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網絡暴力的利益鏈,我為游俠說句話自媒體
(利益相關:本人非游俠水軍,純屬有感而發。在巨頭林立的市場中,對游俠項目也并不看好。)
這些天來,游俠電動車的風波不斷,連著云視鏈的丑聞,真真假假的信息讓人應接不暇,朋友圈也被各路自媒體人刷了屏。不管是有事實依據還是純屬情緒的宣泄,科技圈與汽車圈所謂創業者無恥、創業者融資騙錢的觀點群情激奮、此起彼伏。
參加游俠發布會時媒體們熱情洋溢、溢美之詞毫無吝嗇,被知乎網友黑扒之后卻又一邊倒地低吟長嘆,感嘆創業之哀。筆者不禁想問媒體的立場何在?筆者強忍著一周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只希望在這個事件冷卻下來之時,真正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國內媒體環境的惡劣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創業環境的惡劣。評論家們不要捧殺、也不要棒打,不妨多給予一些包容、給予一些時間、給予一些空間。任何遠大而偉大的事業,在一開始都看似一場騙局,而實際上或將顛覆世界。
解開網絡暴力背后的利益鏈
游俠CEO黃修源飽受外界質疑。這個可以理解,一個87年的年輕CEO想談“顛覆”,本身就是一件過于天方夜譚的事情。
網上負面輿論實際上根源在于兩點,第一是烏合之眾、人云亦云的網絡暴力;第二則是背后指使的“利益關系”。
第一點我們不想指摘過多,畢竟在古斯塔夫·勒龐的書中,我們早已經知道了群體性無罪暴力的來源。當一點點造謠的火星引起一邊倒的意見之時,排斥異議,極端化、情緒化及低智商化的情緒會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如今網上關于游俠汽車眾多不負責任的言論多半根源于此。
第二點我們很有必要重視起來。因為這涉及到了一個因為利益鏈條而“惡意抹黑”的問題。在知乎上,注明利益關系是很多答題者的必要步驟。但那位知乎網友在不注明利益關系的同時隨意發表涉及利益關系的看法,顯得極為輕率。深扒后筆者發現,這位網友與國內某電動汽車大廠有著密切聯系,而且與“各大汽車企業大區接觸”,甚至對汽車的設計制造有著建議的權力。由此可見這位網友背景之深。
如此復雜的利益鏈條下發表出如此抹黑言論,我們很難不猜測這位網友背后的動機——游俠動了某些大廠的奶酪。
我們同時看到,那位知乎網友所謂的質疑,更多是毫無根據的揣測。游俠的解釋當遇到這位網友的質疑時顯得非常有趣,這位網友如一個邏輯強盜,游俠與之對話時如成人與無理小孩講理一般。更有意思的是,這位知乎網友稱游俠是傻子,“被騙了錢”,但游俠投資人隨后的回應反而讓這位網友被打臉。
游俠投資人黃一孟在知乎發表了這樣一段話:
本來是想來逐一駁斥一下那則冒充知道內幕的“揭底”答案,但發現然并卵,這就像韓寒無法向方舟子證明自己沒有代筆一樣,在這些已經斷定游俠就是臺特斯拉換了個前臉尾燈的人面前無論拿出什么證據都是無意義的。
他說“因為發布會上那輛車,就是他們買的一輛特斯拉ModelS,然后改了前臉和尾燈、把車標換成自己的……,內飾我估計都沒動”
但當有人拿出內飾的實拍照片……他說“從目前看到的圖片判斷,可以確認內飾是改動的”,但,“目前無爭議的是這個樣車用了特斯拉的一些零件”。
你丫從圖片判斷的你揭毛底啊,妄加揣測出來的東西能叫“揭底”嗎?
如今的創業環境確實浮躁,也確實要批判。但在今年,媒體圈一些言論非常怪異,對創業者的評價普遍是“騙錢的”,對投資人的評價卻是“人傻錢多好騙”。痛罵的同時,很多無良媒體實際上對創投圈一無所知,全憑揣測。就像游俠投資人黃一孟所說的那樣——真的把拉投資創業看的那么容易和輕松嗎?簡直是對所有創業者的侮辱!
當然,筆者不否認很多創業項目確實是在拿投資騙錢。但投資人愿意為游俠站臺,這只能說明兩大問題,第一個是游俠沒有騙人;第二個則是,投資人和游俠同時在說謊,想騙更多人。當然,筆者不愿意相信第二種情況。
游俠到底有沒有說謊?
