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準備祭奠小米帝國觀點
這是一篇長文,事情從昨天接的一通電話開始,這通電話的另一頭是深耕手機行業十幾年的另外一個品牌的老總,如果僅僅是他說小米今年日子不好過,還不足以讓我寫下這樣的標題,直到今天下午拜訪的3家深圳硬件供應商老板也給出了同樣的感慨,以及我所潛伏的一個手機黃牛群給出的反映(這個群有超過750名大小黃牛,有3套各種搶購軟件可以搶購小米、華為、魅族、酷派、京東、蘇寧易購等官網和電商平臺的對應產品)。
結合供應商渠道、分銷端的真實反饋,一次又一次驗證了標題——我們應該準備祭奠小米帝國了!
感謝
我相信即便是最正宗的米黑,內心也會感謝小米對智能手機普及所做的巨大貢獻,也很感謝小米給中國市場營銷、互聯網等培訓行業做出的案例貢獻。
讓我們把時鐘撥回到2010年,小米公司正式成立,雷軍和其他幾位創始人坐在一起確定了后來處處提起的小米鐵人三項:軟件+硬件+互聯網服務。
這種模式由軟件層面的MIUI開始,契機就是安卓系統丑陋的UI和各種不舒暢的體驗,于是定位服務于發燒友的MIUI以瘋狂的每周一更的迭代速度以及美觀統一的UI設計規范,輕松吸引了大量厭倦了原生安卓丑陋UI和難用的體驗的有追求的發燒友,也帶來了大量的粉絲,這是小米最初的基礎粉絲,也是他們不計回報地圍繞在小米論壇里討論、體驗、反饋MIUI。
有了MIUI奠定的粉絲基礎,在安卓原生系統迭代優化的效率低下的背景下,小米很自然地做出了面向發燒友的小米手機。與所有品牌手機都放在柜臺里標注個價格等客人的方法不同,小米第一個把手機拆解開按元器件賣——比如,小米手機用的是全球最好最新的高通處理器、最好的三星內存條、最好的液晶屏……我們把這些最好的硬件集成在一起,選擇了最好代工水準的富士康(事實上,小米當初大量訂單都由英華達完成組裝)裝配,再配合我們已經非常美觀流暢并保持最快迭代速度的MIUI,這樣接近完美的手機,只賣三星等品牌1/3的價格。不但如此,小米更第一家將原本“這個手機比那個手機好”這樣的模糊感受以安兔兔跑分的形式來量化,給大眾消費者完成了“怎樣分辨手機性能好壞”的知識普及——這個舉動,在喜愛“顯擺”自己掌握知識的發燒友和準發燒友們眼里,是非常得人心和有說服力的,所以最初的小米自帶干糧的水軍行成了。
除了上述幾個第一,2011年的小米還是第一個非現貨銷售的手機品牌。注意,小米并不是要刻意做期貨銷售模式和饑餓營銷,而是它受巨大提貨款壓力所不得已而為之。當時售價1999元的小米手機,成本約1450元,一次下單10萬臺(富士康和英華達最低起訂量分別是10萬/1萬臺),按照定金30%算前期投入達4350萬,當提貨時需要支付剩余70%達1.015億元。小米當時根本沒如此巨額資金去提貨再現貨售賣,即便有高通數百萬美金的投資和加持。當你已經支付了30%定金,而又不夠支付剩余70%貨款時,你怎么辦?當時的小米做了兩件事:1.借錢提貨。向誰借?當然是大的渠道商,只有這些大渠道商既能幫小米快速鋪貨(此處請忽略小米所謂沒有渠道包袱的論調),也擁有足夠的現金儲備。2.所謂的預售,也就是大家現在越來越反感的期貨\饑餓營銷,透支MIUI建立起來的用戶和信任基礎。