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幕后:vivo如何借社交和娛樂做營銷?自媒體
當下,是娛樂的世界,社交營銷已成為營銷標配。憑借《中國好聲音》這一娛樂東風和社交的力量,vivo新營銷如此開局。
7月17日本周五晚,綜藝大咖《中國好聲音》第四季開始熱播,展開與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的正面PK,為此,周杰倫擔當導師來助陣,一場綜藝對決正式上演。
而在對決幕后,騰訊視頻摘得全網獨播權,手機廠商vivo也通過贊助聯合冠名《中國好聲音》獲得了一次“娛樂+社交”的營銷破局。
在此次《中國好聲音》開播后,網絡上的動作跟蹤的很迅速。在周五晚上,騰訊視頻專題頁面、朋友圈都上線了,騰訊視頻好聲音純享版也已上線。隨后,騰訊視頻邊看邊玩互動和QQ音樂好聲音排行榜都在周六上線。
vivo也在第一時間與騰訊視頻、微信聯手,打出了一副新營銷牌。如,騰訊視頻和微信進行合作,在《中國好聲音》節目開播前在朋友圈進行節目互動參與投放,vivo則對微信朋友圈互動參與進行聯合冠名,通過騰訊視頻、微信、vivo三大力量,形成臺、網、社交媒體的三方聯動。
這其中騰訊視頻和微信的力量無需贅述,而vivo則是智能手機領域的玩家,其具體是如何來玩轉這場營銷戰役的呢?
1、首先,是人群的精準定位。
對于《中國好聲音》這類綜藝節目,主要受眾是年輕時尚的群體,而vivo的主打人群恰是追求樂趣、充滿活力、年輕時尚的群體。所以vivo聯合冠名是摸透了用戶的屬性。
聯合冠名,在營銷領域是常規的手法,能讓觀眾在看節目的同時潛意識記住公司或產品的名稱,但關鍵是要接地氣,要匹配,才能真正有效果。80后、90后這個群體熱衷于在網絡上表達訴求,也更樂于觀看此類代表潮流、富有青春氣息、個性化的接地氣的綜藝活動。vivo如果能拿下這些用戶,并成為其粉絲,對其未來的成長那是極其有利的。
2、其次,從具體內容上來看,音樂娛樂的能量巨大。
音樂是vivo的DNA,《中國好聲音》是音樂類節目中的翹楚,無論從制作質量還是節目口碑都屬于優質選項,自然vivo選擇這一類型。而且,與音樂類節目的合作是vivo一直堅持在做的事,也是vivo為打造消費者心目音樂烙印的本意。
在過去三年,電視熒屏的風頭幾乎讓《中國好聲音》占盡。這個被廣大網友稱為“將整個夏天承包了”的綜藝節目開啟了全新的音樂真人秀時代。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直播的威力也無疑是巨大的。
而且,無論是汪峰、那英還是周杰倫,這些可以用明星效應,迅速拉近與用戶之間的距離。畢竟,藝人明星的力量不可小覷,不說別的,就以他們個人的微博和朋友圈,力量絕對是重量級的。
3、最后,是參與互動,巧妙借力。
《中國好聲音》是現象級的欄目,微信是現象級的社交媒體,這兩大影響力的參與互動,能對vivo形成強勢關聯營銷。
營銷要順勢而為,更需要用戶參與和互動。畢竟,用戶參與互動使得內心有擁有感,聚集效應明顯,人氣即可轉化為財氣。
具體說個細節,這次,以《中國好聲音》節目內容為主要投放素材,vivo與內容聯合曝光的形式呈現。同時,將結合好聲音不同階段的熱點、賽制提供創意迭代和互動更新,以確保內容及用戶參與的新鮮感。再加上朋友圈的刷屏,足以讓營銷鋪天蓋地。
當然,vivo此番所希望的,也不僅僅是一檔綜藝節目的聯合冠名和互動,其追求的不僅僅是用戶購買手機的利益,而是更大程度上的情感認同,希望能通過在《中國好聲音》露出,成為連接用戶,連接粉絲間的情感紐帶。在聯合冠名《中國好聲音》后,是vivo的一枚娛樂營銷大棋,也必然幫助vivo完成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總之,無論你是否感知,無論你是否認可,當下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眾多用戶每天在網絡上的主要內容就是娛樂二字。于此同時,社交營銷已經成為營銷的標配。憑借《中國好聲音》這一娛樂東風和社交力量,vivo的新營銷已經開局,因為受眾人群集中在80-90后,這一人群和vivo的主打人群相吻合,這一部分人群的消費潛力較大,對未來vivo整體品牌、銷量和人氣拉動將很有裨益。
一直以來,vivo的營銷都成為圈內關注的焦點,從強勢的綜藝手品之美,到借助高考營銷,再到此次的聯合冠名《中國好聲音》,借助微信社交力量,其營銷手法在手機領域自成一派。
不過,手機最終還是比拼商品質量、功能體驗等,也希望vivo在逐漸玩好了營銷牌后,能在這一方面再度深耕,最終讓實力再攀升一大截。
------------------------------------------------
本文作者系老胡,轉載請務必注明作者和自媒體(自媒體自媒體公眾號:laohushuokeji或老胡說科技)你的關注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動力。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