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將在這10個領域重新定義汽車世界自媒體
自動駕駛汽車是未來,幾乎所有人都承認這一趨勢。不過就目前來說,總會發生那么一些事情,讓人覺得對其還不應該那么放心。
首先,我們來講一起未遂的事故;然后,我們要討論一個挺深刻的問題——自動駕駛將在這10個領域重新定義汽車世界。
近日,兩輛分別隸屬于谷歌和德爾福(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的無人駕駛汽車差點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的一條公共道路上相撞,這是第一起涉及兩輛無人駕駛汽車的事故報告。
據路透社援引德爾福無人駕駛項目主管約翰·阿布斯邁爾(John Absmeier)的話說,當時他正乘坐在一輛由奧迪Q5改裝的無人駕駛汽車上,在準備變更車道的時候被一輛由雷克薩斯RX400H改裝的谷歌無人駕駛汽車“截住”,并迫使其放棄變道。由于“采取了適當的行動”,兩車并未相撞。
以下這輛是谷歌的雷克薩斯RX400H:
而這輛是德爾福的奧迪Q5:
這起未遂的事故再次勾起不少人對于無人駕駛汽車安全性的質疑。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其實還是不錯的——根據此前加州機動車輛管理部門提供的數據,雖然他們已經收到了數起關于無人駕駛汽車與有人駕駛汽車的輕微碰撞事故報告,但在這些事故中無人駕駛汽車均沒有違章責任。
近日,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在采訪了全球數十位專家之后,發布了一份關于無人駕駛汽車的預測報告。在報告中麥肯錫指出,盡管尚不能確認無人駕駛汽車普及的時間,但其對于交通、經濟乃至整個生活方式的影響卻是可以預測的。為此,麥肯錫將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分成了3個階段,并總結了10個會受其影響的領域。
以下由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編譯整理:
階段1:消費者還不能享用自動駕駛
1. 工業隊伍帶路
盡管道路車輛在短期內(例如,到202022年)實現“全自動化”是不可能的,但自動駕駛已經在可控環境中得到應用,如采礦業和農業。在當前情況下,運營方面的局限性及在私有道路上運營的可能性將影響自動駕駛的普及。自動駕駛在這些領域方面的優勢包括:節省人力成本、通過優化駕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研究顯示二氧化碳排放的減少量可高達60%)。對于其他鄰近設備的應用—如施工及倉儲領域—可見下一個自動駕駛在車輛方面的應用,例如挖掘機、叉車及裝載機。
從中期看(至2040年),公共道路上的卡車可能率先應用這種技術。技術原型已存在,公司正致力于開發軟件來處理復雜的駕駛狀況。從長遠來看,自動駕駛隊伍可能包含包裹快遞及自動化無人駕駛飛機,且多個市場參與者也已經進行過實地測試。
2. 汽車OEM面臨決策
世界范圍內的汽車制造商可能會在未來兩三年內定義并調整他們在自動駕駛領域中的戰略地位,其在引進自動駕駛產品時可能持有四種戰略立場:
高端現有用戶。擁有廣大客戶基礎、強大技術和商業業績的既定高端用戶有可能會對自動駕駛采用增量法,這就意味著他們可能會在其車輛中逐步引入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
進攻者。正在開發“全新”車輛架構的新興產業參與者—如高科技巨頭、一線供應商和流動運營商—將會把重點放在“可移動”消費群體上,以便快速捕捉流量并維持配套的商業模式。
快速跟進者。這些OEM有著重要的技術及商業資本,他們很可能會對自動駕駛研究進行投資。然后,當其在高端領域的滲透力不斷增長時,OEM還會等待核心技術整車成本的下降。
后進者/不采納者。顧名思義,這些汽車制造商在短期及中期內不會進入自動駕駛市場。
3. 新移動模式的出現
當OEM開發自動駕駛時,許多移動應用創新已經出現,而多數已按此付費的方式呈現,例如拼車、合伙用車、“e-hailing”出租車替代物及點對點汽車租賃,這些正吸引著投資且呈顯著增長態勢。此外,e-hailing模式在年度投資資金及市場滲透方面都有著特別顯著的增長。
階段2:自動駕駛進入早期接納階段
4. 汽車服務形勢變化