雖然借了一筆錢,又收了一批消費者的購機款,可離支付70%貨款還有距離,所以——分批提貨,按付款順序發貨,就這么發完一批再借錢提一批,一路磕磕巴巴,一路被罵。以往消費者交錢就拿到手機了,在小米這付了款等十天半個月甚至更久還沒拿到手機,情緒必然開始激動,反感情緒開始蔓延。感謝微博,救了小米,解了小米的燃眉之急。雷軍在黃章那里學到了如何做社區,所以親自在包括小米論壇在內的各大數碼論壇解答網友疑問和網友互動(在MIUI時也這么玩過),營造了后來媒體稱頌的雷軍親民的形象,間接幫雷軍完成了造神運動,雖然雷軍之前已經是半神。小米開始調用員工在各個論壇造勢,雷軍也發揮個人魅力和人脈開始在微博等社交媒體拉攏名人幫小米搖旗吶喊,也開始動用水軍配合營造小米手機熱銷的假象。這時候,小米手機熱銷的現象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關注,所謂的一輪又一輪融資到賬了。分批銷售、每次限量(根本沒那么多量在官網銷售)是小米沒錢提貨時沒辦法的辦法,但這樣的辦法反倒讓小米嘗到了甜頭,從此不可自拔,也給市場造成了虛假繁榮的假象,引得其他廠商開始研究開始學習,以至于造成了現在的手機行業不幾分鐘售完幾萬幾十萬都不好意思見人的人造局面。
小米2開始,小米手機的出貨量確實開始攀升,這里說的是出貨量而不是銷量,這二者是有區別的。但隨著小米這種壓榨、試圖摔脫渠道的做法,確實帶來了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也帶來了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甚至連我們現在每天用的微信都得感謝雷軍感謝小米。而雷軍自創的所謂互聯網思維、七字決,也紛紛被傳唱,各種培訓機構開始拆解小米模式,書市也大量寫小米的書面市。故事講的多了,講故事的人也會信,雷軍在小米2大獲成功后越來越多參與各種活動出席各種演講,以成功人士的形象不斷出現在大眾視野,更進一步增加了小米的曝光率,又對小米品牌所謂的估值帶來更多的幫助和背書,特別是雷軍獲得經濟人物獎后。當然,這些所謂的七字決、羊毛出在豬身上的互聯網思維是雷軍成功后總結的,所謂成功了說什么都是對的,沒成功說的再對也是錯。這是一個只以成敗論英雄的國度,自古如此。從我個人而言,我也需要感謝雷軍感謝小米,作為曾經一個水軍團隊的頭,因為小米項目的分包,賺了幾萬塊水軍酬勞并讓我在家呆了1年時間過著輕松瀟灑的日子(睡到自然醒)。
小米的大企業病
驚險度過資金短缺難關的小米開始走向成功,預約、銷量搶購的模式屢試不爽,估值也節節攀升,短短幾年,所謂估值就高過苦心經營30年計算機市占率第一還不斷國際性收購的聯想(2015年聯想市值剛過百億美元,而小米已達驚人的500億美金),這種泡沫籠罩下的小米絕口不提上市,是雷軍不想?他可是上市公司金山的董事長,上市后股票套現的甜頭怎么可能不回味?因為,一旦上市,小米表面的繁榮就需要面對嚴格的審計,這一關可不是公布下出貨量就可以糊弄過去的,明眼人都知道這樣的繁榮是經不起認真審查的,所以雷軍一直說小米暫時不考慮上市。那什么時候小米才會上市才會給那些玩命奮斗的員工們回報?答案是——當小米的繁榮不再是虛假的,而是實打實構建的健康繁榮時,經得起審計經得起質疑時——可惜我們也許看不到這樣的時候了。
