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比三星更懂中國“年輕人”自媒體
不知從何時起,手機圈里漸漸從比拼配置轉到比拼情懷,近期的三星 GALAXY A8也不出意外的給自己貼上了“愛上輕奢”的標簽,顧名思義,“愛上輕奢”是一個比較中性化的詞,但更多的則是把握了年輕人追崇物質的思想。
在我們80后的價值觀里,年輕人這個詞語應該是與“朝氣蓬勃”相連接,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物質。與三星的情懷相比,華為麥芒4提倡的是“磨礪見真我”,也就是說,華為情懷是推動年輕人更加積極向上,通過奮斗更加清楚的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挖掘自己。
帶著手機騎行的情懷
我見過,當余承東說出“沒有粉絲的支持,華為手機不會成長如此之快”時,臺下激動大喊“華為”的粉絲;我見過,當三星bada會議上,因為一個問題而冥思苦想的程序猿。華為麥芒4突出的年輕、活力、精神、拼搏,三星A8突出的是輕薄、奢華、商務,兩種不同的風格造就了兩種風格迥異的文化。顯然,華為麥芒4更加適合年輕人。
除此之外,當配置在各類手機發布會上漸漸減少的時代,情懷成了用戶們的主題大餐,沒有情懷的智能手機,不叫做智能手機。
在手機搭配情懷之前,我們都覺得情懷是一個個人的情感訴求,是一個獨立的思想,與產品不搭界。但事實上,整個手機圈都把這個意識給推翻了。
比如,華為麥芒4定在青海湖,愿意放棄大城市的喧囂與繁華,以一種騎行的方式回歸自然。從年輕人來看,這本身就是一種態度,而且是由對產品的熱愛所延伸出來的情懷。當華為麥芒4選擇青海湖的時候,完全可以考慮北京的沿河古城或四海古鎮,所以,我覺得它的內心是非常糾結的,因為選擇青海湖就意味著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而面對著糾結,華為麥芒4依然選擇了自己的態度,這就是情懷的體現。
偶然想起,在2014年華為粉絲年會上,有3個花粉從西安一路騎行到北京,途中經過西安-洛陽-鄭州-邯鄲-石家莊,歷時五天完成了1258公里的路程。這種自發的情懷,不是用手機配置就能砸下來的,也不是用輕奢概念就能砸下來的,而是靠著熱愛,對產品的熱愛、對品牌的熱愛和對文化的熱愛。
產品+精神才是手機圈趨勢
有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正在使用的手機數量是10.75億,所以造成了目前國內手機市場的近飽和狀態,同質化也成了手機圈的一個重要關鍵詞。所以,各廠商都在思考,如何才能通過差異化突出重圍,擺脫紅海現狀。從目前來看,性價比這張牌已經不太好用,唯有產品+精神才是手機市場的發展趨勢。
從產品上看,華為和三星不相伯仲。眾所周知,在所有的國產手機中,華為的技術實力是最強的,因為它有著幾十年的沉淀和完善的解決方案,甚至在世界上,華為解決硬件問題和設計出先進核心零部件的能力都是名列前茅的。三星做硬件起家,對手機也有著很好地理解,iPhone問世后,三星是對iPhone理解最透徹的公司,功能全面而且好用。而其他廠商大多是依靠組裝,所以組裝的手機就沒有差異化可言,只能依靠用戶體驗和品牌情懷。
從品牌精神上看,華為勝于三星。比如華為做手機,是因為喜歡手機和引導年輕人的追求而做,而且是對自身態度的一種追求,對完美貼近年輕人的產品偏執,發自內心的喜愛。這些東西做好了,肯定有人喜歡,然后順便賺錢,利潤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對自己夢想追求順便產生的東西。華為麥芒4是“磨礪出真我”,這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是對理想主義的一種追求,理想主義不是空想,正確而堅定的價值觀,對事物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三星,則是把利潤放在首位,無論是三星的哪一款機型,都是價格居高,但喜歡的人總會訂購,不喜歡的人哪怕冰點價格都不屑一顧。或許,這就是文化差異吧。
從個人來看,我比較看好華為麥芒4,它用騎行的方式把它的氣質發揮的淋漓盡致。無論是全金屬設計,還是整體的流暢設計,都是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傳遞給了粉絲們,對華為來說,它正在從一個傳統的“工程師”形象轉變為更懂年輕人的必需品,在嚴謹的企業文化里加入了獨特的情懷元素。這樣的手機廠商才能做出讓人感動的產品。即便我們無法預知麥芒4的明天,但謹記得,那份屬于它曾經的美好與堅強。
【每篇覆蓋100萬人的科技評論,微博@互聯網分析師于斌,微信個人號117821818,訂閱號『互聯網分析師于斌 ityubin』】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