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老總沒人敢稱產品經理 轉型之路依然沉重 專欄
前兩天有網友問起,為什么傳統ERP軟件轉型這么慢,按理說他們也處在IT科技的最前沿,也能夠最先領略到互聯網的浪潮,為什么轉型之路卻總是磕磕絆絆?不斷的被一些無名小弟們彎道超車,究其原因何在呢?
記得有業內人士表示,主要原因是傳統管理軟件廠商的老總們都不是產品經理,試問他們有哪個試用過自已的產品?有哪個管理軟件廠商的老總敢說自已懂產品?有的看過PPT一兩次講解的就算不錯了,其實沒有一個老總真的深入的使用過自已的產品,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懂產品,所以下有對策總能瞞天過海,也正因為不懂產品,經常會出現亂指揮空喊口號的情況,該重視的疏于管理,該管理卻往往被忽略。
反觀互聯網公司的老總,人人都號稱自已的是公司最大的產品經理。
蘋果的CEO就是一位最偉大的產品經理,此前蘋果在手機行業沒有什么技術基礎。但是最終能夠在市場實現屌絲逆襲,他們從根本上解決了消費者在用手機時碰到的問題,以最好的用戶體驗打動用戶,蘋果IPHONE的成功,就是因為在用戶體驗上做到了極致。有人說蘋果是從靈活深處觸動了消費者,而正因為蘋果的成功讓全球的CEO們開始集體向喬布斯學習體驗式創新。
360的董事長周鴻袆就曾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已就是360最大的產品經理,也正因為對產品設計的重視,讓360產品部的人苦不堪言,大家紛紛稱周鴻袆為魔教教主。也正因為有這么一個牛X的產品經理存在,360的產品才在用戶心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如今,用戶體驗這個詞已經滲透到越來越多的行業,貫穿于整個企業的研發、推廣和市場運作。例如,買 iPhone,從打開包裝盒的那一剎那,到海底撈,從熱情洋溢的引座員接待你的那一刻,體驗之旅開始展開。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用戶體驗是促進銷售的生產力,也是確立差異化的競爭力,是推動行業進步的力量。
用周鴻袆的話說什么叫做用戶體驗,而不是叫產品經理體驗,或者叫老板體驗?因為我們做產品,無論有多么好的技術,有多么好的設計,最終評價好還是不好的,是用戶,不是產品經理,更不是老板。老板、產品經理、行業專家選擇一個產品的理由,與用戶選擇一個產品的理由,很多時候是大相徑庭。你覺得好的產品,用戶不一定買賬。如何學會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換位思考,說起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是實際上很難做到。因為每個人不管成不成功,都會積累自己的人生閱歷和經驗,他的思維會越來越慣性,突破既有思維模式難度大。通俗地講,這就是自我太強大了。在這種強大的自我下做產品,產品做著做著就變成了給自己做。所以只有尊重用戶體驗的企業才有可能成功。
騰訊也是一家值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他也是將產品致上奉為第一信條,而騰訊馬化騰也曾經說過:他是騰訊最大的產品經理。而他將自已定位成產品經理初衷則來源于與日俱增的危機感,“就是怕用戶被搶走”,也正因為這個危機感的存在,讓無比看重用戶的馬化騰開始想盡辦法黏住用戶,甚至自已熬夜改產品,親身試用公司的每一款產品,自已滿意還不行,還要讓身邊的人滿意,這也是馬化騰經營的產品信條,要讓騰訊的產品屬于所有人。
所以很多人都說,互聯網公司最可怕的不是他們走在互聯網思維的最前端,也不是他們擁有多少客戶有多少強大的資本,而是他們擁有一個世界級的產品經理兼CEO。
反觀,我們傳統管理軟件公司的CEO,有哪個敢宣稱自已是公司的最大的產品經理呢?壓根就沒有,因為他們自已根本就不知道自已的產品有多爛,每天僅靠寫的天花亂墜的產品PPT去了解產品指點江山,你認為他們能找到用戶體驗的第一觸覺嗎?如果產品經理再犯暈一些,這樣的產品多數都會以失敗而告終。同時,傳統管理軟件的產品經常是拿用戶當小白鼠,不斷的讓用試錯改進產品,而周鴻袆說過要把自已當小白鼠,別把實驗品留給用戶,這也是互聯網公司和傳統管理軟件公司最大的差別。
另外,為什么很多創新都來自于初創企業,因為在初創企業,每一個創始人也都是產品經理,他們靠自已的經驗和積累,一直和用戶站在同一水平線上,而我們傳統的管理軟件老總脫離用戶已太久,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自已的產品長啥樣,指望他們了解用戶體驗談何容易?指望他們談轉型依然任重而道遠。
所以在互聯網時代,要人人爭做產品經理,而CEO們也不例外,只要這樣才能走到用戶的前面,才能粘住用戶不讓用戶棄你而去。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