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連連入局,大學生兼職APP會掀起大波瀾嗎?觀點
從2014年到現在,大學生兼職行業一直不間斷有創業者入局,一些產品也相繼獲得了融資。如主打旅行兼職的兼職貓已獲百萬級融資;探鹿獲藍馳1000萬人民幣天使投資;短工邦今年3月底獲500萬天使投資,目前正在籌備A輪融資5月;口袋兼職也獲得了千萬級A輪融資等等。這個行業近期風生水起,大學生市場成了各大創業者角逐的紅利市場。那么,大學生兼職APP未來會掀起大波瀾嗎?
我們先來聊下大學生兼職那些事兒。
作為一個學生時代做過無數兼職的兼職狗來說,那些年的兼過的職和受過的騙至今還歷歷在目,除了傻傻地被當廉價勞動力使喚,其實最讓人痛恨的還是那些大騙子黑中介,說是幫你介紹高薪兼職,結果收了你的生活費就消失不見了;有的也會給你介紹,不過到你手的工資都不知被克扣了幾層了。這時一款既可以解決兼職工作問題,又能確保職位的真實性和安全性的直招APP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可惜我讀大學那會兒這樣的產品還沒流行起來)。
所以,就目前大學生兼職市場形勢而言,用戶痛點明顯,需求較大,大學生兼職APP們有下腳處,整體形勢還是有利的。不過,雖然這片領域看起來前景大好,但其實不管是從用戶、入駐商家,還是企業的角度來看,都是有大大小小的問題存在。大學生兼職APP們要做大還需要先解決這些問題,否則短暫的熱度一過,必將淪為明日黃花。
首先,如何增強用戶黏性
做兼職的大學生多嗎?其實不多。這個市場看起來需求旺盛,但打醬油的用戶多,真正有效的用戶卻不多。大學生群體是個特殊群體,他們具有較強的階段性。因此,對短工兼職來說,其用戶必然會存在很大的不穩定性。他們可能某段時間需要錢,就會去做兼職,一旦賺夠當下需要的了,很多人是不會繼續做下去的;而用戶在某款產品上留存的時間最多也不過四年左右(其實更多的是一兩年)。短工兼職的性質及時間和學業的原因,決定了用戶的不穩定性和弱黏性。
因此,如何增強用戶黏性,如何拓展更多的用戶,讓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校園兼職中來,提高用戶活躍度,而不是偶爾打打醬油,是產品研發者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
其次,創業團隊自身的薄弱
一方面,創業資金和行業經驗的局限。
據資料顯示,很多APP是由大學生創業團隊研發的。這些創業團隊普遍的特點是資金有限,所以只能通過融資來讓產品繼續發展下去。我已經列舉過已經獲得融資的幾款產品,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個現實是融資數較少,因此很多產品在推廣和拓展用戶上,就很難發揮到底。所以,大多數產品還是會選擇從試錯成本更低的二三線城市出發。已獲融資的產品是如此,那些還沒獲得融資、躍躍欲試的產品就更不用說了,解決不了資金的問題,產品想做大甚至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去都太難了。
大學生創業團隊的短板除了資金,還有缺乏行業經驗和團隊執行力薄弱的限制。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然我也不是打擊勇敢的年輕創業者,只是要帶好團隊、做好產品,豐富的經驗、過硬的技術和較強的執行力都是缺一不可的。
另一方面,安全保障無法落實。
目前上線的APP,安全保障機制都不是很健全,沒有完善的勞動權益保障系統。當然這也與兼職這種職業性質有關——工作零散,無法有效統計管理?;诠ぷ鞯默嵥樾?、用戶的離散性和管理的困難性,這種小體量的產品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統成本高、工程大,相對困難。但是沒有有效的安全保障,產品又難以贏得用戶,并做大做好。所以對企業來說,在安全保障這一塊,企業還需大投入和與自身條件更好地權衡。
最后,商業模式的探索未見成效
在商業模式的探索上,雖然各家都在苦思冥想,有接入社交的,有計劃引入校園生活服務的,也有計劃接入校園分期的,還有的未來會發展職場招聘等等,但都做得不夠理想,還未見哪家找到突破口。目前更為普遍的盈利模式使通過商家入駐來收費。
不過靠通過商家入駐來收費也不是很靠譜。不僅需要燒錢吸引商家入駐,還要防范中介和騙子的混入以帶來安全隱患。
對用人單位來說,短工兼職類的工作,大學生當然是最佳選擇了。他們相對單純、背景干凈、踏實賣力,而且年輕有朝氣。但是,商家也更愿意花更少的錢招到同樣的人。對商家來說,他們的目的只是招到大學生兼職人員,對兼職人員的要求普遍不高,通過入駐網站他們需要交費,而通過中介他們只需付出工資就可以了,至于中介發給學生多少錢他們管不著。所以,企業想通過向入駐商家收取費用來盈利似乎還是PK不掉中介。除非,可以通過燒錢來拉攏商家入駐。大學生兼職APP也可以說是個燒錢的行業。
因此,大學生兼職APP要想盈利還需要新的模式和突破口出現。個人比較贊同發展職場招聘、培訓和接入校園生活服務。職場招聘和培訓對大學生來說是剛需,可以使這款產品對大學生來說即使不做兼職也同樣有用,這樣有助于為產品留存用戶,提高用戶黏性。
而校園分期,先后有大大小小的大學生分期平臺出現,在2014年呈現井噴態勢,但到現在卻沒見什么成效。說到校園分期,我想起了前幾天發生的黑龍江一大學生分期付款購買iPhone6,后無力還款,鋌而走險到云南邊境販毒牟利被抓的新聞。校園分期的誘惑確實很大,尤其是年輕人在互聯網時代的新消費觀念和習慣的影響下,消費起來熱血沖動不考慮后果。這也足以說明校園分期有一定用戶需求,市場紅利大。而目前沒有企業能做成功,也說明了行業競爭激烈、瓶頸大、安全和管理難完善等問題。因此,要在大學生兼職APP這種小體量產品上面做校園分期,沒有足夠大的資源、資金、能力及高校行政力量的支持,很難做起來。
大學生作為弱勢群體,也成了越來越多創業者瞄準的消費用戶。這個市場大有空間,畢竟未見有突圍出去的產品,不過,創業需要燒錢,在短期內,如果沒有大的投資熱潮,大學生兼職APP不太可能會掀起大的波瀾。
本文為百略網(ibailve.com)旗下自媒體“科技評說”(微信ID:kejips)原創,首發于百略網(微信公眾號:wwwbailve),轉載請注明作者與出處。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