小米從小米2開始,出貨量節節攀升,這樣的快速發展,讓小米從上到下逐漸得了大公司病,傲慢、強勢、算計、自負、低效……都開始一個不落地染病上身。
如果說小米2的成功,讓小米大獲成功,那小米2013年開始逐漸構建所謂小米生態圈并一個接一個以不可思議的低價試圖掠奪性顛覆一個又一個產業時,就開始了小米帝國走向衰落的過程,只是沒想到來的如此之快,快到我們還以為真的是被黑真的是媒體報道失誤。
小米2的成功,讓硬件供應商們像抓住救命稻草\像久禁的囚徒見到性感美女一樣,心心念要抱上小米的大腿,做著“一旦接了小米的訂單就能邁上人生巔峰迎娶白富美的康莊大道”的美夢,不惜一切代價主動壓低價格迎合小米的要求,隨著小米大企業病的深入膏肓,拖款\壓榨成本等手段被小米玩得像預約搶購一樣熟練,那些以為接了小米訂單就能發家致富走上人生巔峰的供應商們開始懊惱開始再分包給更多更小的分包商以圖減輕壓力。隨著華為\魅族等品牌對小米的步步相逼,以及要干掉為發燒而生的小米的其他品牌,小米在供應商那里的議價能力開始衰弱,加上日益逾盛的傲慢,讓供應商逐漸開始避開小米。也因為學習模仿甚至趕超的品牌越來越多,小米的價格體系越來越難維持,降價頻率越來越高,那些原價囤貨的渠道商(別信小米沒有渠道商的鬼話,當時沒錢提貨借人家大渠道商的錢難道不要付出保持供貨的代價?)和黃牛只能虧本清倉,而壓在渠道和黃牛手上的小米手機的庫存已達到數百萬甚至千萬級別,現在根本沒人會去接小米的盤。自此,供應商開始躲著小米,渠道商不再愿意接小米的盤,啞鈴的兩頭都逐漸縮小和變弱,中間的小米品牌小米官網再粗壯又有什么用呢?
小米的大企業病,還讓小米變得盲目,以為圍繞著手機、路由器、智能電視這三大硬件核心,配合MIUI,加持互聯網服務和思維,可以隨意復制到其他產品領域,于是我們看到小米啥都做什么都不放過,每進入一個行業都用所謂極致的打法去戰斗,然而雖然帶來了這個產品品類的集體降價,但卻讓假貨、抄襲、偷工減料越來越猖獗。為什么小米手機假貨多?原因有幾點:1.小米看上去很熱門,搶購的人很多,有利可圖。2.小米逐漸的傲慢和拖款,讓供應商分包太多,導致那些承受資金壓力的小分包商不得已地去做山寨小米的產品“貼補家用”。為什么說小米手機現在的假貨少了?不是小米查假貨的力度大了,而是因為小米在渠道里在市場上,再也沒以前的號召力再沒有優勢,商人無利不起早,沒有利潤的產品自然會被冷落。
為什么小米的移動電源假貨多?為什么小米的移動電源是一個缺乏社會責任的產品?小米試圖以成本價銷售移動電源,69元的價格打破了移動電源利潤不錯的傳統規則。但小米這樣的做法,對珠三角數以萬計的移動電源廠商是幾乎摧毀式的打擊,多少工廠因此破產解散關門大吉,也讓那些茍延殘喘的廠商不得不山寨小米甚至以次充好偷工減料地去做移動電源,以前的移動電源最多是虛報容量,而現在如果你買到了沙芯\水泥芯的小米移動電源時,請務必習以為常,因為很多采購QQ群里都有很多廠商出售全套小米套料甚至只要11.6元!
