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傳統房屋中介該被取締嗎?觀點
隨著互聯網的顛覆性高速發展,傳統領域各行業也紛紛觸網,開始探索互聯網時代下發展新模式。當變革的浪潮席卷到房產交易環節,一種名為“O2O”的房產交易新模式在大家眼前一亮。在這一時代背景之下,有業內人士提出了利用互聯網“去中介化”的概念,可以節約時間、人力、物力等多方面交易成本,直接惠及交易雙方。
互聯網為房地產帶來了什么
說到互聯網,其特點莫過于數據化和一個“快”字。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走上互聯網+時代的O2O模式。終于在去年下半年,“O2O”開始在房地產行業被廣泛傳播,涉入一、二手房營銷中來。
房地產電商作為網絡平臺發布信息,同時在線上提供信息和線下提供服務,促成交易。這樣,購房者可以在網上獲得信息公開、房源預訂等服務,并通過線下進行交易。省去中間環節后,一、二手房的交易變得簡潔明了。面對巨大潛力的房產O2O市場,各種各樣房產交易平臺紛紛現世,推出各種優惠政策,爭奪這塊大蛋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搜房網,二手房“0.5%傭金”、租房“0中介費”、“666元/平米極致精裝”,搜房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市場沖擊力的業務,力爭這塊肥肉。
在互聯網這個大環境之下,房產交易平臺營銷效率幾乎是傳統房產中介的五倍以上。有業內人士分析,電商在房產交易中收取的業務費用比市場上低很多,在常規模式下沒法生存,但在互聯網環境下可以生存下來發展壯大。房產O2O的橫空出世,無疑對傳統房產中介產業帶來巨大沖擊。
傳統房產中介交鋒互聯網
互聯網的一個特點是贏者通吃,房產平臺已經逐步從信息平臺轉為交易平臺。開放、透明、真實的網絡信息平臺作為買賣雙方獲取信息和房源的渠道,并由房產經紀人作為中間放,提供買賣雙方匹配和后續服務,中介機構則在這種體系中被架空和弱化,這讓傳統房產中介如臨大敵。
至此,電商與傳統房產中介的戰爭拉開帷幕。公開資料顯示,安居客等各大房產電商交易平臺,在各地不斷遭到傳統房產中介的圍攻。繼杭州、北京和上海之后,雙方的戰火燒到了廣州。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包括中祈、置家、方圓、中原、滿堂紅、裕豐、德誠行在內的廣州34家房產中介公司、超1000家門店集體宣布,將聯合抵制搜房網。而搜房網推出的0.5%傭金等一系列廣告,被指為不正當競爭手段,并有相關部門勒令其停止。
傳統不可覆滅 合作才能雙贏
有人會說,互聯網+時代是大趨勢,傳統房產中介終將被電商干掉,果真如此嗎?先不說將來,至少在目前的情況來看,答案是否定的。
作為一個大型數據平臺,互聯網的房源信息雖然多,但水分很大。為了應付廣告商和吸引客戶,不少電商平臺都會虛構房源信息。消費者在聯系經紀人的時候,十套房八九套都以“看不了”或者“賣了”等借口給搪塞過去。
就優質房源而言,傳統中介仍處于強勢地位。畢竟有著幾十年的行業積累,傳統房產中介依靠其強大的線下活動,幾乎壟斷了房源信息。
另一方面,“互聯網+”和“O2O”的概念雖然是房產銷售的大趨勢,但還不能完全取代有實體門店的傳統中介的功能。一方面,從絕大多數客戶的消費習慣而言,面對房產交易問題,他們更信賴實體門店。另一方面,二手房買賣涉及多方參與,而且交易周期越來越長,賣舊買新創造的連環單也讓交易變得更復雜,只有全程參與房產交易的房產經紀人才能把控交易風險,互聯網無法介入房產交易的簽后流程。
雖然部分網絡平臺提出的“獨立經紀人”概念,目前在我國的政策法規上卻沒有合法依據,房產經紀人還需掛靠中介公司才有合法資質。因此,要想徹底顛覆整個房產交易行業,互聯網還不具備條件。
事實上,除了平安好房等少數平臺喊出了“去中介化”口號外,絕大多數房產電商并干掉傳統房產中介的意思,相反他們更表露出加強合作的誠意。
繼傳統中介與互聯網那場惡斗之后,原本主攻一手代理的房多多網在3月開通上海二手房平臺,所有的上線房源向中介人員開放,采取成交后再收費的方式,完全顛覆了發布房源就收費的舊模式。
中介方面,似乎沒有完全的底氣拒絕各大電商平臺的示好,基本都恢復了“正常合作”。同時,為了迎合大趨勢,像鏈家網、中原地產、我愛我家等傳統房產中介公司紛紛著手與自己的官網建設工作,畢竟大多數購房者仍然習慣于通過互聯網搜索房源。中介無法拋棄電商,同時,缺乏優質房源的電商平臺也離不開擁有雄厚資本的傳統中介。因此,雙方磨合加合作,是創造雙贏的最佳途徑。
博互網(互聯網+第一媒體,微信關注bohutmt),轉載請注明出處!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