游俠在一些關鍵是非問題上并沒有說謊,這個其實我們還是可以肯定。這一點我們可以看游俠的官方回應,通過這段回應我可以發現那位知乎網友相關言論的兩大疑點。
首先是關于內飾和電機電控。游俠聲明稱,游俠底盤用了和特斯拉一樣的軸距輪距,但是底盤的設計和開發是游俠自己完成的。這部分,后懸架的硬點上是和特斯拉不一樣,游俠也沒有辦法直接用特斯拉的底盤。
關于那位網友說到:“給我的前圖有兩個白盒子。我以為是電控,但是答復說是氛圍燈。”游俠則表示,對于電動汽車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電機和電控是安裝在車后部的,那么小的盒子不可能是電機控制器。對此,游俠表示的是,關于這種沒有道理的猜測和指責除了顯得不專業以外,沒有別的形容了。
第二點則是關于游俠是否使用了特斯拉底盤。游俠貼了一張圖片,表示這個底盤是完全重新制造的,完全沒有沿用特斯拉的底盤,從車身顏色就可以看出,因為特斯拉的底盤全部是涂上了灰白色的底漆的。
第三,這點與知乎網友的疑點無關,更多的則是關于對于發布會的質疑。可以跟車合照但不能摸更不能開,游俠表示是派出所派來的安保人員不允許媒體上臺,這一點無從驗證,筆者姑且擱置。
從以上三點來看,游俠至少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沒有網友扒的那么不堪。令人興奮的是,筆者在昨天晚上經過輾轉在接近游俠創始人的朋友那里拿到了游俠汽車在測試時的小視頻,經過視頻比對發現,這輛汽車目前雖然完成度不夠,但其實已經到了可用的水準,無論是發動機還是內部系統都運行良好,不至于是網友所謂的買了一輛特斯拉來改裝的地步,更不至于是說所謂的PPT套融資。
游俠有沒有說謊,說謊程度有多少,旁觀者清者自清。
偉大的事業一開始都看似騙局
造車確實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汽車市場的水很深,游俠這樣一個缺乏經驗的團隊貿然挺進確實很值得懷疑。
但是從理性的角度看,游俠電動發布的DeomCar確實代表了未來的方向。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樂視汽車還是游俠汽車乃至是特斯拉汽車,都是正在借助互聯網的力量顛覆傳統領域。
文章并非為游俠洗白,游俠未來的路也還很遠,所謂的顛覆百年汽車市場可能也很難由游俠來做到。在這里我不想為游俠說太多的話,筆者只想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經常被當成騙子的馬云。
馬云在做中國黃頁時,被所有人當成了騙子。因為他租用美國服務器,把中國企業的資料譯成英文寄到美國,再讓美國的合作者送到網上,然后把網上的主頁用彩色噴墨打印機打印出來,寄回杭州。馬云再拿著相關資料向企業收錢。中國黃頁在國內業務的開展卻很艱難。草創時期的幾個多月里,馬云幾人兜售的實際上是一種在國內還看不到的商品。沒錢做廣告,他們就一家一家地演示游說。承擔起宣傳和普及互聯網的重任。
第二個故事則是做電燈的愛迪生。
1878年,愛迪生為了電燈的商業化在門羅公園召開了一場盛大的發布會。愛迪生用無數電燈泡把門羅公園點亮,招攬了當時社會主流媒體、社交達人、上層貴族、資本財團前來觀瞻。在過去那個一到夜晚就習慣沉迷于黑暗,人們突然見到如此華美的燈光不禁陷入沉醉和癡迷。
而誰又知道,愛迪生在召開發布會時,他所發明的電燈只能連續照明兩個小時,在發布會剛剛結束后,電燈就一個個熄滅。如果要按照今天的標準來看,愛迪生或許也是在欺騙市場。但正是這樣一場勘稱跨世紀的發布會過后,愛迪生拿到了大量投資,真正開始了電燈的商業化以及產品升級道路。在1879年愛迪生召開第二次發布會時,電燈已經可以照亮170個小時,實現了可用的標準。
回過頭來看愛迪生的第一次發布會,恐怕也是一場騙局,深扒之后很多問題經不起推敲。
但筆者慶幸的是,愛迪生在第一次發布會時,沒有遇見知乎網友這樣強大的扒黑群體。
-----分割線-----
本文作者吳俊宇,砍柴網獨家首發。慢幾步,深幾度。互聯網產品觀察者,只在靈感爆發時寫作。
歡迎關注筆者砍柴網、百度百家、鈦媒體、創事記、IT時代周刊、鞭牛士專欄;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搜狐新聞、網易新聞、界面媒體平臺;
微信號:852405518,微信公眾號“深幾度”,期待交流溝通。
轉載請保留砍柴網版權內容,否則禁止轉載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