀嗒拼車、愛拼車等早已深耕市場多年,滴滴的機會不能說沒有,但如果想搶占市場,燒錢則不可避免。而公交巴士這個領域,更是重投入重運營的模式。每年各城市的公交和巴士幾乎都處于虧損狀態,現在滴滴的介入,在沒能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下,顯然很難保證發展的長期性和穩定性。
第三,如果“滴血模式”不能橫掃對手們,滴滴怎么辦?如果說以前滴滴只是在出租車和專車領域發力,規模和效果還算不錯的話,今天的滴滴則加入到許多全新的用車領域中,這樣就把自己置于立足未穩,又欲擴張的態勢當中。然而要知道,在互聯網世界中,全線出擊未必是上佳的選擇。因為一旦全線作戰,勢必戰線會拉的很長,而一旦形成被各個領域競爭對手圍攻的局面,靠燒錢開路的單一做法勢必會精盡人亡。即使滴滴現在號稱資金儲備達到20億美金,但是照此算來,能堅持半年就已屬萬幸。
此外,滴滴的野心也不只局限在國內市場。滴滴現在也開始向海外市場擴張,然而用資金去收購海外本土公司顯然并非長久之計。如果一旦陷入當地用車行業的競爭,那么滴滴又將面臨兩面作戰,腹背受敵的可能。之前與易到傳出緋聞的美國搭車出行公司Lyft就迫于資金壓力果斷放棄擴張海外市場,專注美國本土。非不愿也,實不能也。從企業戰略的深層次來看,難得的是企業了解并專注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選擇不做什么,而不是盲目地一切都做。聯想起不久前創新工場李開復博士在公開課上的講話,“互聯網創業與投資需要遵循冪定律,即找到最好的人才、產品和市場才是最重要的!”的確,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目前互聯網環境中,任何一家發展走勢良好的公司,無不是那些輕運營輕模式,走垂直化和差異化路線的公司。如果說十年前還能誕生像BAT這樣量級的公司,那么在十年后的今天,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尤其在滴滴還沒有在核心競爭力(比如核心技術)上站穩腳跟有所建樹,盲目擴張的風險是精力和資源被迅速攤薄,一個“看起來很美”的全業務平臺很容易成為花架子。舉個例子,比如近日被用戶和媒體詬病的滴滴新加入的“動態加價” 對同時同地、相同路線的幾個訂單加價的幅度居然不同,而且差別非常大,滴滴自己也承認是技術不成熟問題造成的。
顯然,在全線作戰的背景下,滴滴加速失血的過程已成事實。開啟了滴血模式的滴滴,如果不能找到正確而合理的發展模式與方向,將很容易就陷入到燒錢無底洞的深淵之中。價格戰或許能在初期幫助企業搶占部分市場,然而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對于投資人來說,“資金總有燒光日,補貼過后見真章”。如果企業不能用優質產品和服務留住與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那么在浪潮退卻后,裸泳者將勢必死得很難看。
----------------------------------------------------------
城宇自媒體:百度百家、微信公號、今日頭條、搜狐新聞等20多家
【微信公號:ksms2046】最接地氣的手機體驗自媒體
分享互聯網、智能硬件等業內動態,順手點評房產、影視和娛樂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