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墮落史,當營銷盡成撕逼觀點
數年前,互聯網上的新聞頭條還被各種狂拽炫酷的新品們占據,而如今,卻堆滿了各種互聯網廠商互掐撕逼的消息。今天神州租車開噴Uber,昨天則是樂視對掐小米,再往前還有“別把錢花在垃圾上”,不知明天還有什么鬼。如今的互聯網營銷,已不是簡單的口碑營銷,為了聲量和成本,不少廠商都不惜節操,玩起了撕逼營銷。而熱鬧繁華的背后,其實盡是聒噪。
互噴?其實是互炒
6月初,一件可載入“中國互聯網撕逼史”的事情拉開了序幕。小米首先發難樂視,并和樂視圍繞“視頻內容哪家強”這一話題舉行了“友好”的口水互噴。在此次撕逼大戰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小米CEO雷軍祭出北京方圓公證處公證文件,以證明小米的視頻內容比樂視多1倍。雷軍此舉首次將“公證書”這種奇物帶進互聯網營銷。
奇葩的事無獨有偶,在這之前不久,樂視手機發布之際,賈躍亭也有“驚人之舉”—公開了手機行業成本(BOM)。從賈躍亭的公開行業成本到雷軍的公證書,互聯網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讓業內人士擔憂:如此惡性競爭對市場是否會有不良影響。但就在雙方刀來劍往的這段時間里,無論是樂視的超級手機,還是小米的互聯網電視都借著此次撕逼式的營銷進一步提升了聲量。
而比之小米和樂視撕逼更具爭議性的,莫過于6月底《神州專車》以“Beat U”系列海報暗諷Uber的事了。這是高明的營銷,還是腦殘的營銷?輿論分成了截然對立的兩派。一派膜拜無比,稱《神州專車》此舉是極具戰略眼光的營銷,另一派則深惡痛絕,以腦殘諷刺《神州專車》這是花了大錢砸自己品牌的低級營銷。不過這次撕逼并沒能持續太久,經不住輿論的壓力或者是《神州專車》故意為之,沒過兩天便以《神州專車》補貼道歉結束這場撕逼。值得注意的是,經此一役《神州專車》和Uber的用戶量都增長了不少。于是,追究到底誰更高明還重要么?
除了同行業的兩家企業互掐之外,撕逼也在同盟內部上演。7月2日夜間,《戰艦少女》研發商幻萌和發行商派趣竟然同室操戈,雙方相關人員在微博和百度貼吧等地隔空對戰,就游戲分成結款、雙方態度和版權歸屬等方面展開了數輪激烈的爭論。你沒看錯,同一款游戲的研發商和發行商竟然掐了起來,這是炒作嗎?恐怕業內人士也難以分辨。原來,《戰艦少女》開發商幻萌與派趣簽約了三年運營代理,一年還未到合作就產生了間隙。有趣的是,通過這場紛爭,《戰艦少女》的百度搜索指數短期內翻了一倍猛躥到5萬。截止發稿前,這場撕逼并沒有消停的跡象。不過借助“互炒”的力量,《戰艦少女》還能迎來下一波高潮嗎?
