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創先鋒楊海濤:智能硬件跳票,也是孵化器不負責自媒體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曉生
上個禮拜,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寫了一篇關于孵化器的文章:《孵化器遍地開花背后 另一種創業經濟淘金熱》,羅列了十種孵化器。其中就有一種孵化器對于智能硬件初創團隊來說有比較重要的意義:提供供應鏈幫助的孵化器。把目標定到智能硬件加速器的星云加速器是其中的一個,他們甚至會對于較好的項目直接投資。
在國家、各種大公司、投資人的支持下,孵化器的數量暴漲。甚至有媒體朋友稱:“孵化器太多、創業團隊都不夠用了”。但在全民創業的熱潮下,大量建立的孵化器真的有用嗎?智東西和聯想之星星云硬件加速器CEO楊海濤做了深入探討。
創業者的跳票之痛
對于初創團隊來說,最痛苦的無疑是:錢收了,貨沒出來:“跳票”。
跳票會直接影響整個公司的聲譽。在跳票的歷史上,有幾個比較有名的案例:土曼智能手表和錘子智能手機。這兩次跳票讓大批預訂用戶失望、退款,隨之而來的是各大平臺網友的質疑和謾罵。
楊海濤對智東西表示,很重要的一點是:智能硬件不像互聯網產品。互聯網產品的推出可以有幾次試錯機會,但是智能硬件頂多只有一次。一般的創業團隊,生產智能硬件需要4到5個月,這個周期與互聯網產品比太長了。
從這些例子看,跳票很可怕,而跳票的背后最無奈的原因是物料無法按時提供。在智能硬件上,最容易影響生產周期的是IC、Sensor、Memory、LCD、Camera、異形電池等長周期物料或定制物料。
除了物料,還有良品率。如果模具工廠開出的模具精度不夠、結構件工廠生產出的外殼良品率太低、設備制造商量產時產能不足,將直接導致無法按時交貨,從而導致“跳票”。
除此之外,楊海濤還指出了兩點對初創團隊比較重要的事情:工業設計是否靠譜和產品試產。其中,前者會直接影響硬件的可制造性。
星云有什么?
“跳票之痛”下,供應鏈幫扶體系成為了問題的關鍵。
這種背景下,國內誕生了一批類似星云這種專注于供應鏈的孵化器。星云是聯想之星發起的硬件加速器,藍馳創投參與了投資。楊海濤對智東西表示,星云團隊把目標定到一個垂直領域:主要提供智能硬件項目孵化、加速、供應鏈管理、方案咨詢。說白了,就是圍繞供應鏈,做一系列幫助。
在找物料、找工廠、可制造性與樣品測試上,星云需要找到合理的解決途徑。楊海濤對智東西表示,他們與英特爾、高通、三星建立了物料上的合作;簽約了一些工廠,招募了一些可制造性咨詢方面的人才,并提供項目管理和辦公空間。同時,面對棘手的試產問題,他們自建了小型生產環境。
說這些支持,可能有點煩雜,就像點餐的時候,你可能不知道該怎么吃,吃什么。星云有一些“套餐”,比如智能硬件48天從圖紙到量產的解決方案。
現在,楊海濤帶著他的星云團隊已獲得了千萬投資,公司擴展到了20多人。在業內,也有了一些小有名氣的項目,比如微納芯、Maxense等。入駐的一期項目有6家獲得百萬天使投資。
孵化器的盈利之痛
曾有媒體稱:孵化器很難盈利,真正盈利的孵化器只有YC。
那么,星云怎么做?按照楊海濤的說法,他們一般會提供兩種幫扶途徑:直接投資和供應鏈幫扶,這也是他們的盈利途徑。
首先是直接投資。當遇到好的項目時,不管項目處在想法還是已經可以拿出原型機,一旦選定就會投資50萬并占股6%。這個50萬是針對很早期的項目,如果具體確認投資了會有另一份協議。另外,具體項目在投資金額和占股方面會具體談。
其次是幫扶,星云可以為外部團隊提供供應鏈的服務,但需要收取一定的費用。
總結
星云硬件加速器所做的,比較清晰的一點是:做供應鏈。這比一些僅提供小額資金扶持、辦公場所的幫扶孵化器更進一步。但其盈利又有點讓人擔心,畢竟,一般情況下持有初創團隊的股份都無法直接變現,依靠初創團隊的高風險來獲取高回報著實有些風險。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智能硬件第一媒體,行業必讀!專注報道全球智能硬件創業者和產業鏈;為創業者,連接智能硬件生態,走到風口去看豬。已有智能硬件創者、投資人10萬+忠實讀者。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