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標不治本,誰來拯救外賣O2O?觀點
隨著越來越多的O2O服務走進人們的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這幾個全民剛需的服務也越來越被用戶依賴。移動互聯網下,外賣作為我們工作生活中的必需品得到了互聯網行業的重視。隨著外賣O2O市場的不斷壯大,大量外賣O2O平臺也如雨后春筍般興起。
雖然人們對外賣的需求越來越大,但且觀當下外賣領域,外賣O2O服務僅僅作為一個方便用戶點選外賣的平臺,并沒有為用戶解決服務和食品安全等更讓人關心的問題。如此下去,外賣O2O的路還能走多遠?
線上斗完線下斗,明爭暗斗不斷
外賣O2O平臺不斷增多,作為一種本地生活服務行業,通過地推爭搶用戶是必經之道。由于外賣O2O公司之間競爭激烈,線下商家為了擴大銷量,通常都不愿簽署獨家合作,因此引發不少沖突。
去年12月,媒體曝光餓了么和美團外賣業務人員大打出手,甚至被送去醫院急診。僅僅在今年6月,大眾點評和美團員工打人事件就有3起。有線下商家透露,美團工作人員在洽談資源時,威脅商家與自己簽訂獨家合作,否則提高業務抽成。同時行業之間,惡意挖墻腳之類的事情更是頻繁發生。
顯然行業之間的惡性競爭無法得到外賣O2O用戶的青睞,“便宜”才吸引用戶的殺手锏。在各大平臺的補貼大戰中,用戶似乎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
本著燒錢圈用戶的目的,“1毛錢吃大餐”、“霸王餐專場”、“吃喝玩樂0元,不要錢”促銷此起彼伏,優惠券滿天飛。一時間“補貼”成為行業內標配,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用戶自然是樂開了懷。錢燒的差不多了,用戶也圈得差不多了。資金不足的企業被逐一淘汰掉,如今的外賣O2O領域基本以美團、餓了么、百度外賣呈三足鼎立格局,餓了么以28.4%的份額位居第一,美團外賣以27.6%位居第二,百度外賣以19.3%位居第三位。
市場格局已經初步形成,但在互聯網時代,巨頭們唯一的想法就是干掉對手一統天下,因此戰火仍未熄滅。這些年,各大外賣O2O公司把太多的精力花在爭搶市場,干掉競爭對手上面,卻忽視了用戶真正需要的是優質的服務以及放心的用餐體驗。燒錢補貼作戰后,靠什么留住客戶呢?脫離了服務的根本,哪怕做到了行業中的NO1,卻不能真正解決用戶的需求,那外賣O2O這條路恐怕要走到頭了。
外賣O2O兩大頑疾有待解決
隨著外賣O2O熱潮的掀起,用戶的吐槽聲也不斷涌現。總結起來,無外乎兩大問題。
首要硬傷莫過于送餐速度普遍緩慢,客戶在訂餐平臺點單后,售罄或原料不足的尷尬局面也時有發生。有人曾對各大外賣O2O進行體驗,幾乎沒有哪家能做到30分鐘以內配送,超過45分鐘,甚至1個小時都未能送達也是常有的事情。有調查顯示,外送時間超過30分鐘,顧客就會逐漸失去耐心, 45分鐘以后顧客就會開始打電話,1小時候就會出現大量投訴。
不少網友說,“打電話催的時候,餐廳或者送餐平臺通常都會用一句‘送餐員已經在路上’就糊弄過去了。”如此糟糕的用餐體驗,是絕大多數用戶放棄一個外賣O2O平臺的第一理由。
此外,在外賣O2O投訴中,緊隨送餐速度之后的是食品安全因素。調查報告顯示,食品不安全外賣投訴占比達到了27%。
無論是堂食或是外賣,乃至任何一種零食和小吃,食品安全問題一定是客戶首要考慮的問題。去年相繼爆出餓了么、淘點點等外賣訂餐平臺商戶存在黑作坊的問題,更是讓外賣O2O不能完全保證食品安全的致命缺陷暴露無遺。盲目地追求經濟利益,而忽略了用戶的安全問題,無疑讓整個行業出現了信任危機。
服務不到位、食品安全無法把控,一旦被推向風口,對于外賣O2O平臺來說都將是致命的。外賣O2O平臺不僅僅是一個點餐平臺,與餐飲商戶簽訂合約,應該做好審核和監督工作,以及對營業執照和資格的審核工作,同時應該優化和升級餐飲資源。或許人會說,外賣本身毛利低,而且配送時間集中,難以在不虧損的情況下保證這些要求。如果服務質量上去了,讓客戶獲得方便快捷而又安全可口的送餐服務,那么價格將不再是他們的唯一考量,作為商戶自然能向客戶提出一個與服務相等的價格。如果一味的利用價格去吸引用戶,最終只能是自取滅亡。
博互網(http://www.bohutmt.com/)互聯網+第一媒體,微信關注bohutmt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