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不勝寒:新版支付寶反映了螞蟻金服的焦慮金融
阿里巴巴旗下的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螞蟻金服剛剛發布了其第三方支付軟件支付寶的新版本,在該版本中,增加了“朋友”和“商家”兩個入口,據此一些人認為新的版本類似一個老版本支付寶、美團和微信的聚合體。
更深一些的解讀則認為,這是阿里巴巴(更準確的說是螞蟻金服)希望將支付寶從一個支付工具,發展為一個適用于各種生活場景的接入平臺的證據,通過它其用戶不僅可以完成最基本的支付,可以選擇各種投資理財產品,還能就近享受各種服務,比如醫療、本地生活服務等,甚至可以交友。
不過在尹生看來,此舉更可能是螞蟻金服在為最終的去阿里化和IPO做準備。根據去年阿里巴巴上市之前的一份協議,阿里巴巴將可能在螞蟻金服IPO時一次性獲得其股權價值的37.5%(但不低于93.75億美元),或享受后者37.5%的永久稅前利潤權益。業界普遍預期其可能在明年上半年IPO。
如果最終的方案是前者(這很可能),那么阿里巴巴與IPO后的螞蟻金服將可能不再存在任何法律上的所有權或權益分享關系。而這樣一來,螞蟻金服必須向投資者證明,自己作為一家獨立的、與阿里巴巴沒有任何所有權或權益分享關系、從而必須與阿里“公事公辦”的公司,仍然能夠維持其過去的地位。
當然,即便這樣,雙方仍然可能簽訂一些補充協議,在很長時間內(甚至永久)將支付寶作為阿里巴巴旗下電商業務的唯一支付工具,這樣支付寶就能繼續獲得來自阿里巴巴的穩定用戶流量——雖然支付寶的用戶規模要遠遠大于阿里巴巴電商業務的用戶,但來自阿里電商業務的支付需求仍然占據支付寶交易量的主要部分。
即便這樣,作為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這樣的協議仍然會讓其價值打不小的折扣,因為它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其在用戶交易行為中的角色,正是這一角色使其面臨威脅——而這才是讓螞蟻金服焦慮的,新版支付寶恰好反映了這些焦慮。
到目前為止,作為螞蟻金服的核心,支付寶仍然主要是一個支付工具,在用戶的交易行為中處于次一級的位置,用戶通常會先確定選擇某個商戶或產品,然后這些商戶或背后的平臺會提供相應的支付選項,支付寶只是其中之一。隨著其他支付方式越來越方便,它們與支付寶之間的使用體驗差距已經越來越小。
微信支付的崛起,從另一方面證明了螞蟻金服改變自己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由于微信已經成為很多用戶使用最為頻繁的應用之一,并與很多應用場景連接,它就擁有了支付方式清單的設定權,同時,微信使用了一系列聰明的、鼓勵其用戶使用微信支付的手段,比如微信紅包,打車補貼等。
螞蟻金服必須和微信一樣成為用戶在應用層面的入口,而非僅僅停留于支付工具層面——雖然它的一些創新金融服務為其增加了不少人氣,但相比微信,支付寶的使用頻次仍然低很多,而且潛在替代者越來越多。
為此,它首先需要將支付寶用戶帶入更多的場景,并確保在這些場景的影響力不被其他支付方式所替代,這樣才能保持高頻次的使用,而高頻次是其完善對用戶交易行為素描的關鍵,并最終通過用戶規模和大數據反映到其金融服務業務上。
于是,它選擇了從后臺直接跳到前臺,希望從被動的被選擇角色,過渡到主動控制用戶應用場景的設置和連接,它甚至和阿里巴巴集團一起投資了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口碑,直接介入場景的運營。如果它不能做到這點,將面臨用戶流失、甚至丟掉扮演整個大廈根基的首選支付工具地位的風險。
曾經有一段時間,支付寶在互聯網是無處不在的,只要有交易發生,就會有它出現,但現在支付寶的這一地位正在被稀釋,互聯網支付方式越來越自然,比如在很多網絡交易中,你可以使用銀行卡直接進行支付,而一個中國人可能沒有支付寶賬號,但基本都有一張以上的銀行卡。
2013年,當阿里巴巴通過“來往”發起對微信的全面攻擊時(當時馬云號召阿里的員工“殺到企鵝家去,該砸的就狠狠的砸該摔的就狠狠的摔”),我曾經寫過一篇分析,發表在福布斯中文網專欄(標題是《馬云的憤怒》),其中就提到了支付寶面臨的這一挑戰:
雖然尹生仍然認為,在原有的游戲規則之下,阿里巴巴的老大位置仍然無人可以挑戰,但我同樣也認為馬云的憤怒并非完全矯情之作,而是源自真實的威脅。
因為,微信和很多其他公司正在做的,就是試圖改變游戲規則,在這些新的規則之下,阿里巴巴苦心建立的堅固的一切,可能都不再堅固,包括超過4億的淘寶用戶,近6億的支付寶用戶,網購交易額的80%,對新浪微博等主要流量來源的直接掌控,耗資可能上千億的菜鳥網絡等等。
而這種新的變化規則的核心,就是支付和物流這兩大交易支持體系的社會化,以及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用戶行為模式的重建。
如果沒有了用戶規模和支付規模,其金融創新業務將失去最大的差異化來源:
無論是傳統的金融服務機構,還是其他的互聯網巨頭,亦或新生的創業者,都瞄準了互聯網金融這塊巨大的蛋糕,螞蟻金服迄今最大的優勢,是其掌握的用戶交易行為的數據,巨大的用戶沉淀資金,海量的用戶,對最核心的交易場景——電商的直接控制,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政策優先權。
而現在這些都面臨挑戰:用戶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場景所吸引,而在這些場景中,支付寶的獨家地位正在喪失,甚至會被類似微信這樣的主要對手排除在體系外,因此它需要努力通過平臺化來彌補這一漏洞。
至于其新增的“朋友”入口,我認為不要做過多解讀:社交是基于人與人之間已經或希望建立的關系,而這也是其壁壘,一旦一個主流的社交網絡已經形成,其用戶通常也較少動力去參加一個新的網絡,因為他/她的朋友并不在那里,而微信已經成為主流的社交網絡。
但圍繞支付寶所接入的各種生活場景,可能會存在一些建立新的人際關系網絡的機會,比如人與人之間的借貸(新增加的借條功能使個人之間的借貸管理起來更加方便),在這里交友是完善其用戶體驗、甚至是開發新產品的需要——它不太可能在自己的體系內接入微信。
它的最大挑戰是,支付寶作為一種支付工具或者更多和金融相關的服務提供者的印象太深刻了:最理想的支付工具和金融服務提供者,是當你需要它時,它就會/才會出現,它總是躲在后面站在旁邊,畢竟金融交易只占到生活的一部分(雖然是很重要的部分),而現在,它要成為你生活的主要部分甚至全部。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