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隊”阿里網安:告別4年“裸奔”變身“神盾局”自媒體
不久前,阿里巴巴對國內網絡安全公司韓海源的收購,引發了業界的討論——阿里為何會收購一家安全公司?
事實上,作為互聯網行業的先行者,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們,布局網絡安全業務已久。阿里巴巴的安全部門也被人們稱作是阿里巴巴最神秘的部門“神盾局”。阿里的網絡安全算盤是什么?“神盾局”又是如何運作的?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阿里巴巴安全研究實驗室總監云舒,他大學本來學的是經濟類專業,卻因為喜歡網絡安全而果斷肄業,投身網絡安全的浪潮中。在2009年阿里云成立之初,他加入阿里,負責云安全設計。2014年阿里成立了安全事業部,云舒又加入其中,負責安全研究實驗室的工作。
阿里網安曾裸奔4年
NBD:網絡安全是一個要花錢但不容易賺錢的業務,所以很多公司最初對網絡安全不重視,阿里是否也經歷過這樣的階段?
云舒:阿里是1999年成立的,但直到2002~2003年才有安全方面的人才進來,中間大概四五年時間處于網絡安全裸奔狀態。最開始是大家不了解有網絡安全這個東西,后來知道了,但覺得是花錢的東西不愿意去做。后來重視了又肯花錢了,但也經過一兩年的時間才完全做起來,直到現在做得比較好的這個階段。
當初,我們在公司也會做一些安全策略、制度建設方面的東西,還有員工出來吐槽說,阿里的安全部權力很大又管得很寬,所以阿里的安全建設是用強力手段來推動的。
阿里的安全部也曾是一個比較邊緣的部門,到現在才成為地位很重要的一個部門,職員有1000多個,首席風險官直接匯報給集團CEO。而且,經過了長時間的建設,我們已不僅僅是一個部門的概念了,更像是一個安全公司,連做安全產品銷售的職務都有。
NBD:阿里是如何建設自己的網絡安全人才隊伍?
云舒:近年來,阿里持續用重金網羅全國的頂尖“白帽子”群體,可見如今對安全人才非常重視。除此以外,我們還會到高校去尋找人才。我也時常到全國各大高校去宣講,看到不少同學都對網絡安全行業充滿熱情。
但我們在招募的過程中,也確實發現大學里信息安全專業學科才剛剛起步,學校教的偏理論、缺少實踐課程。所以我們也經常和學校溝通,和很多高校聯合起來做阿里巴巴技術聯盟,去引導學生,帶領他們走有實際效果的方向。
生產物聯網安全產品
NBD:阿里安全研究實驗室主要做哪幾方面的業務?
云舒:首先是研究最新的攻擊和防御手段,這塊是我們一直保持不丟的業務,也是根基。
在此基礎上,我們會看未來3~5年的行業方向,圍繞這個方向去做研究。比如我們看到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是未來的一個重要方式,這技術趨勢就是從PC到移動端到物聯網的必然發展結果導致的,所以我們現在做物聯網智能家居的安全產品,目前已經有幾個國內大型智能家居企業和我們合作,用我們的安全產品。
另外,現在很多安全服務都是針對技術層面的,業務層的風險控制被忽視掉了。舉例而言,如果有人在網站上惡意注冊賬號、惡意點贊等,就會擾亂你網站的正常業務和信用體系。比如某些音樂網站,就可以通過操作大量賬號投票的方式,把一個音樂頂上去。防止惡意操縱的方式,就是業務層的風險控制,而管理員對這種業務層的行為了解得比較少。
阿里有維護淘寶10多年的經驗,對淘寶、支付寶交易的風險控制有充分的優勢,所以我們也會通過機器、模型、策略等方式,來做業務層的安全服務,現在國內能做這塊的還不多。
NBD:看來阿里的安全業務,已不僅是保護阿里自己平臺上的客戶了,還可以外延到更廣闊的市場上去賺錢?
云舒:沒錯,我們的阿里云盾就有相當不錯的收入,但具體多少現在還不能說,也許明年就可以說了,總的來說安全業務能給阿里帶來可觀的收入。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