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俠電動:我們是否需要汽車領域的攪局者?自媒體
文/易北辰(覆蓋300萬讀者的每日商業觀察)
汽車圈一個老段子:100多年前,福特公司的創始人亨利·福特先生到處跑去問客戶: 您需要一個什么樣的更好的交通工具? 幾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一匹更快的馬。
這個問題放在今天,你會怎么回答?
也許多數人會選這樣一個答案:一輛更好的特斯拉。
然后南方某電池廠商會站出來:我們分分鐘可以造出一輛特斯拉。這樣的情節,既符合邏輯,也符合觀眾的對劇情的審美需求。有點冷幽默,有點撕逼大戰。
但是游俠的出現,硬是把一部都市商戰篇演繹成了未來科幻片,而這個科幻片的產地,不是好萊塢而是中國上海。
這樣的劇情,太考驗智商,于是知乎上有一批認為智商還可以的大蝦,根據可憐的經驗,推斷:游俠電動必死的三大理由,騙人的五大罪證,不行的十大原因。
這樣的思考,放置四海都是跑的通的道理,人們習慣了面試肯德基都失敗后而大成的馬云式的屌絲創業;習慣了當了二十幾年苦逼程序員,終為小米發燒的雷軍;習慣了屢次在破產邊緣,靠著不屈的斗魂終震驚世界的特斯拉和Uber.
然后問題來了:傳統文化習慣了屌絲逆襲和后發制人。年少得名的韓寒、小四的“小時代”之路并不平坦,更不敢想一個87年的后生扛起中國互聯網汽車前進的大旗。
于是碎碎念,而后發問:
中國何時能產生自己的馬克·扎克伯格?
為什么中國產生不了顛覆式的創新?
為什么特斯拉和蘋果不產生在中國?
我們是否問自己:
我們的環境足夠開放?
我們的氛圍是否足夠包容?
對于年輕人,我們是倚老賣老,不屑一顧,還是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他們?
當雷軍的粗糧和羅永浩的錘子誕生之時,首先迎來的只是安卓深度定制的MIUI和Smartisan OS。當一個50人的年輕團隊用486天把游俠X軟硬件真實的展示給世界的時候,迎來的難道不應該是善意的關注和勉勵?當不專業的質疑和謾罵散滿網絡之時,只能感嘆,汽車圈水太深!把游俠意淫成對手的廠商勢力很廣。
聊聊行業,汽車市場的水的確很深,和造手機相比,造車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從另一層面看,游俠電動DEMO的發布的已經完成了他的使命,未來無論是樂視汽車、蔚來汽車還是游俠汽車,都會注定借助互聯網的力量顛覆傳統領域。在一個封閉的行業里顛覆的力量一定來自行業外,如果沒有外力推動,傳統車企的車聯網系統很難實現完全對外開放,“他們那個圈子生活太好了,一個屏幕加好幾萬元錢,開放之后就是利益的分享,他們怎么可能把盤子里的肉分出來。對于傳統車企來講,轉型最大的障礙來自于內部,傳統汽車本身盈利就很好,即使未來的遠景是計劃發展電動汽車,企業內部不同部門也會出現阻礙。與傳統車企合作造車,還不如自己去開創新領域更容易。作為一個熱門話題,智能汽車一直都是媒體的關注焦點。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造車,還是傳統車企的智能戰略,汽車智能系統往往搭載的都是新能源汽車,難道傳統的燃油汽車就無法實現“智能化”嗎?與傳統汽油車相比,電動汽車在結構上就有很大的優勢,傳統的汽油車上通常會有上萬個零部件,而電動汽車只需要兩千個左右,電動汽車的精簡程度在信息化改變方面會更加有優勢。
汽車只不過是一個更大的帶輪子的智能手機!黃修源的游俠對于互聯網汽車這個時代最大意義在于他更像是5年前的小米,將智能手機的價格國民化;8年前的奇虎360,將殺毒免費化;打破田徑場人類永遠跑不進10秒魔咒的海因斯。
鯰魚不一定要一統天下,但對于環境卻是極好的。關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業,關于中國顛覆式創新,關于這個時代的創客精神,關于小螞蟻和大象較勁。這個時代需要這樣的精神!
夢想是一個被人嘲笑的詞,直到有一天,你把他變成現實……
微信公號:易北辰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