自動駕駛的擴散意味著給汽車OEM帶來了機會。例如,截至2014年,德國約80%汽車服務店與OEM是相對獨立的。考慮到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性特質,當客戶需要維護及維修自動駕駛系統時,他們可能會強烈要求嚴格遵循OEM服務流程并使用原廠服務設備。這可能也就意味著,無法提供自動駕駛維護系統的獨立服務供應商將處于劣勢地位。此外,研究表明,約60%的客戶會按照智能汽車中的推薦來選擇服務站點。除更為強大的售后收入優勢外,OEM也將會更想為這些車輛提供服務,因為監管部門可能最終會迫使其承擔因自動駕駛技術故障而造成事故有關的大部分責任及風險。
5. 汽車保險公司可能改變商業模式
過去,汽車保險主要為人為錯誤導致的事故提供保障。伴隨著無人駕駛的發展,汽車保險可能會改變其核心的商業模式,主要側重于保護汽車制造商在自動駕駛技術發生故障時所承擔的責任,而不是保護個人消費者在因人為錯誤導致事故時所承擔的責任。這種變化可使保險行業發生轉變,即由原來的為成千上百個人消費者提供保障轉變成只為幾個OEM及基礎設置運營商提供保障,有點類似于郵輪公司及運輸公司的保險。
6. 公司可能重塑其產業鏈
自動駕駛有助于優化工業領域產業鏈及今后的物流運作,因為參與者可采用自動化操作來提升效率及靈活性。結合了智能技術的自動駕駛可在提升設備及設施產能的同時降低人力成本。而且,一個全自動化的精益供應鏈可通過擴充智能分配技術及小型自動駕駛的方式減少負載量及庫存。
階段3:自動駕駛成為主流
7. 駕駛員有更多時間做其他事情
自動駕駛可為用戶每天省出50分鐘時間,用于旅行中的工作、放松和娛樂。全球上班族每天省下來的時間加起來可達驚人的十億小時—相當于修建吉薩金字塔用時的兩倍。此外,它還能創造巨大的價值,對于那些在全球范圍內將省下來的時間用于手機上網的人們來說,這些增加的時間每年可能會創造50億歐元的數字媒體收益。
8. 停車變得更容易
自動駕駛可改變用戶的流動行為,可減少美國約57億平方米以上的停車空間需求。多種因素促成了停車設施的減少,例如,自動停車系統在停車時無需留出乘客開門上下車的空間,這樣至少可減少15%的停車面積。
9. 車輛事故率大幅下降
截至本世紀中期,自動駕駛及其他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普及使得車輛事故率在美國事故類型排行榜中由第2降至第9位。如今,車禍對美國經濟已經產生了巨大影響。對于每個在汽車事故中喪生的人來說,有8個會住院、100個會得到治療并轉移出急癥室。2012年,美國經濟中道路事故年度總成本為2120億美元,就以2012年為例,先進的駕駛員輔助系統及自動駕駛降低了事故,降幅達90%,這就潛在地節省了約1900億美元。
10. 自動駕駛加速了可供用戶使用的機器人開發
自動駕駛的廣泛滲透很可能會加速可供用戶使用的機器人開發(包括類人機器人),因為兩者可共享很多技術,包括遠程高級感知、超精密定位/GPS、圖像識別和高級人工智能。除技術共享外,自動駕駛及機器人也可從相同基礎設施的使用中獲益,包括共享充電站、服務中心及M2M(機器對機器)通訊網絡。這些共性可能會促使參與者對這兩項應用進行投資,這在所選汽車制造商及高科技參與者對機器人所做的重大投資中已得到證明。
根據全球知名經濟咨詢機構IHS的預測,10年后,全球的自動駕駛汽車將占到當年汽車總銷量的0.2%;而20年后,這一比例將達到9.2%;2050年,幾乎所有的汽車都將支持自動駕駛或無人駕駛。
對于自動駕駛汽車而言,趨勢已明,但真正準備好進入尋常百姓家仍然任重而道遠。而對于你我來說,盡管咱自己還得握著方向盤,但你的下一代將來應該可以和惱人的駕校說再見了。
另外,谷歌已于今晨開始在公共道路上測試自行設計的無人駕駛汽車了——嗯,就是下面這個萌貨!幾張測試的實拍圖片,算是周末前的福利咯。
這貨叫考拉(Koala),說不定將來你就可以開著它帶女友郊游了,在車上你都不用管方向盤可以專心和女友……嗯……看風景,你懂得。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翰陽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智能硬件第一媒體,行業必讀!專注報道全球智能硬件創業者和產業鏈;為創業者,連接智能硬件生態,走到風口去看豬。已有智能硬件創者、投資人10萬+忠實讀者。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