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支付牌照,PayPal如何在中國大展拳腳金融
7月20日,PayPal公司正式宣布從eBay集團脫離,以獨立公司的身份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PYPL”。目前PayPal市值達490億美元,遠超原母公司eBay350億美元的身價。
PayPal與eBay的不了情
2002年,EBay以15億美元收購Paypal。彼時的eBay是電商領域的霸主,PayPal則是支付領域里的新星,前者的交易額大約為后者的1.5倍。完成收購后,依托依托eBay龐大的交易量,PayPal得到快速發展。eBay收購PayPal的最初目的在于驅動在線拍賣交易。值得注意的是,PayPal在2002年2月就在納斯達克上市了,再被eBay斥資收購后,短暫的上市生涯結束。
在單飛前,PayPal和eBay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在線集市和eBay的第三方賣家上。在結束被收購的12年生涯之后, Paypal的營收增長率成為eBay的兩倍。據中申網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PayPal總共處理資金2350億美元,產生超過80億美元營收;移動端的交易筆數也超過總交易筆數的68%,目前覆蓋全球203個國家和地區,支持100多種貨幣支付,擁有活躍客戶超過1.69億。越來越多的支付業務和用戶來自于Ebay之外平臺,而Ebay再無力推動Paypal發展。
此外,去年開始PayPal和eBay就陷入了一場分拆與否的風波之中。這場風波遲遲沒有定論,期間又引發了PayPal高層人事地震以及重大技術故障和媒體的負面輿論。這也是促使雙方分手的誘因。
雖然Ebay并沒有達到收購Paypal的目的,且市值被“小弟”追趕,但是這個收購一直被視為硅谷收購中最成功的案例,并且在最聰明科技收購排名中名列第三。
缺少支付牌照受掣肘
移動支付和跨境電商將成為Paypal未來發展重點。而中國已成為PayPal成長最快的市場,更是一個戰略級的市場。但根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的要求:“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任何非金融機構和個人不得從事或變相從事支付業務。”雖說PayPal有意中國市場,但牌照無情。
2011年底,PayPal向中國人民銀行遞交了支付牌照申請。在2012年3月,PayPal一度傳出有希望成為中國首家獲得電子支付牌照外國企業的消息。而當時,對于外資背景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央行在牌照的發放上意見并不明朗。
2013年,央行公布第六批獲得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的27家公司中,出現了外資背景公司的身影。他們分別是艾登瑞德(中國)有限公司和上海索迪斯萬通服務有限公司。PayPal并不在獲批名單之列。
再次上市后,PayPal亞太區副總裁Rohan表示,“目前Paypal在中國的主業依舊是跨境支付,我們同時也在繼續申請中國本土支付牌照”。
受限于中國的支付業務開展要求,PayPal在中國開疆掠土的渴望可昭日月,卻無計可施。
中國合作企業花落誰家?
阿里集團坐擁中國最大的電商平臺,是Paypal在中國發展跨境支付的最好選擇。阿里全球速賣通曾與PayPal展開過合作,在去年,阿里一位副總還公開表示與PayPal再次合作的可能。可惜事與愿違,2015年馬云6億入股印度版支付寶Paytm。這一舉動被視為與Paypal拉開搶奪戰。
與阿里的合作雖希望大減。但PayPal和銀行合作愈發密切。2010年3月,PayPal宣布和中國銀聯合作,讓中國消費者能夠從海外商戶購物并向其支付款項,該服務將于第三季度實施。2015年6月,Paypal宣布和建設銀行推出建設銀行PayPal專屬海購平臺。此外,Paypal已經陸續和電商平臺、零售商、手機品牌、運營商等進行接洽。
盡管PayPal在中國的發展前途看似坎坷,但舒爾曼表示PayPal擁有66億美元現金。資金支持使PayPal有能力在支付市場上仔細尋找潛在的合適的收購目標。那么PayPal收購一家具有支付牌照的中國企業也是不無可能的。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