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O2O,燒錢難解尷尬的生存之困自媒體
近日,李彥宏對于O2O有一些精彩的論述。李彥宏表示,“今天的O2O仍是技術含量相對匱乏的一個市場,大都是‘我砸錢’‘我發紅包’,非常同質化。而事實上,無論是互聯網公司的自身發展,還是互聯網公司對傳統產業的改造與合作,技術才是更加長久的競爭力。”對此,筆者也非常贊同。也如李彥宏所言,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連接人和服務”才是關鍵。
如今,這種連接的概念由互聯網行業漸漸發展到各種傳統行業,也影響到了教育行業,教育行業最近提及較多的莫過于家教o2o。家教o2o打著連接老師與學生的大旗,希望顛覆傳統教育機構,但實際卻飽受詬病,讓這種自稱新的模式蒙上一層陰影,那么家教o2o前景是否樂觀?它的發展目前是否健康呢?
家教O2O現狀:燒錢是一種常態
我們看到目前各種O2O平臺的推廣和應用,幾乎都還處在“燒錢”狀態,通過各種優惠的誘惑來獲得用戶的參與或者支持。但這樣的模式也是最易被模仿,甚至顛覆的。就如同當初團購市場的百團大戰,千團大戰一樣,最終塵埃落定的時候,還有幾家團購網站能適者生存?
如今O2O平臺的現狀就有點像團購網站風行時刻的縮影。我們看到O2O平臺都以燒錢為起點,由此帶來“人氣”和“關注度”,而家教o2o平臺便是典型的此種發展模式。這也從一個側面說,這樣的O2O平臺本身缺乏自己牢靠的用戶群,需要靠“燒錢”來獲得短期的人氣爆棚,進而吸引到用戶的參與。不過這樣的燒錢帶來的用戶顯然忠誠度也是相對低廉的,也就是說他們也是極易倒戈的一部分群體。而我們也已經看到一些這樣“燒錢”的O2O平臺已經有倒閉的開始出現。在美國市場,被稱作家政O2O鼻祖的Homejoy平臺宣布從7月31日起正式關閉服務。不過國內市場顯然還沒有從中汲取教訓。有數據顯示,僅2015年5月,主打O2O概念完成融資并被公開報道的公司就超過了30家,總金額超過4億美元加5.6億人民幣。
而在家教O2O領域,有業內人士統計,2013年初至2014年底,國內約有150多個項目獲得投資,總計投資金額超10億美元。在資本熱錢支持下,有業內人士估計,家教O2O平臺平均每月要燒至少上千萬元。而另一方面,卻是家教o2o平臺在行業遇冷,在有高額補貼時,呈現出虛假繁榮,而補貼結束后,平臺立刻陷入低活躍度的情況,面臨發展困境.有業內人士表示,一些之前一直大量燒錢運行的家教O2O平臺正面臨無錢可燒,融資難的困局中,資金鏈的斷裂使一些平臺難以持續,年底家教o2o有可能呈現出倒閉潮。
家教O2O是新瓶舊酒嗎?
有人曾經表示O2O對于家教市場來說或將是一次新的革命,而這是在新東方等培訓機構后發展時代的一次新的教育崛起的機會。當然,家教O2O究竟發展如何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表示,雖然目前一些家教O2O平臺的燒錢速度不慢,造成的聲勢也頗為不俗。不過,現階段的家教O2O還是給人更多的是新瓶裝舊酒的方式,與傳統的家教中介相比,除了匹配技術上的革新,并沒有太大的區別,發展是由資本在驅動,而不是教育需求。
眾所周知,教育行業O2O主要有三個層面:第一是重構招生方式,第二重構教學場景,第三重構整個教育生態,這三個層面分別對應的是營銷、場景和行業。家教O2O企業解決的兩大痛點則是信息對稱和利益分配。家教O2O能夠把教師信息、用戶評論都呈現給用戶,讓學生和家長能去選擇。這本是一個信息對稱的過程。不過師資力量是關鍵,也就是說家教O2O平臺需要完成的第一道工序還是師資力量的儲備。有意思的是,一些家教O2O已經通過燒錢擁有了一定的師資,卻沒有生源,這不能不說是另一種尷尬。
而傳統的教育機構,恰恰在這方面都有一定的優勢,無論是師資力量的儲備和人脈資源堆積都是相當厚重的,此外就是生源(用戶)的長期穩定性,這也是多年積累的優勢。家教O2O平臺想靠初始的燒錢就砸出一個市場顯然也是相當不易的。
家教O2O航母難現?
如果說打車軟件靠前期的投入生生地砸出一個市場的話,對于家教O2O而言,這樣的模式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雙向的應用需求是不對稱的,尤其是現在家教O2O平臺普遍存在著同質化非常嚴重,噱頭大于應用的問題。
雖然,家教O2O平臺在叫板傳統教育機構上聲音不小,但傳統機構的地位依然沒有被撼動的跡象。以K12市場為例,筆者的孩子也恰好是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因此無論是對周圍的了解,還是同學間,同事間的溝通,都可以看出,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普遍還是選擇傳統的教育培訓機構給孩子報班和補課。
K12是教育最具有想像力的的市場,相對更多的興趣和在職深造的教育市場而言,K12更具有應用的傳統化和延續性,更加注重學習效果,注重試錯成本,因此即使一些家教O2O平臺打出了“名師、LBS特色、上門”等服務,但依然難以吸引到家長和學生的垂青,因為這些并不是家長學生真正的痛點。
再加上一些平臺所謂的名師,被曝過度包裝,刷課時,虛假好評等等,更使家教O2O平臺因為“偽名師”而被用戶詬病。因此,認為簡單地把教育和互聯網結合,再輔以大舉燒錢的互聯網慣用方式,就可以催生出一個新的行業裂變顯然對于教育,尤其是k12市場來說還不適宜,因此在家教O2O市場還難以出現“滴滴打車”般的成功企業。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