那么再看看小米的產品試圖顛覆的行業,現在到底怎樣了。手機行業,小米的地位逐漸被動搖和超越,小米NOTE這款神奇的產品一年可以有7-8次大小發布會,絕對不是偶然,何況供應商那里還壓著大量的半成品等待小米提貨給錢而渠道商也壓著百萬甚至千萬的貨指望消費者趕緊買走呢。電視行業呢?除了樂視的強力競爭,還有逐漸互聯網化的傳統電視廠商,而且我不認為小米用索尼的屏做個電視還超過索尼很多(這在邏輯上根本就不成立,絕對不是所謂測試方法不同可以解釋的)。手環呢?除了把手環價格拉低外,讓購買者保持一段時間的新鮮勁,依然還是個廉價的玩具并沒有改變人們的生活。路由器被詬病也不是一次兩次,信號差、虛假宣傳、各種BUG,是被詬病最多的,顯然也沒有顛覆誰。體重秤呢?也沒有顛覆。空氣凈化器的抄襲相信還有很多人記得。與美的聯合發布智能空調看上去更像是為了在魅族發布會當日搶點曝光和存在感的拙劣表演(你見過一場發布會只有產品線稿連渲染圖都沒有嗎?)。智能插座除了多了幾個USB接口,并沒有什么智能功能,也不能跟所謂MIUI有互動,而傳統巨頭公牛的反應速度也相當快,沒讓小米得到什么便宜。凈水器?如果你是個理智的人,想必你會知道它絕對不會顛覆人們喝開水喝茶葉喝咖啡喝果汁喝純凈水礦泉水等的習慣。
去小米的官網看看吧,除了手機、電視、路由器……小米居然還有若干其他玩意兒在賣,即便它已成為中國第三大電商平臺。雷軍所謂的極致專注都已經找不到了,快這個字跟小米已經沒有關系了,看看雷軍微博下面那些抱怨就知道小米的口碑也蕩然無存了。小米手機的質量依然被詬病著,這么幾年了都沒改善。高管們忙著到處演講到處接受膜拜,卻把應該去提升的極致和專注給拋到腦后。
毀滅從自身開始
雖然唱衰小米的每年都在唱,但2015年卻真真切切是小米顯露頹勢最明顯的開始。媒體的證據是,在京東618大促中小米跌下了榜首,小米的人立刻說官網完成了小米最大的銷量,反正外人又不知道具體數據,你隨便怎么說。一些自媒體的觀點是,小米手機的迭代周期變得越來越長、人均交易額從1500元下降到四五百元。而我的補充是——供應鏈不僅在躲著小米也在拿著小米的東西去山寨去賺錢,而小米背地里賴以生存渠道商和唯利是圖的黃牛們也開始逃離小米。
雷軍等高管不可能沒意識到這些,各種投資各種合作各種產品,更像是小米病急亂投醫的表現。小米已經進入一個怪圈——試圖顛覆某產品,卻難如心愿;再試圖改變另一個產品,再次遇到波折。如此循環往復。
小米帝國的根基正在動搖,當初賴以起家的發燒友們要么感受不到小米的發燒要么已經成長得更理性更慎重,加上市場可選項增多。而紅米低端機的加入,將小米的消費群體的綜合傳播力打了大大的折扣。試圖通吃的傲慢和自負,浪費了小米大量的精力和成本,收獲卻有限。強勢和壓榨逼得供應商開始遠離和躲避,而營銷手段的粗暴單一、價格體系的頻繁變動,和競爭對手們模仿超越,導致分銷商不再有興趣。這所有的一切,正證明小米帝國的衰弱,即便表面看上去像一個生態圈了,然并卵。
可解?
拆吧!
把小米拆開,分為幾個事業部,獨立運營自負盈虧,也許有點可能,否則很難保證小米不會成為第二個凡客誠品。
小米手機事業部專注手機產品,逐漸找回屬于小米品牌新定位的受眾,提高產品品質,提升服務水準。
小米電視,獨立運營,加大內容合作,建立制播體系,完善小米電視生態體系,豐富電視周邊設備品類,比如家庭音影中心、游戲中心、家庭投影等。
小米路由器、手環、插座、體重秤等,能扔掉的包袱絕對不留,能精簡的項目盡可能精簡。
請雷軍帶著小米重新找回自己總結的:極致、專注、口碑和快!現在的小米已經丟了這些,正成為一個集所有大企業病為一身的病人。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