碰瓷,借力再炒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撕個逼互炒一下好處多多,但除了為了互相炒作的撕逼,碰瓷式的單方面營銷案例也不在少數。
今年6月,魅族在魅藍新品發布會前的廣告語“別把錢花在垃圾上”可謂是將單方面挑釁演繹到了極致。看著小米手機和紅米手機熱賣,坐不住的魅族再次開始絕地反擊,推出魅藍新品對準紅米。于是暗諷紅米的“別把錢花在垃圾上”堂而皇之出現在魅藍新品宣傳上,顯然魅族是想故意挑起口水戰,借助小米的影響力為新品造勢。不過,慣常主動出擊的小米選擇了不配合,這讓魅族發起的撕逼成了一場碰瓷之舉,最終草草收場。
魅族選擇的是一對一,而錘子科技CEO羅永浩是首個將“地圖炮”式撕逼帶到互聯網的人。嘴功了得的羅永浩在手機圈逮誰撕誰,錘子手機尚未看到樣機,就已經單方面碰瓷了所有知名的手機品牌,也給錘子手機帶來了讓無數創業者夢寐以求的媒體曝光量。
不過《無間道》系列電影中有句經典臺詞—“出來混的,遲早要還的”。Smartisan T1甫一上市就遇到輿論的各種“刁難”,羅永浩的宿敵方舟子和新對手王自如也紛紛前來較勁,出師不利的T1成了羅永浩“情懷”的心頭之痛,這讓羅永浩明白撕逼并不是萬能靈藥,為了避免已經家喻戶曉的錘子手機被自己的高調影響,羅永浩無奈宣布今后閉嘴。
互扒黑歷史
互聯網名利場的精彩之處,往往是結果的出人意料。上述內容,在事后看來部分也有可行的必要。但接下來所講述的這些為了撕逼而撕逼的事兒,似乎就沒有再掐下去的必要了。
在去年我們曾報道的中概股集體赴美上市的浪潮當中,《陌陌》顯然是其中最吸睛的一個。除了《陌陌》本身頗具話題性之外,創始人唐巖和老東家的口水戰,也是一大看點。上市前,唐巖的“老東家”網易公司突然發布一則聲明,指責其在網易就職期間喪失職業操守、利用職務之便實施利益輸送,對其工作8年的網易公司造成了名譽與商業上的損失。公開叫板尚處在上市靜默期的《陌陌》,雖然網易的聲明只針對陌陌創始人唐巖個人發難,但這招釜底抽薪的做法讓所有人為《陌陌》捏了把冷汗。本就沒有什么業務重合度的兩家企業,之所以要撕逼,也完全是為了撕逼而撕逼。好在2014年12月12日《陌陌》還是成功的在納斯達克上市,并且迎來首日大漲26%的利好。
和網易一樣作為互聯網老資歷的企業,奇虎360(以下簡稱“360”)算是個更加獨特的存在,它的對手名單里有百度、騰訊、瑞星、金山和搜狗等一大批企業,因為樹敵太多太多,甚至催生了“反360聯盟”這樣獨特的組織。這其中360和金山的恩怨最為持久。2014年,360和金山爆發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撕逼戰,雙方各自利用對用戶電腦的控制權誘導用戶卸載對方軟件,后來又分別訴諸到兩家法院,360訴金山惡意誘導用戶卸載360安全軟件,而金山訴360不正當競爭,最終的結果是雙方各領了一張“罰單”。360和金山兩家公司業務線非常相似,隨著移動互聯網轉型以及國際化擴張,雙方的撕逼戰還將持續下去。不過他們撕逼并不會帶來什么營銷效果,口水來口水去,也只能是一灘口水。
相愛相殺在一起
在互聯網發展歷史中,其實有關互掐的事兒數不勝數。除了上文講的為了營銷或為了撕逼而撕逼案例,也不乏由恨轉愛、相愛相殺的案例—撕到最后竟然走到了一起,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在2014年借助背后巨頭撐腰,大打燒錢戰爭的《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在2015年2月14日正式合并。從當初的撕逼到最終宣布合并,二者上演了一出冤家終變情侶的戲碼。這兩家公司可謂是輿論場中的寵兒,回過頭去審視用車領域的發展史可以發現,《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的撕逼營銷正符合了業內有關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不見了的調侃。7月8日,“滴滴快的”宣布完成新一輪20億美元融資,進而企業估值高達150億美元。顯然,這個撕逼還真是一個完美結局。
從殊死搏斗多年的老對頭,到最終合并成為親密的戰友,類似的例子還不止一個。58同城和趕集網的合并同樣十分吸引眼球,同其他競爭對手撕逼為了營銷不同,雙方合并前的競爭可謂真槍實彈的實戰。雙方對決了十年,有超過90%的精力都花在競爭上,彼此造成了極大地消耗。兩者由競到合的關系轉變,昭示著邁入了新的戰略轉折點,未來整合之路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各占一半。
盤點了這么多案例,可以深刻體會到商場如戰場,營銷中撕逼無疑是最能快速集聚人氣的好手段,但就像一些業內人士呼吁的那樣,保留底線也是目前各家企業迫切要做的一門功課。
本文首發《計算機應用文摘》,原標題《當營銷盡成撕逼》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