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男》放在視頻網站,會火嗎?觀點
《奔跑吧,兄弟》已經成為好無爭議的2015年最火的電視節目,《歡樂戲劇人》也獲得了觀眾的青睞,和以前的《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一樣,這些節目無一例外不是電視節目,如今大紅大紫深受資本寵愛的視頻網站至今還沒有培育出一部家喻戶曉的名牌欄目。
電視觀眾的覆蓋仍然是視頻網站所不能比擬的
毫無疑問,年輕的一代人是伴隨著電腦和手機成長起來的,對廣播電視的偏愛度較差,特別是對于很多城里家庭更是如此。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互聯網視頻與手機視頻了會原來越流行,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再黏在電視機前搶奪遙控器,而是坐在電腦前或是手捧手機來觀看自己喜歡的節目。
不過,至少到現在為止,電視仍然牢牢掌控著觀眾觀看的主動權,仍然是大眾接受娛樂節目的第一選擇。一個現象值得注意,現在火爆的電視劇都是先在電視臺播放火爆之后才轉移到網絡上被熱議,而純粹的網絡熱播劇都沒有形成這樣的全民熱度。
2014年,廣電服務業總收入4056億元,全年電視廣告收入1150億元,體量巨大,這樣的收入水平也證明了電視仍然是廣告業的主要投放對象,側面也說明了電視行業的屹立不倒。
當然,這也許只是現實情況,隨著互聯網電視的普及和手機視頻的進一步發展,電視的主導局面也有可能在幾年之后被打破。
觀眾的觀看習慣在遷移,但速度遠遠低于我們的預期
很多研究表明,年輕世代的觀看習慣逐漸遷移,從電視到電腦,從電腦到平板,從平板到手機,越來越移動化,越來越呈現新的特點。
也正因為此,唱衰電視的聲音不斷。實際上,電視臺確實到了要改變的時候,自己不改變,就會有其他的力量來改變電視臺。觀眾的習慣在遷移,電視臺卻故步自封,肯定會被歷史所淘汰。
不過,令電視臺欣慰的是,觀眾的觀看習慣的遷移速度大大小于我們的原來預期。很多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工作狀態的改變,又重新被拉回到電視機前。幾歲到十幾歲的孩子是鐘愛電視的,因為有看不完的動畫片。
上了中學和大學的學生們開始遠離電視,一是為了學習,而是生活很豐富,看電視而LOW。等到大學畢業找了工作,開始的一段時間是沉迷電腦或者手機的,沒有時間看電視,也沒有心情看電視。
不過,一旦這些人結婚生子,或者也上升到了一定的工作崗位和有了新的社會地位,便會重新回到電視面前,從而又繼續新的一輪循環。
也就是說,隨著觀眾的年齡成長,在家庭與社會中的角色變動,收視或者娛樂的習慣也在不斷變化,電視不僅不會被替代,還會再次成為觀眾必不可少的獲取信息的工具和娛樂的陣地。
有人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一個小孩子是不會看新聞聯播的,剛剛畢業的小白領也不會關注新聞聯播,但一旦他成為了一家企業的高層經理或者創業的老板,需求就會把他重新拉回到新聞聯播的電視觀眾隊伍中,因為,這里才有他需要的信息。
節目比拼中,視頻網站還不具備電視臺一樣的資源
據介紹,精品視頻節目的制作成本很高,策劃、外聯、劇務、后勤、機位、制作、后期、特效等等,一般的制作公司難以達到要求。電視臺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僅設備先進,在管理上也擁有最充分的經驗,社會資源的調動能力也比視頻網站強很多。
并且,電視臺是面向大眾的直接播放,收視率雖然有一定的波動,但穩定性要遠遠高于視頻網站,這也就讓一個節目在播放的時候的商業風險比視頻網站要低。可以這樣說,一個新的所謂精心制作的節目,只要在有影響力的電視臺播放,初期的觀眾是不用愁的,只要節目質量過得去,就會形成一股社會風潮。
如果這樣的節目在視頻網站播放,需要長時間的用戶培養,還要冒著負面口碑無法控制的風險,觀眾的數量難以保證。
特別是對于面對社會大眾各個階層各個年齡段的節目,電視臺無疑還是最好的選擇。像《奔跑吧,兄弟》這樣的節目,從幾歲的小朋友到六七十歲的老爺爺都可能喜歡,在電視臺播放可以形成全家齊動員的熱鬧觀看場景,而視頻網站卻無這樣的可能。
可以這樣講,電視臺在精品欄目劇方面與視頻網站的比拼中,仍然占據上風,但這種優勢也并非牢不可破。隨著智能電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視頻網站可以通過客戶端走上電視熒屏,借助可以連續觀看和隨意點播的特點,必然對精品欄目的電視臺收拾構成威脅,而電視臺所謂的封殺上網政策也只能暫時有效,電視臺到了必須自我改變的時刻。
【每日一文,堅持十年,歡迎業界讀者溝通交流,請微博 @馬繼華 或加微信公眾號“北國騎士”】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