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姐吐槽國內手機圈,我們應該有哪些深思觀點
近日,一向語出驚人的“鳳姐”(網絡紅人羅玉鳳)再次掀起輿論狂潮。一篇名為《我為什么不做手機》的長微博,不僅劍指國內智能手機亂象叢生,還把業界大佬們都奚落一番。其中,錘子手機羅永浩和360教主周鴻祎不幸中槍。
表面上“鳳姐”吐槽的是國內手機,而事實并非如此。定居美國后的“鳳姐”似乎逼格也高大上了,討論對比了中美手機廠商的本質區別,大贊美國尊重消費者,嚴格把控專利,批評國內做手機跟風、缺少技術含量。
隨后,“鳳姐”叫板國產手機的底氣也被挖了出來。據悉,鳳凰客戶端將開設鳳姐專欄。不管是不是為了欄目宣傳造勢,“鳳姐”的這次吐槽相比以前的奇葩言論,的確要有意義許多。
往深里說,“鳳姐”的話題處處都指向了工業4.0時代的中國制造的問題。除了手機行業群雄混戰,國內大部分行業都存在跟風、打醬油的情況。就拿“因霧霾而生”的凈化行業來說,各類企業一擁而入,可結果卻是只顧利益不顧質量。
在霧霾經濟的催動下,小米科技也投身于凈化行業,并且效率極高,先后推出了小米空氣凈化器和凈水器。盡管宣稱最高性價比,但是凈化器噪音超標和濾芯結構瑕疵導致水滋生細菌等質量問題讓很多消費者大失所望。
目前“中國制造”存在哪些問題
第一,標準規范落后。有些規范多年沒有修訂、更新,不能反映當今科技進步的水平。“你采用落后的標準怎么能生產先進的產品呢?是不可能的。更嚴重的是有的產品根本沒有標準,甚至是半標準生產,所謂“三無”產品,沒有產地、沒有標準、沒有商標。這樣的產品流向市場后,用于消費就會引發質量問題,危害消費者的健康甚至生命,用作生產資料就埋下了隱患,引發安全生產事故。
第二,粗制濫造,缺陷組合。一些企業在設計、原材料、制造工藝、制造設備、環境、勞動者素質等等都存在著大量的缺陷,這些不健康的基因,最后都匯集到產品里,這個產品怎么能有健康的體魄呢?
第三,假冒偽劣屢見不鮮。以次充好、盜用品牌、價格欺詐、虛假廣告、侵犯知識產權、違反商標法、職業道德缺失,已經超過了市場經濟的底線。
第四,服務體系缺失或者發育不全。不少地區商貿服務的網點還沒有覆蓋,缺少產品售后服務、維護檢修、廢品廢件缺失,問題產品也沒有召回賠償機制。
第五,電子商務、網絡購物尚待規范健全。比如線上線下能力不匹配,“雙十一”等網絡狂歡節一天能賣出幾百多億元,送貨卻慢如蝸牛至少等上半個多月;有的商品信用不夠,欺詐顧客的現象時有發生。
而在這五大問題中,最突出、最嚴峻的則是質量問題。不管是粗制亂造,還是假冒偽劣,其反映的都是中國制造最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
質量羸弱的中國制造勢必會影響消費心理
近年來,中國人到海外瘋狂搶購的消息屢見不鮮,許多西方國家的奢侈品店名牌店里擠來擠去的幾乎全是中國人,從倫敦到柏林再到拉斯韋加斯,從東京到首爾再到迪拜……中國人儼然成了各國繁榮的“救世主”。在全球經濟低迷的當下,中國“狂購族”在海外顯示出來的強大消費能力,讓各國媒體頻發感嘆:中國到底是窮國還是富國?
單從海外購物潮來看,中國毫無疑問是富國,中國人出國出境最大的樂趣也是購物。據中國奢侈品專業研究和顧問機構財富品質研究院發布的《2014中國奢侈品報告》顯示,中國去年出境旅客人數連續第五年以20%的速度增長,達到1.7億人;人均境外購物消費額達到632美元,居全球第一。據商務部不完全統計,2014年中國境外消費額已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
中國人每每從海外回來,都是大包小包滿載而歸,里面塞滿了自已中意的商品,或者是朋友囑托捎帶的商品,大到名貴手表,小到蒸鍋燉鍋以及品牌服飾、奢侈皮具,奶粉香水、紅酒餐具甚至是馬桶蓋墊都是應有盡有。
按說“中國制造”早己風靡全球,出國旅行大可不必如此辛勞瘋狂購物。但現實又迫使中國人樂此不疲加入到洶涌的海淘大軍中,因為在國內,同類商品要么價格昂貴,要么就是假冒偽劣,讓眾多消費者對“中國制造”缺乏足夠的信心和信任。
“中國制造”道德淪陷的深層問題
這幾年,從蘇丹紅的濫用到二甘醇超標,從毒奶粉到瘦肉精,再到達芬奇家居事件。諸如此類,舉不勝舉。在這些現象的背后,無疑是商業道德的淪喪,無良商人到了為了追逐利潤而不擇手段,而無所不用其極的程度。
更為嚴重的是,在這樣的商業道德和信用之下,“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上已經遭遇信譽危機了:毒牙膏、毒飼料這些小的國際商業爭端頻現;中國出口產品的信譽問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成為美國等國家關注的焦點。最明顯的感受,小米等國產手機因為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并不能隨意出海。
商業道德的淪陷,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破壞中國制造業,從而影響整個社會的進步。
“中國制造”的未來在哪里?
正如“鳳姐”所言,中國手機廠商應該尊重消費者。尊重消費者正是中國制造的明天,而尊重消費者的重要標志就是質量
產品質量,是對消費者最大的尊重,也是消費環境的核心部分。產品質量過關,就少了很多投訴、索賠的煩惱;而投訴難、索賠難,是消費者在國內消費最憋屈、最無助的時刻。
首先,國家監管先行到位。加強標準化體系建設,用信息化新技術強化制造基礎,建立嚴格的全過程質量監督保障體系和誠信體系。
其次,行業協會聯動引導。鼓勵支持引導企業培育品牌、創新品牌,提升創新創優的素質和能力。品牌不能停留在用戶體驗上,還要有一套科學嚴謹的評價指標體系。
最后,中國制造企業實施“創新驅動”和“質量為先”戰略,全面推進轉型升級。讓多元化、個性化、人性化的產品成為中國消費的新引擎,開辟中國制造的新境界。
有過硬的產品質量,有良好的消費環境,就不用為消費信心發愁。同理,如果國產手機做到實力強大到無懈可擊,“鳳姐”也就沒有機會用其制造輿論話題了。
當然,也希望在“鳳姐”譏諷國產手機的刺激下,“中國制造”能夠從“合格制造”轉變為“優質制造”,進而升級為“精品制造”。從產品質量、性能上增強民族消費自信心,贏得全球消費者的青睞。
【每篇覆蓋100萬人的科技評論,微博@互聯網分析師于斌,微信個人號117821818,訂閱號『互聯網分析師于斌 ityubin』】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