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PK華為有助于國產手機突圍?觀點
在這個不撕逼,難存活的時代,智能手機廠商的每一場發布會,都會與對手撕逼以此提升自己的逼格。在21號的中興AXON手機發布會上,華為成為了中興的靶子。短短2個小時的發布會下來,估計華為已經被打成了篩子。令人意外的是,中興并沒有像其他國產手機品牌一樣與蘋果PK,而是對標華為,這不免讓人唏噓不已。
多年來,作為兩個旗鼓相當的對手,中興與華為在市場競爭上幾乎沒有什么沖突。此次發布會上中興多次PK華為,著實耐人尋味。據悉,7月21日中興發布的AXON是一款高端商務旗艦,近4000元的定價,是中興進軍高端市場的野心。此前,華為借助Mate7和P8已經躋身高端智能機市場,中興自然不能示弱。
從表面來看,這是中興與華為的一場窩里斗。在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國產手機品牌窩里斗的市場環境下,我們不妨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場對決。本身處于同一陣營,且從來在競爭層面互掐的中興與華為,在高端智能手機領域展開PK,或許將國產手機帶入一個高端手機競爭的格局,因為一直以來國產手機品牌都有很強的跟風心態。
眾所周知,高端手機的利潤相對豐厚。一旦眾多國產手機品牌競相角逐高端手機領域,最大的改變就是改善國產手機利潤微薄的尷尬現狀,提升國產手機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持續多年的惡性競爭,已經將國產手機品牌置于生死的邊緣。
市場研究公司Canaccord的一份報告稱,今年一季度,在全球八大智能手機廠商中,蘋果的銷量雖然不到20%,但是利潤卻獨占92%,這個數據要比去年同期的65%、去年全年的80%還要高出許多。在出貨量方面,國產手機銷量點全球手機總銷量的40%,利潤卻只有個位數。與蘋果相比,國產手機的利潤可謂是低到泥土里。
以國內最紅的國產手機品牌小米來說,2014年全年的利潤只有0.56億美元。要知道,小米在2014年手機銷量為6112萬臺,利潤只有不足1億美元,利潤如此之低讓小米失去了品牌溢價的能力。坦白說,蘋果的暴利,很大程度是來自品牌溢價。此前曾有媒體分析稱,一部蘋果手機的硬件成本在1500元左右,而蘋果手機的售價通常在5000元左右。
再回過頭來看一下國產手機,在激烈的競爭之下,國內智能的手機已經跌落至399元的價格區間。一些國產手機品牌,甚至在發布會上拋出了BOM成本,以證明自己在價格上的優勢。國產手機看似驚人的銷量背后,實則是賠本賺吆喝,這是國產手機品牌真實且殘酷的市場寫照。
一直以來,大多數國產手機品牌深陷比拼市場份額,搶占銷量第一的惡性競爭中。從商業角度來看,沒有利潤甚至虧損的國產手機品牌是很難在市場立足的。尤其是小米這樣的新興互聯網品牌,憑借營銷和炒作斬獲了市場,卻因沒有技術積累而折戟國際市場。
相比之下,有技術積累的中華酷聯,在摸索中找到了一條突圍之路。在國際市場,中興和華為堪稱國產手機品牌成功的典范,已經進入了歐美一百多個國家。酷派和聯想雖然也有專利積累,但收購了摩托羅拉的聯想更像是扶不起的阿斗,酷派在國外市場沒有打開局面。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興手機出貨量為2600萬臺,努比亞420萬臺;華為手機出貨量為3000萬臺(不含榮耀)。在利潤方面,中興和華為也是同一體量的。
在成功進入海外市場后,中興意識到了高端產品的戰略意義,以及品牌溢價的重要性,這是中興發力高端旗艦智能手機背景。在發布會上,中興終端CEO曾學忠表示,AXON是由中興北美團隊研發,歷時18個月才打造的高端精品手機。同樣定義為旗艦,中興并沒有一味的堆疊硬件,而是將在拍照、續航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優化。具備4K拍攝的雙攝像頭,快充和使用了世界上第一個抗菌蓋板玻璃的屏幕……
客觀地說,中興AXON在配置和功能上,完全具備叫板蘋果的實力,但中興卻與華為叫板,沒有將蘋果當成假想敵。言外之意,在華為使用Mate7和P8將品牌成功實現了溢價后,中興要與華為在品牌溢價能力層面競爭。從這一角度來看,中興與華為雖然是國產手機品牌的窩里斗,但一定程度上會推動國產手機品牌進入品牌溢價的新競爭格局。
十年前,曾經如日中天的國產手機品牌在國外巨頭的技術打壓之下潰不成軍。眼下,國產手機品牌仍一味癡迷于價格戰和配置戰,這無疑是最大的危機。誠然,低價讓消費者暫時得到了實惠。可是,一味的低價和虧損,會讓國產手機品牌沒有資金去搞研發,長此以往,國產手機會再度淪為一個代工廠。
眼下,中興用AXON高端智能手機挑戰華為,這樣雖然看起來像是窩里斗。可這種激烈的競爭之下,勢必會讓兩大品牌加大在高端智能手機領域的技術研發和投入。與此同時,在中興和華為成功的將國產手機品牌溢價后,也會警醒更多的國產品牌走上品牌溢價的康莊大道,這才是中興PK華為的深遠意義。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